APP下载

热敏灸治疗带状疱疹致尿潴留1则

2019-01-30吴允波凌玉凤徐嘉毓邱桂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任脉关元腧穴

吴允波 凌玉凤 方 烨 龙 雨 徐嘉毓 邱桂荣*

(1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江西 南昌 330006;2 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江西 南昌 330004)

带状疱疹以皮肤症状多见,而累及内脏者相对较少。内脏型带状疱疹的诊断一般为排他性诊断,需排除相应的疾病后才能诊断。臀部、肛周、会阴部为骶神经S2~S4在体表投影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骶神经后可引起阴部或盆丛神经受累,导致其支配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尿潴留。中医认为,尿潴留属中医“瘾闭”范畴,发病责于膀胱气化失司,又与三焦、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笔者根据中医辨证取穴结合部位取穴,运用热敏灸治疗1则带状疱疹导致尿潴留患者,收获痊愈。现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吴某某,男,54岁,农民。因右臀红斑、水疱、溃疡伴痛 10天,排尿困难 5天,于 2017年 11月6日来我科就诊。患者诉 10天前无明显诱因,右侧臀部、肛周、阴囊部出现片状红斑、簇状水疱伴疼痛不适,2天后至当地医院治疗 1周(用药不详),效果不佳,疼痛明显,疼痛呈阵发性针刺样,影响睡眠,后因摩擦水疱破裂形成溃疡。5天前出现排尿困难、小腹胀疼明显。素体健康,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查体:体温36.2℃,脉搏 80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 143/90 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 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肿大,腹水征阴性,小腹部明显隆起,叩诊呈浊音。皮肤科情况:右侧臀部可见一约 3.0 cm×3.0 cm大小边界尚清楚的浅溃疡,表面附有少许淡黄色脓腐及黑色痂壳,稍有渗液,疮周轻度红肿;肛周、阴囊右侧均可见片状褐色痂壳,基底轻度红肿。入院检查回报:2017年 11月 7日尿常规+尿沉渣:细菌计数:620.1个/μL,余(-)。血常规:白细胞:13.12×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7.54×109/L,淋巴细胞计数:4.74×109/L,血小板:410×109/L,余 (-)。生化全套:超敏 C反应蛋白:7.0 mg/L,钾 [K]:3.4 mmol/L,同型半胱氨酸:19.9 μmol/L,余(-)。免疫球蛋白五项测定、T淋巴细胞项目分析、肿瘤标志物、梅毒+HIV、大便常规+OB均未见明显异常。胸片无异常。腹部泌尿系彩超:胆囊泥沙样结石,肝、脾、胰、前列腺、双肾、双输尿管、膀胱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膀胱残余尿量测定:排尿后测得膀胱残余尿量约 322 mL。入院后予以留置导尿,腧穴(中极、关元、气海、肾俞、神阙) 热敏灸温经通络止痛,甲钴胺针营养神经,局部中药生肌膏化腐清创换药等治疗。治疗3 d,患者排尿有所改善,已能自主排尿,局部疼痛较前减轻,溃疡好转,并且拔出导尿管。治疗 21 d排尿正常、疼痛消失治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未诉复发。

2 讨论

带状疱疹以皮肤症状多见,而累及内脏者相对较少。同时对于内脏型带状疱疹的诊断一般为排他性诊断,需排除相应的疾病后才能诊断。本例患者先有皮疹、疼痛等症状,后出现尿潴留,经治疗皮肤症状消失,排尿也正常,提示为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我们知道导致尿潴留的原因有:机械性梗阻性、神经源性、精神因素等。患者入院检查排外梗阻、精神等因素后考虑为神经源性。皮损分布在臀部、肛周、会阴部,符合骶神经S2~S4在体表投影区;而S2~S4发出的盆内脏神经支配膀胱逼尿肌、抑制尿道括约肌,是支配排尿的主要神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骶神经引起阴部或盆丛神经受累,导致其支配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尿潴留。中医认为,尿潴留属中医“瘾闭”范畴,发病责于膀胱气化失司,又与三焦、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热敏灸是陈日新科研团队创立的一种全新艾灸方法。热敏化腧穴在艾热刺激下极易激发灸性感传[1],产生透热、扩热、传热等现象。悬灸热敏穴能有效地激发经气的感传,使之出现透热、扩热、传热的热敏灸感,从而达到“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疗效。该灸疗理论指出“灸之要,仍然是气至而有效”,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对该患者进行中医辩证结合膀胱解剖结构进行选穴艾灸,选择中极、关元、气海、肾俞、神阙五穴位进行施灸探查,每天均可获得1~2个穴位出现透热、扩热、传热等热敏化现象。每次重点对敏化的腧穴进行施灸,直到灸性感传消失则停止施灸,时间一般在 30~60 min。治疗 21 d患者排尿正常、疼痛消失,临床疗效非常满意。

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其上腧穴主要有中极、关元、气海神阙等 24穴,可治疗经脉循行部位的相关病症。中极、关元两穴是足三阴、任脉之会穴。中极为任脉经穴,膀胱之募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经气汇聚于腹部的腧穴。中极、关元、气海腧穴从解剖位置上均位于膀胱体表投影处[2]。研究发现,热敏灸[3]、雷火灸[4]、针刺[5]、电针[6]等刺激中极、关元能通利膀胱气机,增强膀胱气化功能,调节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的协同性,恢复膀胱神经功能自主排尿。艾灸能也直接刺激膀胱壁的各层组织,促进排尿。通过艾灸关元穴可以改善膀胱尿动力学[7],提高最大尿流率,减少膀胱残余尿[8];另外双向调节排尿功能,既可改善尿潴留,又可控制尿失禁[9-10]。气海穴为任脉之强壮保健穴,经气汇聚之处,有补肾气、理三焦、通尿闭之功效,温灸能益气助阳,加强膀胱的约束功能[11]。有研究[12]结果示针刺箕门、气海穴能调节植物神经与躯体随意运动来治疗神经源性尿潴留。背俞穴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脏腑有疾在相应的背俞穴会出现压痛点、条索样结节等病理变化,运用相应的刺激方法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疾病。就如《灵枢·背腧》曰“灸之则可,刺之则不可”[13]。肾俞穴内应肾脏,是肾脏经气输注于背部之处,据此推断,艾灸此穴可以治疗肾疾,肾与膀胱相表里,同理也可以治疗膀胱之疾患。神阙穴亦位居任脉上,任脉为“阴脉之海”,总任全身阴经脉气,既与十二经脉相联,也与五脏六腑和全身相通。刺激神阙穴对全身可起调节作用。文献报道,隔盐灸神阙穴对泌尿系统疾病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4],既可以治疗尿潴留[15],又可治疗尿失禁[16]。

通过对本例尿潴留治疗体会,腧穴热敏灸不仅对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有良效,而且对内脏型带状疱疹亦有很好疗效。至于腧穴热敏灸能否起效,得益于选穴恰当,施灸得法。“灸之要,气至而有效”,不但完善和发展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针灸理论,也拓展了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对于一些危险而不宜针刺的部位,热敏灸仍然适用。

猜你喜欢

任脉关元腧穴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旅途止泻按脾腧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
夏秋之交 灸关元壮阳气
针刺任脉加巨刺对脑卒中恢复期正中神经F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