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使命、困境与路径
----“2018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的省思

2019-01-19孟峰年李颖侠王宏伟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9年3期
关键词:武术民族传统

孟峰年,李颖侠,温 兵,王宏伟

党的十九大提出随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教育应“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要通过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协调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的功能[1]。以此观照我国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发展,几十年来,虽然其专业名称已由最初的“武术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演变为现今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但其间关于本专业建设发展的讨论和争论从未停止过。而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如何契合新时代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科界同仁必须正视的时代课题。

为弘扬与发展我国民族体育文化,进一步加快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振兴步伐,促进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改革创新发展,2018年5月,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61所高校百余名专家学者和学科负责人,针对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笔者结合研讨会的热点问题,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新使命、新困境进行分析,探讨专业建设路径,旨在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学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1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历程

1.1 民族传统体育的时期发展与学科萌芽

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生存就要同自然环境斗争,产生了本能、自发、随意的身体动作技能。为了使这些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加以延续和传习,逐渐产生了辈分之间和部落之间低层次的教育活动,为学校制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我国历史上的学校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孟子·滕文公上》载:“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并说“序者,射也。”而在学校教育中,商代的“射”,周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乐、射、御都是当时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教育理念则主张以“礼教”为核心。到了春秋时期,儒家私学强调“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史记·孔子世家》),倡导“文武兼备”,培养的人才是服务于上层统治阶层的治国精英及与武事有关的军事之士。这种文武合一的教育与训练,初步形成了我国古代学校的体育教育内容。到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内容文武分途,使武学逐渐与学校体育脱离,彻底沦为军事武艺和宫廷贵族休闲娱乐与养生的工具。到了清代末,伴随着冷兵器的终结和武举制度的废除,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使武术逐渐步入近代学校教育体系[3]。这一时期,一批爱国精英如梁启超、徐一冰、孙中山等极力推崇将中国“固有武术”列入学校教育中,并主张武术学科化和教育化发展,以实现“强种、卫国与保存国粹”之目的[4]。1915年4月,教育部明令“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此项教员于各师范学校养成之”[5]。此后的1916年和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增设体育科,并规定了国术的授课内容和所占的比重[6]。这标志着原先只是流传于乡村市井的“土体育”的武术正式进入正规高等学校教育体系,并得到了制度保障。这就为武术作为“国技”(武技)进入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1928年,以“提倡中国武术,增进全民健康”为宗旨的“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成立;1933年,“中央国术馆”创办了“中央国术馆国术体育传习所”,学制定为2年。1934年将其改名为“中央国术馆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学制也随之改为3年。初步形成了类似于当代高等教育专科教育的教学体系[7]。

概言之,民族传统体育无论从最早的“技能文化”“礼仪文化”“娱乐文化”“器具文化”到后来的“武技文化”“精神文化”,都与当时特殊的社会制度和历史环境息息相关[8],并且不同时期虽然其所扮演的“角色”及价值功能不同,但不可否认,它都为当时统治阶级政权的稳固、社会的稳定以及民族精神的弘扬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也为后来高等学校武术专业的设立和创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体育院(系)中武术被列为专项选修课进入体育院校教育的学科体系。1958年国家体委在青岛会议(全国体育学院院长座谈会)上强调了设立武术专业的重要性。而后北京体院和上海体院相继设立了武术系,其他体育学院(系)和师范院校体育系(科)设武术专修课程。1961年,国家体委组织专家编写了我国第一部全国体育学院本科讲义《武术》,使武术教学逐步走上系统化、规范化之路。到了1963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武术被列为体育类8个专业之一。这标志着武术专业被正式纳入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体系。而后在1988年、1993年、1998年、2012年相关部门对本科目录进行了4次修订,名称也由最初的“武术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演变为现在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正式将“民族传统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之下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体现了国家对武术学科的重视,也标志着民族传统体育学真正进入“国家队”学科行列。2012年本科专业目录修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被确定为国家一般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代码:040204K)。专业发展规模从2005年的34个增加到目前的51个,增长了50%[9]。专业目录的修订体现了国家对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视,更凸显出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信心和决心。

2 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使命

2.1 历史使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脉和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沉的价值追求、智慧气度和精神力量,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0]。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到教育的各环节,并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要以构建教材体系和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为抓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丰富拓展传统体育进校园。习近平[11]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强调:“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这是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更是新时代赋予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民族文化传承、传播与弘扬的历史使命。这一重要使命如何实现,最终要落实到专业建设的具体环节当中。因此,我们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要着重在培养目标上进行相应调整,要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主线设置课程内容体系,突出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和育人价值,提升学生“知行合一”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觉意识,使学生从身体、技能、品行、人格等各方面得到良好熏陶和塑造[12]。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文武兼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2 现实使命:为大众健康服务

