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合同管理为核心的企业财务管理框架体系

2019-01-28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有限公司王晓楠

中国商论 2019年12期
关键词:会计核算资金财务

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有限公司 王晓楠

合同,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有业务综合管理、风险涉及面广、影响重大等特点,合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财务管理发展迅速,在财务转型、数字化、战略管理等领域都有非常多的成功案例与理论研究成果,如何实现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现已成为各大企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合同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

从公司的管理架构来看,合同管理覆盖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层、管理层、执行层以及最终的考核评价分析。战略规划是对企业未来发展路径的筹划,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先导,合同是战略的具体执行与体现,二者密不可分。企业战略的制定引领着合同的走向,是合同签订必不可少的前置环节,在可行性分析、立项时,如专题会、项目评审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等决策环节,应打通决策与合同的审批、签订流程的信息渠道,提高战略管理对合同的引领作用。企业的管理层、执行层,需要在战略规划的引领下,开展具体的经营管理活动,战略层、管理层、执行层、考核评价分析要紧密配合,成熟、高效、实用、合理的合同管理体系,则将这几个层级内在的管理需求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信息需求、预测需求等。

2 合同管理体系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2.1 合同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财务转型趋势下,其重要性愈发凸显。从管理层级上看,笔者认为全面预算管理要高于合同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承接,对企业各种资源进行资源配置,合同管理从属与战略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从合同发起、订立等各方面对合同产生重要影响,预算管理者通过合同的起草、签订、实施对可掌控的企业资源从时间、额度、实现方式等方面进行调配,以满足全面预算管理的需求。

另外,恰当的合同管理模式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开展、作用发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信息化管理普通应用的今天,全面预算管理的大量信息需求可以通过合同管理模块实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通过合同模块的合作与数据集成,可以同时满足财务部门、业务部门的信息使用需求,减少数据传递的交换次数和人工处理次数,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与准确性。

2.2 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的结合

现金流是企业运营的血液,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金流的管理,一是要保证企业有充足的现金用于企业运营;二是在安全性保障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

高效、完善、科学的合同管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加强对资金的监管,将资金管理与企业实际业务紧密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合同内容的精准定位和识别,提示业务人员及时进行收付款操作,帮助企业及时回笼资金,减少应收款项,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及时结清应付款项,规避业务纠纷和法律风险。

在加强对合同资金识别的基础上,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提高资金预算的准确性,有利于企业及时作出资金安排计划,适时进行资金融资与投资操作,作出最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投融资安排,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企业投资收益。

2.3 合同管理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结合

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风险的事前预判、预控管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的事中控制或者事后补救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一份业务合同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分配、资产资金资源配置,贯穿于企业的生产链条,这就不可避免的带来战略风险、经营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等。

在合同的发起、订立、执行等环节,涉及风险、内部控制的相关部门在事前和事中对合同可能涉及到的风险进行识别、预判和干预,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态度,制定适宜的内部控制措施,避免事后被动的风险弥补,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程度范围内,以最低的风险管理成本和内部控制成本带来最大的管理效益。不同的部门通过合同的签订流程既发挥内部控制的专业优势,又与相关部门合作,发挥合力作用。

财务部门首先要对合同中的定价安排、预算管理、涉税条款、结算方式、资金额度、收付款时间等进行审核;其次根据对方资质情况及具体业务内容采取恰当的控制措施,比如市场公开招标、签订对冲合同、要求对方提供银行信用证、分批有计划付款等方式,规避相关的资金风险、法律风险、操作风险、汇率风险等。

2.4 合同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结合

会计核算中的成本费用、固定资产、往来账等核算,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合同对核算来说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合同的流转方式如何、保管方式如何,在会计核算前,都必须对合同约定与实际情况进行比对、核实,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确保按照合同条款履约,以合同条款为基础进行会计核算。这是会计核算的真实性要求,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

2017年7月19日,财政部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其中第四条,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新收入准则下,以“控制权转移”取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判断标准,在具体运用方面也有较大变化。由此为企业的会计核算和各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人员需要对合同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与掌控,需要有动态信息获取的能力和渠道,收入会计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性质、交易安排的实质、履约的进度、交易价格、合同取得成本等要有清晰明确的了解。由此来看,收入的会计核算更为依赖对合同信息的掌握,优化合同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3 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

笔者认为现代企业应进行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 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和依托, 通过发起、订立、执行、退出四个基本环节,把财务管理、企业内部管理的各项关键工作串联在一起,实现系统化的流程管理,提升财务工作的内在逻辑性、严谨性,密切财务部门不同岗位间的配合,发挥财务人员的工作合力,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战略、预算、核算、资金、税务等职能,提高财务工作的效能与影响力;促进公司内部部门间的配合,加速业财融合。

合同发起模块,包括可行性分析、立项、决策和预算控制几项子模块,这一模块充分体现了战略管理、预算管理需求以及公司管理层的意志。特别是决策这一内容,可与企业的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三重一大”集体决策等事项对接,提高管理透明度。在发起环节,进行预算控制管理,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管理效果。

合同订立模块,主要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税务筹划与管理等。风险管理包括合同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风险、操作风险、资金风险等,风控部门与各职能部门通过参与合同的订立进行具体业务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在合同订立环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业务链条前端的供应商评价、客户信用等级评价,与合同管理结合起来,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通管理壁垒,加强对供应商、客户的实时信息获取,保障公司利益。销售合同、采购合同、工程合同、研发合同等,签订合同本身已经是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财务部门通过参与到合同订立环节,可以进行资金控制、税务筹划,做到财务工作走在会计核算工作的前面,提高财务的预测能力和掌控能力。

合同执行模块,应与公司的相关业务系统对接,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准确率,满足管理层、执行层等不同人员对合同及业务信息的不同需求。特别是一系列新的会计准则发布后,会计核算人员应充分利用合同系统与业务系统的信息资源,掌握动态业务信息,提高会计核算的精准度,辅助财务人员提升业务能力。

合同退出模块,加强对合同的后期维护,确保合同彻底执行,规避法律风险、操作风险等。合同的退出环节可与企业的考核评价管理结合起来,明确管理主体、责任主体,强调责权利的对等,强化责任意识与激励。合同执行完毕后,职能部门根据管理职责及时完善相关信息及档案材料,特别是对付款时间、收款时间、经办人等关键信息要做好维护。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以合同管理为基础和核心,构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框架体系。通过合同的系统化管理、信息化管理、流程化管理,将全面预算、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金调度、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业务管理等重要的财务职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合同的综合管理作用,把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业务流程衔接起来,在提高财务自身财务管理效能的同时,搭建新型业财管理框架,密切企业各部门的合作与协调,真正做到业务财务融为一体,减少管理盲区,提升企业管理效能,实现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长远价值的实现。

猜你喜欢

会计核算资金财务
论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的难点与重点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