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分析

2019-01-16潘秀丹管楠楠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考研健康状况

潘秀丹,管楠楠

(沈阳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1-2]。大学生承载着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希望且处在心理、生理上逐渐走向成熟的过渡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3]。医学院校学生作为特殊的大学生群体面临课业负担重、学制长、就业压力大、课余生活单调等现实因素,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4]。吴先超[5]等人研究表明,排除基本智力因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业成就,心理健康是有效学习的基础。本次调查采用UPI问卷对某医学院大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找出影响医学生学习成绩的心理因素,从而达到通过改善学生的心理卫生状态来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的抽样方法,选择某医学院大三的临床、预防、麻醉、影像专业的大三学生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12份,回收612份,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556份,有效率90.85%。

1.2 调查方法

问卷设计。利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医学生进行调查。一般情况调查表项目包括:性别、年龄、专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是否贫困、对专业的满意度、生活状况的满意度等21 项。UPI问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UPI问卷本身,由60个项目构成,其中有4个是测伪题(题号是5,20,35,50),其余56个是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矛盾等症状的项目,包括4个关键项目(题号是8,16,25,26)和52个普通项目;第三部分为附加题,主要是了解被测者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总评价以及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有什么咨询要求。UPI总分为56分,其评量标准分为3类,见表1。

表1 UPI调查问卷分类筛选标准

资料收集。在同一时间对所调查医学生以记名的形式填写问卷,调查表采用统一指导语,调查员事先要求被调查者要严格按照自己近一周来的真实心理症状回答。从该校教务科获取学生上一年度的期末考试成绩,取其中7门主干课程的平均分作为本调查的学习成绩,查阅相关文献[3],并结合本次调查学生的成绩分布情况,定义>75分者为高分组,≤75分者为低分组。

质量控制。正式调查前进行预调查,针对预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现场调查的有关要求及注意事项。调查阶段以班级为单位, 采用集中调查方式进行调查, 有漏查者进行补查,发出的问卷及时收回,并剔除错误学号或无真实姓名等无效问卷。

1.3 统计分析

用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学生成绩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心理卫生现状

本次调查的556名学生中,有126人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占22.66%,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占30.58%,其余46.76%的学生为暂时没有表现出心理问题的健康者。其中男生189人,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43人,占22.75%;女生367人,可能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83人,占22.62%。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心理健康类型的分布与性别无关。

2.2 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

学生的平均成绩为(72.12±7.77)分,最高分为90.25分,最低分为34.43分。以75分作为学生成绩分组标准,筛选出高分组206人,低分组350人,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的学生在高分组和低分组中的分布不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心理健康类型不同学生成绩分布

2.3 影响学习成绩的一般情况分析

调查显示:性别、家庭居住地、月生活费用、日上网时间、父母文化水平、母亲职业、生活满意度、是否独生子女、是否贫困、有无考研意向和是否已安排工作共12个项目对学习成绩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业、父亲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和对所学专业是否满意对学习成绩没有影响(P>0.05),见表3。

2.4 影响学习成绩的心理因素分析

对UPI量表中的56个项目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了12个对学习成绩有影响的UPI项目,分别是:

表3 一般情况与学习成绩

续表3

一般情况人数学习成绩tFP父亲的文化程度未上过学1068.06±6.58小学7973.77±7.91初中21372.71±7.40高中11272.52±7.69中专2871.68±10.44大专6070.29±6.81大学及以上5269.09±7.733.0440.004母亲的职业工人8370.97±7.02农民21273.26±7.82行政干部1866.59±11.08科技人员970.58±7.10老师4371.53±7.21个体9072.32±8.04医护2470.91±7.32其他7372.25±7.172.4350.018母亲的文化程度未上过学2073.52±6.56小学10873.57±8.25初中18873.26±7.40高中11870.94±7.71中专2772.32±6.50大专5469.74±8.81大学及以上4068.73±6.393.5220.001对所学专业是否满意是43872.46±7.50否11670.96±8.611.7170.088目前生活满意程度很满意12771.15±6.61基本满意37172.75±7.80不满意5370.31±9.253.7280.025

