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国梦认同感实证调查及教育研究

2019-01-16梁俊凤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汉族少数民族差异

梁俊凤,吕 茵,王 婧

(西安交通大学:A.宗濂书院;B.启德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中国梦于2012年11月29日正式提出,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也是全国人民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共同的梦。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民族特色的代言人,对中国梦的认同感更是影响伟大中国梦顺利推进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特殊力量群体,对中国梦有着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在不懈努力的基础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各民族奋发、精诚、团结、勇敢承担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民族大任,这样才能真正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最终实现“中国梦”!

因此,本文通过设计问卷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国梦认同问题进行层次性、系统性地研究,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现状,并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群体的差异性,来深化他们对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路上奋勇前进,最终促进全民族的中国梦实现[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问卷在全国十余所高校的大学生中随机发放,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以及一部分已经毕业的学生。

1.2 研究设计

采取问卷调查法与文献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出生年代、学历、政治面貌等;第二部分是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对中国梦的情感、对中国梦的信念以及对中国梦的认同现状四个方面[2]。

表1 调查问卷表

1.3 统计分析

2 调查的结果

发放问卷1 100份,回收问卷1 025份,有效及回收率为93%;汉族学生506人,少数民族学生519人,共计1 025人,少数民族中党员43人,非党员476人;男182,女337。

2.1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的总体认识情况

(1)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认知情况

93.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听说过中国梦,6.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听说过、但没在意,只有非常少的0.6%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没有听说过中国梦。中国梦的涵义、中国梦的提出背景以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96.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知道或者大概知道中国梦的涵义,不知道中国梦涵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仅占3.1%。有约20%左右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知道中国梦的提出背景及“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40%左右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大概知道,4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知道。

有70%以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通过学校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以及网络新闻获得中国梦知识,其中选择学校两课的比例最高,网络新闻次之,而从党支部的宣传教育、身边的同学(同事)及朋友的宣传、单位的宣传教育中获得中国梦知识的大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

(2)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情况

有72.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实现中国梦还需50~100年,18.1%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还需100~150年,只有不到1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还需要150年以上。89.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非常热爱祖国,10.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比较热爱祖国。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举措,只有1.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不满意的,98.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均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

(3)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信念情况

本部分主要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对中国梦较为认同的说法、及宣传和践行中国梦的必要性三个方面的调查,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念,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念比较坚定。

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心,97.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完全有信心或比较有信心,只有2.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选择了没什么信心和无所谓。86.9%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中国梦“是一种为了凝聚国民力量,增加国家向心力的价值观宣传,有利于统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而选择其他三项的比例都比较低。99.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或者有些必要大力宣传和践行中国梦,只有0.8%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完全没必要。

(4)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活动的参与程度情况

只有一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过“中国梦”的主题活动,42.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没参加过,还有6.7%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不清楚。当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一定会以集体利益为重以及不一定会以集体利益为重的比例分别为76.9%和22.0%,只有极少数的人表示不会以集体利益为重。对于学校“中国梦”教育活动开展的必要性态度,47.2%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且非常满意,39.3%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很有必要但教育形式应该更加多样化,11.6%的认为这是表面的或者是没有意义的。

2.2 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国梦认同上与汉族大学生的差异性分析

(1)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在对中国梦涵义的理解程度上差异

由表2可知,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在对中国梦涵义的理解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差不多都是一半的人完全知道中国梦的涵义,极少数完全不知道。

表2 少数民族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对中国梦涵义理解程度的差异[n(%)]

注:χ2=4.268,P=0.118

(2)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对中国梦情感差异

由表3可知,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在对中国梦提出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P<0.05),而且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满意程度超过了汉族大学生不止十个百分点,近8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很满意中国梦的提出。

表3 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对中国梦满意程度的差异[n(%)]

注:χ2=17.036,P=0.000

(3)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对中国梦信念差异

由表4可知,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同感没有显著差异(P>0.05),均有超过85%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是一种为了凝聚国民力量,增加国家向心力的价值观宣传,有利于统一广大人民群众思想。

表4 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对中国梦信念的差异[n(%)]

注:χ2=1.063,P=0.786

(4)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在中国梦活动参与方面差异

由表5可知,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在对当前学校(单位)“中国梦”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态度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少数民族再一次以超过汉族10%的比例认为教育是很有必要、非常满意的,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有差不多40%的人认为教育有必要,但是形式更应该多元化。

表5 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在对当前学校(单位)“中国梦”教育的开展情况态度方面的差异[n(%)]

注:χ2=30.275,P=0.000

3 讨论

通过调研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有基本的认知,可见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国梦口号已经深入人心,但对其内涵理解还有待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了解中国梦的渠道是学校的两课以及网络新闻,说明学校的两课宣传教育工作比较扎实,需要加强党支部的宣传教育以及身边的同事对中国梦的宣传作用[3]。高校可在中国梦认同教育中增加互动性、趣味性,在原有的教学方法上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网络平台的运用,开设网络课程,设置中国梦网页学习专栏,与传统的课堂教育进行互补,利用微信、QQ等新媒体手段进行中国梦的学习与讨论,在微信朋友圈、微博分享中国梦的学习心得等。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的实现有积极的情感,通过调查少数民族大学生认为实现中国梦所需的时间、对祖国的热爱程度、及对中国梦举措的满意程度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的情感,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实现中国梦持积极的态度。说明少数民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对国家有深厚的情感,也反映出中华民族具有较强的民族凝聚力,高校针对不同专业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更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比如艺术类专业可以举行一些文化艺术展,让学生以中国梦为主题创作自己感兴趣的歌舞剧或歌唱节目,以增强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

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国梦满意度以及参与活动方面要优于汉族大学生,近年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很大,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生活水平提高,他们感恩祖国对他们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园里的生活有国家的经济资助,学校关切每一个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成长,主动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之间的桥梁,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加深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感情[4]。在就业上,教师组织建立就业互助小团队,鼓励不同民族学生分享就业实习经验,帮助不同民族学生寻找相应的就业招聘信息,并且积极地联系优秀前辈向正在找工作或者就业不顺利的学生做专题分享会。教师团队积极践行中国梦所包含的行为规范,从实际做起,更多地参与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中去,用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带领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真正成为促进中国梦实现的主干力量。

猜你喜欢

汉族少数民族差异
相似与差异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找句子差异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汉族和维吾尔族心肌梗塞患者心肌酶活性测定的比较
古代新疆汉族学习其他民族语言现象说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