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银行的服务模式创新研究

2019-01-28广州华商职业学院韩玉芳

中国商论 2019年12期
关键词:网贷网点商业银行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 韩玉芳

互联网时代,金融市场上直销银行、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等新型服务模式对传统银行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传统商业银行应着重分析市场上“新金融”企业对自身产生的影响,积极利用信息科技手段,通过服务模式创新,增强自身竞争力,巩固和开拓市场份额。

1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1.1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在移动终端智能化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快捷,包括网关支付、账户支付、电话支付、移动支付、条码支付等。我国典型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有支付宝、快钱等。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虽然目前我国支付服务的主力仍是4500多家银行,但非银支付机构异军突起,截至2017年底,共有218家法人支付机构,其业务的开展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

在所有的支付模式中,移动支付发展最为迅猛,支付比重大幅提升。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2017年移动支付业务金额占网络支付总业务金额的比重达到73.1%,而2016年该比重为48.4%,同比增幅24.7%。

从以上数字看出,第三方支付机构快速发展,尤其是移动支付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银行虽然仍是支付结算业务的主要提供者,但非银支付机构的作用也不可小觑,银行在支付结算的主要地位正在被弱化。

随之而来的还有商业银行客户的流失。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客户群体数量不断扩大,沉淀在客户支付账户的金额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平台推出了投资理财、基金买卖、网上保险、车票订购等代理业务,这些代理业务的推出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客户,带给客户良好的体验;另一方面造成银行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的流失。

1.2 P2P网贷

P2P的优势在于其模式是信用借款,利用互联网解决了资金余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对于资金需求者,P2P网贷可以提供较高的利息,如人人贷,其平台扣除手续费后的年利率可以达到8%,对于投资新手可达到12%,而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在2%左右,这无疑会对资金持有者构成较强的吸引力。P2P的资金需求方主要是我国的小微企业和个人。因为我国没有发达的信用体系,银行对贷款风险的把控严格,小微企业和个人这两类群体从银行获得贷款较难,时间也较长,P2P贷款平台的出现刚好为小微企业 和个人提供了较为便利的融资渠道。

2010年,国内P2P贷款平台仅有寥寥几家,截至2017年3月,正常运营的平台数量达到2281家,3月份的单月成交量达到了2508.43 亿元,整个行业的贷款余额达到了9209.66亿元。

由此来看,P2P网贷一方面以较高的理财利率分流了银行的存款;另一方面是P2P网贷灵活的贷款产品会吸引大量个人和微型企业,如果P2P网贷平台能严控风险,便会得到快速发展,对银行的零售贷款业务构成威胁。

1.3 直销银行

直销银行作为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其特点是通过网络平台为范围更广的客户提供具有个性化的服务,网点投入少,人工成本低,服务全天候,业务办理效率高。

直销银行在我国主要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依托传统商业银行发展而来;第二种是金融体系外跨界发展而来。

第一种模式下,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渠道被拓宽,能向客户提供的产品也更为丰富多样,增强了银行的竞争力,是传统商业银行应该积极尝试的。第二种模式是金融体系外跨界发展的直销银行,如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前海微众银行的业务主要业务是面向个人和企业的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贷款。据前海微众银行大股东腾讯公布的2017年报,该银行的拳头产品“微粒贷”,贷款余额已经超过1000亿元,总体不良贷款率为0.64%,远低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74%。同时,微重银行还进军个人理财业务,通过其APP平台提供多种多样的理财产品,吸引客户的闲置资金。

综合以上分析,金融市场出现的新金融对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集中在面向个人和小微企业的零售业务、支付结算业务,如个人投资理财、小额贷款、小额支付转账等。

2 传统商业银行的服务模式创新

2.1 创新支付手段,布局移动支付

网络支付,尤其是基于手机端的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挤占了银行在支付结算中的主要地位,而支付结算是银行主要的中间业务,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来源之一。为了巩固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的传统优势,商业银行需要跟上时代的要求,创新支付手段,做好移动支付的布局。

