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素养为核心教学内涵的多元整合式“医学导论”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2019-01-16李晨蕾秦建晔唐红梅蔡巧玲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导论医学生医学

高 静,李晨蕾,徐 婷,秦建晔,唐红梅,蔡巧玲

(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上海 201318)

医学职业素养是从医者在学习和实践中创立和发展并为社会所认可和推崇的一系列职业信念、价值取向及职业准则的总和,是提高患者服务质量的重要杠杆[1]。医学职业素养可高度概括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高尚的医德是前提和基础,精湛的医术是具体的载体和表现形式[2]。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学职业素养培育的“摇篮”,在塑造医学生高尚的医德和传授精湛的医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要与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临床实习过程相结合,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博爱的人道主义医学职业素养[3]。

“医学导论”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医学专业整个本科教育的引导环节,目的是早期引导医学生认识医学和医学的责任,在医学生被培养成为医生的在校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医学专业道德、医患沟通技巧等医学人文技能,同时掌握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等临床基本技能。医学职业素养贯穿教学全程,树立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掌握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制定,根据专业标准,建立了一套贯穿人才培养全程的,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医学人文培养主题,将课程教学与职业素养紧密结合,遵循学生成长规律[5],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及PBL案例的整合,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以及对基本临床责任的认知,更好地实现本科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上海健康医学院临床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院本科班104名学生和2017级154名学生。

1.2 方法

采用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6]。本研究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两个螺旋过程,不断完善多元整合式“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实践,为优化课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过程及结果

2.1 问题识别

在课程开始前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有2.04%的学生认为“医学导论”很不重要,26.53%的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不是很有必要。说明学生对“医学导论”课程的认识还不够。同时也反映出医学生重技术而轻人文。

2.2 行动1

计划。“医学导论”作为全程职业素养培养课程体系开设的最早的课程,主要是让医学生对医学有初步的认识,尽早认识医生的责任,提高对医学的学习兴趣,尽早适应医学生的角色。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上强调职业素养与医学发展的整合,并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案例,深植大健康的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整合,包括PBL,CBL,TBL,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教学目标由课堂内向课外延伸,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实践,改善医学教育中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让学生在医学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和沟通交流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利用暑期小学期必修课“早期社区实践”课程开展医学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深入社区,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生的工作,并体验医生的角色。

行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建立贯穿全程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在课程教学、实践实习中精心设计培养内容,尤其是职业素养的全程渗透、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通过2轮专家头脑风暴,确定教学计划,明确《医学导论》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接受程度及反馈。同时,还把医学生“白袍仪式”及叙事医学等隐性教育嵌入学习过程,来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医学导论》安排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的第一学期,授课教师为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良好医学道德的临床医学专家。教学方法主要有课堂授课和随堂讨论、体验活动教学法、10人一组的“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小组讨论、基础生命支持(Basic Life Support, BLS)训练、学生分小组的专题讨论和分享汇报。改变传统的试卷期末考试的方式,把对学生的课程评价融入到整合课程的全过程。学生课后学习并撰写学习报告,根据多次学习报告的情况,以及小组在PBL,BLS及汇报分享中的表现,给每位学生评定课程成绩,见表1。

表1 《医学导论》教学模块

观察。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以及学校教务处组织学生统一网上评教等方式了解课程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学生对该门课程整体评价较高。学生反馈表示该课程培养了其对临床专业的兴趣和对医学的敬仰,了解了未来作为医学人才必备的素质。

向2016级临床医学院本科班104位学生共发放832份问卷调查表,有效回收677份,有效率为81.37%。医学生对《医学导论》八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设置的评价较高,其中医学的起源与发展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中选择重要的比例最高,为91.09%,社区保健PBL次之,为89.23%,其他也均在80%以上;《医学导论》教学效果的评价中,“医生、病人角色与医患沟通”的帮助很大占比最大,为90.39%,医学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次之,为86.54%,见表2和表3。

表2 2016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导论》教学内容设置的评价[n(%)]

表3 2016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导论》教学效果的评价[n(%)]

反思。通过多元整合式“医学导论”课程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对多元式的教学方法认同度较高。同时,授课小组成员发现实践中的不完善,课程内容需进一步修订,因此下一轮研究重点是加强职业素养培养的案例教学,培养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注重发挥榜样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学生深刻理解职业素养,即将职业素养通过案例进行量化,加深学生印象。

2.3 行动2

计划。在反思的基础上修订教学内容,以不同的课程内容为切入点,融相应的职业素养培育于医学导论课程的全过程。

行动。授课内容进行了略微改动,“医学人才知识、能力、素质”改为“医学生的素质要求与修养”、增加“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职业素养培育在医学导论中的切入点如下:

