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市中央大街色彩特征研究

2019-01-19施怡帆

山西建筑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央大街哈尔滨街道

王 旌 施怡帆 常 兵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色彩作为提升城市特色、展现城市风貌的有效手段,逐渐得到重视。城市色彩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必然产物。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城市“色彩污染”现象严重,以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为例,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松格利药铺在修复过程中被人为粉刷成荧光绿色,无视周边建筑和街道的历史风貌,单体建筑脱离群体环境,从而显得过于标新立异,破坏了整体街道的色彩环境,以至城市整体面貌的混乱失序。由此可见,对于城市建筑色彩的控制、引导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须性。本文主要以哈尔滨市中央大街为例,对色彩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状态从概念和现有情况入手,深入思考并提出改良建议。

1 街道色彩特征

1.1 什么是街道色彩

街道色彩是指能被人眼感知到的一条街道所有物体的色彩共同形成的相对综合、整体的色彩面貌,街道色彩是城市色彩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为街道色彩的主要媒介,建筑除墙面整体主色调外,还涉及到门、窗、墙裙、檐口等建筑细部的色彩。除建筑外的周边环境,如报刊亭、广告牌、垃圾桶、休息座椅、植物绿化、地面铺装等都是街道色彩的组成部分。街道色彩的成因复杂,包括地域环境因素、气候季节因素、人文历史因素和科技水平因素等。

1.2 色彩与街道、城市的关系

1)有利于提升街道宜人性。宜人性旨在以人为主,注重人的感受。色彩易于人的感知,并能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适当的色彩搭配能够合理引导情绪,增加城市宜人性。

2)有利于彰显城市文化特性。在全球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极易走入“千城一面”的趋同化误区。而色彩作为人眼能直接感受到的视觉因素,对于彰显城市文化特性、提升城市品格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 调研思路与方法

目前,国际上已经出现了很多完备的色彩标准,其中比较具有影响力的有:CIE标准色度学系统、蒙赛尔颜色体系、奥斯特瓦德颜色体系、日本实用色彩坐标体系(PCCS)、瑞典自然色彩体系(NCS)等等。1994年我国颁布了GB/T 15608—1995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2002年又推出了GSB 16—1517.1—2002中国建筑色卡。本次调研采用了CBCC色卡比对、拍摄照片等方式对调查对象建筑物进行统计,并制作图表进行分析。

3 中央大街色彩特征

中央大街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起经纬街,北至防洪纪念塔,始建于1898年,原为中东铁路局划拨给当地中国人居住的地块,于1900年正式成为“中国大街”,1928年正式更名为“中央大街”,后发展为商业步行街。

中央大街全长1 450 m,宽21.34 m,其中马路方石路宽10.8 m。中央大街作为哈尔滨市著名的历史保护街区,以独特的建筑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优美的街道景观和繁荣的商业景观闻名于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展现哈尔滨城市色彩风貌的区域之一。中央大街经过多次修复,立面色彩数次改变,丰富却不突兀,给人一种和谐的视觉感受,历史文化特性得到充分保留和发扬。

3.1 人工色彩

建筑是体现城市色彩的主要媒介。通过实地调查,将中央大街两旁的建筑主体色彩逐一取样,根据色彩的基本属性即色调(Hue)、彩度(Chroma)以及明度(Value)进行数据提炼并绘制散点图(见图1),对街道建筑整体色彩风貌做出整体评价,可得出中央大街建筑色彩以暖色调为主,明度较高,饱和度较低。立面主导色彩为淡黄色(10R-10Y,C<3),占比达到66.1%。中央大街建筑立面色彩丰富,除淡黄色外各色相皆有表现,但整体彩度较低(C<3)(见图2)。

中央大街的建筑立面材质主要包括涂料、砖材及混凝土,玻璃幕墙相对少见。涂料使用最广,成本适中,且显色性最好。除建筑主体色彩外,建筑的辅色调则更加活跃,以屋顶为例,除暖黄色外,还包括深红色、深蓝色、墨绿色及金色。

除建筑外,铺地的色彩对整体街道色彩景观也有较大影响。中央大街的铺地统一采用了长18 cm、宽10 cm的方块石,其以花岗岩雕筑,形状大小如俄式小面包。方石块呈灰色,明度较高,饱和度较低,对于中央大街的视觉统一产生了积极作用。

3.2 自然色彩

自然色彩即植物、天空、水体等自然因素的色彩的集合。中央大街两侧近三层楼高的行道树将街道两旁颜色纷杂的建筑立面以及商业门头遮挡起来,整体统一了街道的视觉形象。夏季绿化色彩对街道色彩风貌影响较大,茂盛的树叶色彩淡雅自然,较低的纯度对视觉的冲击力较小,使行人在路上行走时心情愉悦;受寒地城市气候影响,哈尔滨冬季较长且低温多雪,此时树叶凋零,积雪的白色成为主要的自然色彩。

4 中央大街建筑风格与色彩特征

中央大街是哈尔滨的历史名街,饱含历史底蕴。中央大街的建筑风格十分多样,有欧洲常见的16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建筑,17世纪的巴洛克建筑,18世纪的折衷主义建筑,19世纪的新艺术运动建筑。全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54栋,其中市级保护建筑17栋(见表1)。中央大街历史建筑的建筑风格与色彩如表1所示。

总结发现,历史建筑立面的颜色与风格没有太大联系,建筑主色调皆以米黄色和灰色为主,加以白色横向线条点缀,偶有深红色屋顶相衬,提升建筑活力。可见在进行建筑单体设计时,设计师应不拘一格,推陈出新,结合整体街道的色彩面貌对建筑单体进行设计。

5 以中央大街为例对城市色彩应用的建议

5.1 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历史文化特色进行规划设计

以哈尔滨为例,作为一座欧洲风格的独特城市,哈尔滨的建筑色彩设计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特色。拒绝“千城一面”,使色彩成为展现城市独特人文魅力和历史风貌的有力手段。

5.2 综合考虑,对城市色彩进行统一规划

中央大街从始至今经历过多次统一修缮和立面改造,整体色彩从混乱不一到多彩有序,可见在一定的宏观角度对城市色彩进行统一规划是十分必要的。

5.3 将城市色彩管理法制化

将城市色彩规划纳入法定规划体系中,使城市色彩规划“合法化”是促进城市色彩规划实施的有效途径。为了确保哈尔滨城市色彩规划相关成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了实施细则的制定:

1)深化“哈尔滨城市色彩规划指引手册”。

结合更加科学化的图示语言+文字语言的方式,对有关城市色彩规划的概念与理论进行专项解析,使得色彩规划管理的从业人员能随时对相关问题予以解答。

2)制定相应的“城市建筑色彩设计导则”。

维护城市特色街区的历史风貌,其设计导引将以对建筑主墙面引导关系的控制为重点,适当兼顾城市外环境中的实体色彩,灯光色彩等。

猜你喜欢

中央大街哈尔滨街道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家乡的中央大街
热闹的街道
街道生活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奇妙的哈尔滨之旅
刘派
为你撑伞
我家的邻居
风居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