从体育的本质看,它不仅是一种运动,还是塑造健康体魄、健全完美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和途径[1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14]。体育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两大战略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显而易见。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蕴含着56个民族认识体育、身体、自然和健康的智慧”[15],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许多传统养生方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直到现在,仍为民众健身养生所喜好。因此,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还要肩负好为大众健康服务的现实使命。

3 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现实困境

3.1 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进入新时代,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已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性的高素质人才,专业建设是关键。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的“四梁八柱”[16]。而培养目标作为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的方向、规格和要求,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17],也是一个专业建设的前提。对此与会代表各抒己见。有专家指出“从目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来看,培养目标表述多种多样,如复合型应用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素质专门人才、创新型人才等,存在专业定位不具体、不准确,目标追求“高、大、全”;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人云亦云,知识梯度的逻辑趋向不尽合理,致使课程体系框架构建不科学,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不强”。但也有专家持不同意见,认为“专业培养目标只是一个宏观的书面性的文字表述,不必刻意去追求准确与否,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学生的就业是硬道理。只要就业率好,证明你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就好”。黄汉升教授在对全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问卷调查后指出:“对于体育学类本科专业大部分培养单位更倾向于‘应用型’人才,但对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的占23.1%、‘复合型’的占38.5%、‘创新型或不清’的占38.4%”[18]。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才培养的方向不明,甚至偏离理性轨道,影响到专业人才培养的效果和质量。

另外,部分参会学者还认为“目前部分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没有经过深入的调研、分析和论证,将其他专业的培养目标稍加修改就作为本专业的目标定位。为了节约培养成本,从课程类型、模块设计、课程开设、实践教学等方面有与其他专业相似或雷同现象,导致目标同质化,其结果造成了培养的人才既对专业技能和理论的相关知识掌握不深,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又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不利于学生就业”。因此,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有利于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主要的是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3.2 专业特色不突出

“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19]。针对专业来讲,特色可体现在专业建设理念的更新、培养模式的创新、课程体系的优化、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管理运行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建设上往往沿袭成熟专业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基本上与体育教育专业雷同,并且在制定培养方案时相互索取、模仿甚至照搬”[20]。对此,引发了与会学者的热议。温佐惠教授认为:“培养质量的提高是一个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专业特色就是与他人有别,比别人更具优势,因此,武术课必须明晰课程设置,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创特创优,增强本专业的社会竞争力,满足经济社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要。否则,本专业将来的命运可就很难说了”。如何能体现“特色”呢?温教授接着说:“具体来讲,在课程设置上要开发三类特色课,即地域类、民族类、康养类。地域类特色课程,是指将深入挖掘流行在本区域的传统类地方拳种融入到教学当中。开设这样的课程不仅有助于本区域的传统拳种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且体现出了地域特色;民族类特色课程就是将具有本地域的少数民族特色项目引入到课程建设中,如上海对外贸易大学利用水资源开设了龙舟、射艺等特色课程;康养类特色课程就是设置具有一定养生功效的各种健身气功课程,如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四套健身气功(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功法、十二段锦、大舞、导引十二法等。这些功法内容在全民健身和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有很大的用武之地。另外,在培养理念上要有国际视野,要利用各校所设立的孔子学院、华文基地等平台,积极向外推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此外,部分专业负责人还分享了一些好的做法,如西北师范大学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方面形成三方面特色:(1)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开设了一门国内首创的特色课程《体育古文》,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学和传统文化素养;(2)在技能课教学方法上创新性地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书法、茶艺、围棋、古筝等)嵌入到教学当中,转变传统教学思维,提升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认知;(3)在期末技能考试内容中加入“竞艺武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编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人文素养。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在实践教学中大胆创新,让学生自己创编一个套路(针对套路学生),或制订一份详细的阶段性训练计划(针对散打学生),并制作成视频(或光盘),替代毕业论文。这些学校的做法,既突出了专业特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又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3.3 生源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生源是一个专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如前所述,我国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院校从2005年的34个增加到目前的51个,表面上看绝对数字增长了五成,但实际上招生人数并未增加,每年基本保持在2 600人左右,在校生数约为1万人[21]。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招生政策统得过死、测试项目限制过多、以及体育竞赛(比赛)制度不完善所导致。在单招政策上,一直以来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招资格是必须持有二级(含)及以上运动等级证书才有资格报考,并且在2017年之前还要求招生院校一级运动员必须达到当年录取总人数的10%。这样的规定,使具有一定水平的学生由于没有二级运动员证而失去报名资格。在专项测试(以套路为例)中对具体内容也做了限制性规定,只允许在17种规定拳种中任选一个拳种的拳术、器械进行测试,除此之外的其他传统拳种不允许测试。这种规定把原先掌握地方特色拳种的考生排除在外,使原本紧张的生源“雪上加霜”,甚至出现单招报名全额录取的尴尬境地[22]。就此状况,与会学者建议取消单招对拳种的限制,对流行于本区域的地方拳、械都可参加测试。这样做既利于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又可解决生源短缺问题,一举两得。有学者建议“举办武术段位制的专门比赛,对获得各项一等奖者就可获得报考单招资格,采取‘考赛结合’的新模式来缓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生源萎缩的问题”。温佐惠教授认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不应局限于武术套路、散打和中国式摔跤3类,还应包括养生类、民族民间体育类。应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增加考试设项。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生源紧张状况”。由此可见,对单招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拓展生源渠道,已成为当务之急,应当引起政府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此外,生源质量问题也是制约专业发展的因素之一。由于国家对报考资格的限制,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生源主要来源于体校、武术馆校和部分中学。由于受教育程度的差异,文化课水平相对较差,入学后在运动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方面呈现极度不均衡。文化水平的“先天不足”,技术水平的参差不齐,使招生质量难以提高,给专业的培养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学者曾提出将“单招”与“普招”相结合来改善生源质量的改革思路。邱丕相教授研究认为:这种方式确实是一条改善生源文化素质的好思路,但要想从整体上提高,课程设计也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相应改革。与会代表也建议采用分班教学形式,专门针对“单招”学生增设文化知识类课程(如体育古文、武术语文、应用写作等)和外语类课程(如专业外语等),这样既可提高生源文化素养,又可适应国际化文化交流。可见,提高生源质量既要从招生层面把好文化“进口关”,又要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等多方面综合考量。

