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西部地区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人才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2019-01-16张院宝罗赛美杨发建陈林兴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医学医疗卫生医疗机构

张院宝,罗赛美,杨发建,杨 艳,张 尹,陈林兴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保山 678000)

社会需求及为社会服务是高校教育培养人才重要指标之一,结合当前新形势的社会发展及自身发展特点,中医专业高职院校定位基层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①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流入求职市场,据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显示,2016年高校毕业生毕业人数达704.18万人,庞大的毕业生人数导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类院校人才毕业就业去向定位也逐渐由城市走向基层;②据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2]:云南省医疗机构数23 395个,村卫生室13 317个,执业助理医师68 466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8 404人;虽近几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人数逐年上升,但远不能满足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3]的要求,特别是在乡镇基层发展中医[4-5]的需求;③各高校积极倡导高职院校人才服务定位于基层:“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6]作为培养人才的导向,在以上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高职类毕业生在基层工作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目前,在新形势的高职院校定位就业模式下,对中医药服务基层现况的研究[7-8]特别是高职类院校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中医基层服务[9]现状缺乏研究数据。本研究旨在探讨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毕业生服务基层的现状,分析中医学专业人才服务基层农村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新趋势。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3~2017届263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和222个基层医疗机构单位,其中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毕业生140名、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就业毕业生123名;23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单位,其中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7个,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12个。

1.2 调查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目前全国中医类高职院校中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对照社区、乡镇卫生院、街道医疗机构的中医药卫生服务现状存在的问题,找出其相关性;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文献制定《2013~2017届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问卷调查表》和《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学专业人才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调查人员采用现场调查法、访谈法及电话调查法对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3~2017届263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业的中医学专业毕业生以及所就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收集后,通过相应程序设定,及时筛查偏差较大数据,有效控制数据录入质量。完成数据录入后,对数据进行简单逻辑分析,统计处理异常数值,最后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1.3 调查结果分析方法

比率分析法。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体情况进行数据的初步处理,筛选符合条件的调查表进行数据统计,对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入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况和前期发展状况进行评估。

SWOT分析方法。用于分析毕业生与基层发展稳定性以及趋势研究。通过SWOT分析法[10]的原则对本次研究的两种调查表进行二次设定:设定原则为以站在企业的角度观察毕业生入职者以及以自身现况分别作为S,W,O,T四个量化指标进行观测,见表1。

表1 S,W,O,T四个量化指标测评评分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3~2017届中医学毕业生共629名,其中140名就业于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22.26%,共有127个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23名分别就业于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占19.55%,共有112个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138名就业于私立医院/诊所/医馆/药房/公司/会所,占21.94%;209名专升本,占33.23%;19名自主创业,占3.02%,见图2-1。

图2-1 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

2.2 毕业生服务基层现状

(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中医学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

本次共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2个,缺少高职高专中医学毕业生的机构163个,占73.42%,其中乡镇卫生院高职高专中医学毕业生缺少比例大,占89.25%,详见表2-1。

表2-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中医学专业毕业生需求情况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体系编制现状

本次共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2个,缺编机构184个,占82.88%,其中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缺编比例大,分别占86.27%和84.95%,详见表2-2。

表2-2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编制现状

(3)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重新再就业现状

县级医疗机构无离职情况发生,乡镇卫生院离职情况比例大,占34.41%,详见表2-3。

表2-3 学校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就职后再就业情况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学校毕业生工作的满意度

共调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22个,对学校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工作满意度较高,占93.24%,详见表2-4。

表2-4 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工作满意度[n(%)]

(5)毕业生进一步水平提升制约因素现状调查

学历和职称偏低原因居多占91.89%,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少原因占87.84%,详见表2-5。

表2-5 毕业生进一步水平提升制约因素现状(n=222)

2.3 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发展现况

(1)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考取助理执业医师情况

共调查中医学专业毕业生243名,考取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毕业生100名,占41.15%,其中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考取例数相对较多,分别占66.67%和51.04%,详见表2-6。

表2-6 2013~2017届毕业生考取助理执业医师情况

(2)2013~2017届毕业生在基层医疗机构获得编制情况

共调查毕业生243名,编制内毕业生83名,占34.16%,其中乡镇卫生院编制内例数相对较多,占54.17%,市/县级医疗机构仅占13.63%,详见表2-7。

(3)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工作满意度

共调查中医学专业毕业生243名,对工作很满意的毕业生25名,占10.29%;对工作比较满意的毕业生75名,占30.86%;对工作满意度一般的毕业生91名,占37.45%;对工作不满意的毕业生52名,占21.40%,详见表2-8。

表2-7 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编制情况

表2-8 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满意度[n(%)]

(4)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工作胜任度自我认知

共调查中医学专业毕业生243名,胜任工作的毕业生82名,占33.74%;基本胜任工作的毕业生151名,占62.14%;不胜任工作的毕业生10名,占4.12%,详见表2-9。

表2-9 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工作胜任情况[n(%)]

(5)基层医疗机构对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评价,见表2-10。

表2-10 基层医疗机构对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工作能力评价[n(%)]

2.4 SWOT分析法

按照SWOT分析法划分内外因素:设定基层用人单位为外因,毕业生自身因素为内因,根据两两组合即可得出以下四种结果:①内外双优,即OS坐标;②内优外劣,即TS坐标;③外优内劣,即OW坐标;④内外双劣,即WT坐标。结合我校具体调查结果:目前,基层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还有需求占73.42%,缺编机构占82.88%,乡镇卫生院离职情况较为严重占34.41%,对我校毕业生工作不满意占被调查单位6.76%,毕业后提高专业水平的渠道有很大制约,其中因学历和职称偏低培训受限占91.89%,考取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的毕业生占41.15%,被调查人员有编制的占34.16%,对工作满意的占78.6%,能适应工作的占95.88%,基层单位对毕业生能胜任工作的评价占总调查93.28%,见图2-2。

图2-2 基层医疗机构及毕业生就业现状的SWOT分析

3 结论

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基层与高校信息互通链接形成板块式对接,形成“动车效应”,通过畅通传递信息渠道,构建好高校与基层评价及反馈体系,解决好目前信息互通障碍的问题,为今后“基层高校一体化”做好铺垫。本次用SWOT分析法作为趋势及稳定性分析量化法的初探为进一步评估可视性量化做出探讨,基层医疗机构对2013~2017届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总体具有较高的满意度,达93.24%。但其中也有一些主要的制约因素,如“学历和职称偏低”及“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开展少”,分别为91.89%,87.84%。体现了基层医疗机构对高专高职人才的迫切需求。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于基层医疗机构,就业以后基本能适应基层医疗工作岗位和强度,表现出不能胜任的仅有4.12%,但基层医疗机构待遇收入普遍较低,且缺编比例大,毕业生长期服务思想动摇,导致缺乏高职高专人才。综上所述,反映了目前我国西部基层医疗人才队伍的空缺和人才队伍择业之间的相互矛盾。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需进一步提高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理念,基层医疗单位应切实提高人才骨干的待遇和福利,合理应用编制,合理排除和制定科技人才成长障碍及提升策略,为我国卫生事业注入健康、稳健的基石。

猜你喜欢

中医学医疗卫生医疗机构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
京津冀医疗卫生大联合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
天津:促进医疗机构改善管理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