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航摄技术测绘地形图的精度探讨

2019-01-28刘世飞史华林杜力立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年2期
关键词:检查点试验区平面

刘世飞,史华林,杜力立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昆明650031)

1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测绘工作的专业性及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对低空无人机数码航摄技术的应用。低空无人机数码航摄具有灵活性、无须专用机场、运输便捷等特点,能够在测量困难、突发自然灾害、小块区域等严峻环境下作业。下文将应用无人机航摄系统测绘1∶1000、1∶2000地形图为案例,对无人机航摄测绘地形图的精度进行探究。

2 像控点布设方案分析

2.1 无人机航空影像

本次研究中所选案例为应用固定双翼轻型无人机获取的航摄影像,相机焦距为24.3030mm,相对航高81m,旋偏角最大为2.1°,像素为6.4μm,地面分辨率约为21cm,单张原始影像像素为3744×5616,畸变改正后像素为3820×5712。

2.2 选择试验区

像控点不同布设方案区域网平差结算试验区面积约为15.6km2,其中覆盖5条航线,百余张相片,地形为平地,选择4km2区域作为1∶2000地形图测制试验区。试验区地形中有3/4为平底,1/4为丘陵,于1∶2000地形图试验区内选择1km2平地区域完成1∶1000地形图测制试验。

3 像控点不同布设方案区域网平差试验

3.1 布设方案

选择 2、4、6、8、12、18、24 条基线跨度,针对同一区域网实现空中三角测量平差结算,应用同种142个野外检查点对不同布设点方案所在区域网的平差结算结果给予监测。5条航线构成区域网与试验区内布设119个像控点、142个野外检查点、地形图测制试验区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网平差试验像控点、检查点分布图

3.2 区域网平差结果

试验中应用同类142个野外检查点对像控点不同布设方案区域网平差进行结算,其结果如表1所示。此结果显示,基线跨度若不超过6条,所布设的野外相片控制单参与定向进行区域网平差,平面与高程精度符合相关标准。若基线跨度为6~24条,所布设的野外相片控制点参与定向进行区域网平差,平面精度不够理想[1~3]。

表1 像控点不同布设方案平差结算结果

将表1结果作为基础,地形图精度检测试验选择6条基线跨度平差后的加密成果设置立体模型,在此模型中,对多幅不同比例的试验图全要素进行立体采集与绘制[4]。同时,应用调绘底图进行检查与调整,结合调绘资料进行数字线划图DLG制作,结合野外实际检查点对DLG成果给予精度检测[5]。

3.3 地形图精度检测

依据GB/T 24356—200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等相关标准,针对本次1∶1000与1∶2000比例地形图平面精度进行监测,检测点大部分为固定道路的交叉点、水沟交叉点、较明显的田埂交叉点位置,并联测为校核布设的像控点。检测结果为:1∶2000地形图平面与高程精度符合航测业内标准,同时也符合平地与丘陵成图标准;1∶1000平面精度符合航测业内标准与平地丘陵成图标准,但其高程精度未达标准[6]。

4 结语

综合以上试验结果与精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数据采集、数据编辑、质量检查等一系列流程均会影响地形图的精度,其中数据采集尤为关键。无人机航摄系统可以有效完成平地与丘陵地区的地形图测绘,需要注意的是,1∶1000高程注记点应进行野外实测。本文的试验结果与精度检测分析了比例尺为1∶1000和1∶2000的地形图的平面与高程精度是否符合业内标准的精度探讨,并采用无人机航摄弥补了传统测绘系统所存在的不足。,并解决传统测绘工作中的局限性问题,可快速进行特定地区地理信息的测定。利用测绘地形图信息可绘制数字线划图或是设置三维立体模型,将其应用到城市规划、地理信息检测、工程建设、灾害后地区内地理信息了解等领域中均能够发挥出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检查点试验区平面
Spark效用感知的检查点缓存并行清理策略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18个自贸试验区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毒性管理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参考答案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关于有限域上的平面映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