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自主创新中打造高效课堂

2019-01-20刘云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里科夫套子人物形象

刘云

假期研修观看了几节优质课,其中不少精品课例,我收获良多,也感触很深。在我看来,一节优秀的语文课,一方面要追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产生共鸣从而达成共识,或实现个性化的解读;另一方面,课堂也必须富有创新, 接地气,更能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问题,让学生学后有所触动和启发。以《套中人》为例:

一、教学设计新颖

在常规的分析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之后,周老师设计让记者采访别里科夫的环节就很巧妙,将背景安排在别里科夫临终前,别有韵味。且活动前提出的要求很细致,设计了三个大问题,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人称、性格、时间均有限制,学生在充分讨论交流后再上台表演,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就“有备而来”,效果较好。一组学生表演后,教师不是匆忙地派上第二组,而是让其他学生点评优劣,从语言到动作、眼神,从各个细节对不足之處予以纠正,这样后面表演的学生日臻完美,学生对人物形象把握得更深刻。相信经过这一环节,有些学生可能终生不忘这一堂课。

二、课堂接地气,能对学生思想有启发

周老师不满足于让学生知道别里科夫的形象特点,挖掘别里科夫思想性格的成因和危害,更主要的是能和现实挂钩,让学生找生活中有哪些“套子”,如何看待这些套子,这就将古今连接,有现实针对性。若能结合其中的一种“套子”,练笔写作,效果可能会更好。

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一个优秀的导演,教师的课堂设计要有创意,要放心让学生自己去表演,只有在学生表演不到位时教师才上场负责点拨、引导。课本只是一个范例,学生学前人的文章,最关键的是在艺术上学习模仿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思想上能有所触动启发,进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语文课堂。

猜你喜欢

里科夫套子人物形象
聚焦语文要素,整合单元教学
中外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对比分析
难以挣脱的精神套子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套子
套子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野猪套
从改编影片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让人物形象定格在经典细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