是否关注心悸和脉搏,是否父母期望过高,是否思想不集中,是否气量小,是否爱操心,是否缺乏决断能力,是否厌恶交往,是否杞人忧天,是否过于拘泥,是否为犹豫不决而烦恼,是否在乎别人视线和是否觉得别人轻视自己。

以UPI量表和一般情况量表筛选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为自变量,以学习成绩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般情况中,性别,月生活费,是否独生子女,有无考研意向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因素中,气量小,爱操心,缺乏决断能力,厌恶交往,杞人忧天,过于拘泥和为犹豫不决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注心悸和脉搏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期望过高,思想不集中,觉得别人轻视自己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4。

表4 学习成绩相关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正确认识和准确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本次调查发现,医学院大三的学生中一类学生检出率为22.66%,略低于焦迎娜等[6]报道的26.82%。排在前三位的心理问题分别是:爱操心(49.28%),过于担心自己的未来(45.68%),记忆力减退(42.63%)。根据相关文献[6-7],将UPI的52个一般项目分为躯体表现、神经衰弱与强迫倾向、人际交往、情绪与性格4类指标,可以发现,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是情绪与性格和神经衰弱与强迫症状,这也是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一般情况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一般情况中,性别,有无考研意向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是否独生子女,每月生活费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

本次研究显示女生学习成绩优于男生,与胡喜生等人[7]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男、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很大关系,女生的心理状况比男生相对成熟,有研究显示[8]在学习时间上女生相对较多,同时学习态度相对端正,因此女生的学习成绩相对较好。

调查还显示,有考研意向的学生学习成绩优于无考研意向的学生。考研是本科生对更高层次的学习要求,有研究表明[9]学习成绩是影响学生是否考研的主要因素,因此有考研意向的学生会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而独生子女的学生学习成绩低于非独生子女的学生。有研究表明[10]独生子女有明显的教育优势,在进入大学之前他们在接受教育方面的花费更多,上重点学校的比例更大,且独生子女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同时也有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意志力较为薄弱[11],进入大学之后,远离父母,容易被外界所吸引,导致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低于非独生子女。

此外,本次调查显示月生活费越低的学生学习成绩越好,可能是因为月生活费低的学生家庭状况一般较差,学生的学习就更加努力,且有研究表明[12]月生活费对学生手机依赖有一定的影响,月生活费越高的学生家庭状况普遍越好,其手机质量也越高,功能也越多,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也就越强,导致其学习的时间越短,学习成绩就越差。因此,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时,应注意性别、学生的学习动力以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有针对性地给予大学生关心和帮助,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3.3 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本次调查发现,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在高分组中占的比例均小于低分组,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的学生在高分组和低分组中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影响。

在单因素分析时,气量小,爱操心,缺乏决断能力,厌恶交往,杞人忧天,过于拘泥和为犹豫不决而苦恼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多元回归分析中却没有统计学意义,出现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多元回归分析排除了混杂因素的干扰作用。

调查显示,关注心悸和脉搏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关注心悸和脉搏是UPI问卷中躯体类测试题目,作为医学生平时更有意识注意自己的生理状态,从而有助于以健康的体格更好地投入到学习。父母期望过高,思想不集中,觉得别人轻视自己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可能由于其反映的是一种消极、不良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大的是思想不集中(-0.186),由于思想不集中,导致学习中出现失误甚至错误的概率增加;其次是觉得别人轻视自己(-0.143),因为缺乏自信,不善于与同学和教师交流、沟通,遇到困难也不会向别人寻求帮助,降低学习效率;最后是父母期望过高(-0.095),可能是家庭压力过大引起的。众所周知,适当的压力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过大的压力反而会阻碍学习成绩的提高。总的来说,父母期望过高,思想不集中,觉得别人轻视自己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

综上所述,关注心悸和脉搏,父母对子女有适当的期望,思想集中和正视别人对自己的眼光这些良好的心理卫生状况对学习成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学生能够以较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学习, 进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获得良性循环; 反之, 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在一、二类学生中只有14.53%(43/296)的学生有咨询要求或曾经接受过咨询和治疗,说明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还不足。高校在督促学生学习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密切关注学生表现出的各个方面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从而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终实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目标。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考研健康状况
我的考研故事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