①培养医学生健康促进的社会担当,为人类健康奉献医学人生。通过医学模式的转变,帮助学生认识到医学服务的发展,以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服务意义的改变以及内涵的扩展,专业课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责任的培养[7],帮助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和医学发展的担当。

②通过学习医学的起源与发展,培养医学生热爱专业的思想。在《医学导论》课程中,学习医学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大量的案例教学,如:希波克拉底与古希腊医学、盖伦与古罗马时代的医学;文艺复兴与人体解剖学的崛起;哈维与心脏运动及血液循环的发现;莫甘尼与器官病理学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中西医发展的起源,对在医学发展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产生崇敬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8],建立理想与追求!

③学习中西方医学史中的医学大家精神,培养学生为医学奉献的精神。白求恩救死扶伤、极其负责的职业理念,扬正抑邪、无私利人的价值取向,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9]赋予了中国医生奉献的品质。通过学习白求恩精神树立医学生正确的医学职业道德观、职业伦理观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厚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建立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专门技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职业奉献精神[10]。

④应用“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培育学生理解病人,学会共情的能力。医学作为涵盖科学与人文的一个综合性学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Rita Charon教授提出叙事医学的概念,讨论如何用文学叙事的方法来服务于医学,叙事医学可把医学人文落地临床实践,医生与患者产生共鸣与共情,减少医患针对“痛苦”的不平等负担,对诊断、分析就会带来深刻体会[11-12]。此外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需要从医者的人文精神努力,并“以病人为中心”,学习共情和医患沟通,降低临床医疗活动风险[13]。

⑤从实践与讨论中学习,挖掘职业素养的内涵,内化成为学生的医学素养。通过“大学生芊芊”的案例进行PBL教学,以及BLS生命救治,使学生们从案例中学会技能,使得救死扶伤的精神得到升华。此外,本课程采用学生分小组的团队协作学习(Team-based Learning, TBL)形式,学生分小组撰写学习体会,并在小组之间进行分享。有利于学生们自主学习,把有兴趣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素养的形成。

观察。经过专家评审后,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向2017级临床医学院本科班154位学生共发放154份问卷调查表,有效回收145份,有效率为94.16%。结果显示学生认为“院前急救BLS理论与实践”中“帮助很大”的选项比例最高,其他课程内容“帮助很大”比例也很高,均在80%以上,见表4。对于“医学导论”所有教学内容所达到的目的中“培养专业意识和专业兴趣”“基本职业素质教育”“早期接触临床”以及“充实专业知识”均占有较高比例,见表5。学生评价对课程的评价为“内容很丰富,很不错”。

表4 2017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医学导论》教学效果的评价[n(%)]

表5 2017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医学导论》可达到的目的[n(%)]

反思。经过两轮的计划、行动,发现通过大量案例将职业素养融入到“医学导论”课程中,嵌入“白袍仪式”等隐性教育,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提高专业兴趣,了解其基本职业素质,进而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3 讨论

3.1 科学合理的设置“医学导论”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

“医学导论”的目标是提前培养学生的病人意识、社会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认识医生对病人、社会健康的责任[14]。因此,应积极探索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式方法,重新设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评价方法。本研究通过行动研究探索“医学导论”教学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强调职业素养与医学发展的整合,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整合的综合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由课堂内向课外延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实践。结果发现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将职业素养培养融入“医学导论”课程教学中,获得的成果是显著的,学生对教学内容设置的评价和效果的评价均较高。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方式的多元性,在开设医学导论、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显性课程的同时,注重职业素养隐性课程的开发,如“白袍仪式”、案例讨论、情景教学等。

3.2 找好切入点,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专业教育

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贯穿医学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全过程[15]。职业素养的培育仅靠一门导论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其养成离不开专业技术的支撑,因此,在医学院校教育过程中的医学基础阶段,在全面实施医学基础课程整合和实验教学改革的同时,应特别强调在专业知识传授过程中进行职业态度和专业素质的引领,为培养未来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师打下良好的基础[16]。因此,如何有机地把职业素养培育融合到专业教育及人文素质教育中,需要教育者开展研究,找到好的方法和切入点。要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育人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强化科学精神与专业伦理教育[17]。

猜你喜欢

导论医学生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学的进步
评《工程管理导论》(书评)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五个结合”强化高职医学生数学素养培养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学、生命科学类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
打造平衡中的适度:一部值得推荐的英语文学教材——评《文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