目前,国内银行布局移动支付的主要做法有三种:一是利用NFC技术,推出NFC手机支付产品,如招商银行的“一闪通”,无须银行卡,只要手机有NFC通讯功能,就可操作银行业务;二是和第三方合作,推出新型手机终端支付,如中信银行和华为合作,推出华为钱包电子信用卡,农业银行与微信合作,推出“条码支付”,中国银联与多家商业银行合作,推出“云闪付”;三是通过客户在手机下载移动支付APP,为客户提供转账收款、网购、理财、信用卡等一揽子功能。

第一种做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大面积的推广,因为NFC技术的利用要求客户的手机有NFC通讯功能。第二种做法凸显了移动支付小额、快捷、便民的特点,尤其是“条码支付”,受到客户的欢迎。根据《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8)》,2017年条码支付快速普及,交易量不断扩大,达到73多亿笔,金额9100亿元。第三种做法的特点是安全性高,客户登录移动支付APP,要先进行注册,进行转账一般要求输入收款人账号和手机短信验证密码,但移动支付快捷、方便的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商业银行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这三种做法的优缺点,进行支付手段的创新。

2.2 建设智慧网点,实现网点智能化

传统商业银行有强大的网点优势,一是网点数量众多;二是网点分布范围广泛。目前,分布于全国各地的网点仍是商业银行提供服务的主要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传统商业银行要充分发展自身的网点优势,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其网点升级,建设智慧网点。

智慧网点不是简单的科技提升,而是利用互联网科技,简化、高效提供金融服务,给客户带来良好的体验。首先,服务的硬件设施的智能化,如提供无线网络、自助办理指引等,减少客户业务办理的等候时间,提高服务效率。比如农行智慧网点的“超级柜台”,可快速办理多种柜台业务,大大节约了银行的人力资源,减少客户等候的时间。

其次,智慧网点不仅仅是网点设备的智能化,还要能给客户带来增值服务,给客户提供完美体验。比如中信银行的智慧网点,网点环境现代、舒适,在网点内设置中信书屋、咖啡吧、甜品吧等区域,还把与老百姓生活相关的旅游、医疗等机构引入了网点,为客户打造完整的生活金融圈,使得客户的需求在智慧网点内得到满足,很好地提升了客户的服务体验。

2.3 积极尝试直销银行和P2P网贷

直销银行和P2P网贷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影响有限,不足以撼动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优势地位,尤其是P2P网贷经过前期的快速发展后,近几年风险问题集中爆发,整个行业处于不景气状态。但直销银行和P2P网贷有其自身优势,传统商业银行可大胆尝试,提升竞争力,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对于客户而言,直销银行能够提升客户的体验,更好地满足客户日益丰富的多元需求。在我国,纯网络银行首次出现是北京银行直销银行,与严格意义上的直销银行只采用线上的模式不同,北京银行直销银行采取了线上、线下并行的服务模式: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互联网平台构成了线上渠道,线下渠道则由各种自助终端和网点构成,实现了多元立体的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各种金融需求。商业银行可以效仿此种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将所能提供的金融产品进行整合和创新,为客户打造多元立体的服务体系。

P2P网贷的开展可帮助银行摆脱存款准备金和资产负债率的要求,通过中间人的角色来完成贷款,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另外,贷款风险防范是传统商业银行的优势,如果银行开展P2P网贷,对整个P2P网贷行业的良性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4 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客户数据库

传统商业银行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客户信息相对丰富,但这些客户信息有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商业银行往往难以有效利用。在互联网时代,不仅要求商业银行服务模式智能化,跟得上时代和客户的要求,更要求服务精细化,对客户尤其是高端客户的需求了然于胸,开展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使得客户满意度提高,成为银行的忠实客户。

要做到服务精细化,商业银行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将线上、线下搜集到的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和归集,对互联网外部的大数据信息给予足够重视,建立和完善自身的客户数据库,这样才能在提供服务时做到灵活、精准、快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各种金融需求。

猜你喜欢

网贷网点商业银行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聚焦“能打胜仗”全面提升网点竞争力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P2P网贷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基于EVA-BSC的农村银行网点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网贷平台未来亟需转型
网贷十年:迎来“去伪存真” 时代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