4 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路径的选择

4.1 改革招生制度

专业和学科建设需要一个适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制度环境和顶层设计。必须站在制度理性的高度,着力解决制度环境中凸显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目前,国家单招专业有运动训练专业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生源相对充足,其根本原因是设置的项目多(多达60项);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目前只有3项(武术套路、散打和中国式摔跤),加之比赛少,二级证获取难度大,导致生源缺乏。建议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招生考试制度进行改革:(1)拓展测试项目。考虑将民族传统体育的其他项目(如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类、传统养生类、传统射箭类、各民族式摔跤类等)纳入到技术考试测试内容,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的测试方法和评分标准;(2)取消对武术套路的拳种限制。

4.2 实现内涵式发展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看,高等教育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质量提升、特色发展、创新发展。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要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建设的根本任务。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以弘扬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服务大众健康为现实使命,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专业教师队伍、专业设施以及管理等方面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把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的培养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以质量为宗旨,以特色建设为突破口和抓手,探索适宜本区域本学校实际的专业学科建设新模式。具体来讲,就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要体现多元化,避免同质化倾向,要与本学校发展定位和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体现社会适应度;在课程设置上应减少刚性规定,增加弹性选择,在注重知识体系的基础性、梯次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凸显课程特色,体现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在教学内容上要与时俱进,突出时代性和实效性;在实践环节上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类资源,积极与相关体育行业对接,建设满足专业实践教学所需要的实习平台,健全双方共赢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体现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实用性和现实性,做到“人无我有”“人优我特”,主动抢占市场占有率,增强就业竞争力。

4.3 拓展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国际发展空间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尤其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实施,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合作的欲望愈加强烈,外国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切和喜爱比任何时候都迫切。这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开辟了传播的渠道,同时也搭建了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要紧抓这一有利契机,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特色优势,积极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各校在海外建立的孔子学院、华文教育基地等机构进行合作,选拔优秀生到国际组织任教或实习,做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引领者和践行者;可以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等互派交换生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访学和研修活动;还可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冬令营”“夏令营”文化之旅交流活动,增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世界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积极探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新模式,拓展专业建设国际化新空间。

总之,研讨会不仅分享了各地区各高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设路径,也揭示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在新时代遇到的新问题和新困惑,明晰了新时代本专业发展新使命,为推进新时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建设思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明确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应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要从招生制度上进行改革,做好顶层设计;要以学科发展为依托,突出专业特色,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走内涵发展之路;并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专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实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武术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