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良知”论与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探究

2019-01-15梅志强

山西青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私欲王阳明良知

梅志强

(合肥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的主要工作之一。在信息资源多样化、学生个性突出的当今社会,如何做好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学校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要将学生管理由目前依靠校纪校规、辅导员为主转变为校纪校规、辅导员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互配合的局面。本文将中国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先生的心学主旨“致良知”论与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结合起来,探究该学说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中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减少高校学生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一、高校传统学生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一般情况下,命令管理和制度管理是高校较为常见的两种学生管理模式。

在命令管理模式下,学生往往是任务的执行者,而非问题的思考者,管理者将学生视为单纯的管理对象,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学生管理模式类似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强制性较强,人性化较低,对大学生的生活及学习规划出条条框框,并强制性要求其行为符合规范标准”[1]。这种只刚不柔的管理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对管理者的命令疲于应付,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久而久之甚至影响到高校其他正常活动的开展。

制度管理简单地说,是管理者通过制度设计将管理对象与管理者的目标与利益绑定在一起的管理模式。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就属于制度管理。如评奖评优就属于激励机制;违纪处分就属于惩罚机制。从形式上看,与命令管理相比较,制度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为制度管理的强制性较命令管理弱化,而且制度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可以使管理者与管理对象实现互利共赢,如评奖评优可以使学生参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管理者也可以实现高效、有序管理。但从“以生为本”的价值理念看,大学生在制度的框架下所从事的学习和活动,并非一定出于本心和实际需要。激励机制所产生的“激励效能的大小取决于激励满足大学生的需要的程度”[2]。

无论是命令管理还是制度管理,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支配和约束大学生行为的力量来自学生本体之外,而非来自学生本身。因此,要想找到一种更加有效的管理方式,就必须深入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发掘一种能够调节自身行为的内在力量,这种内在的力量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良知”。

二、“致良知”论是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的现实途径

以往探究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方式方法,往往是从大学生所处的外在环境论及,如“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校园文化建设”、“吸引大学生参与制定有关学校、班级、宿舍等管理的规章制度”、“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资源的有机整合”[3];“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自我管理组织,引导和组织大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活动”、“努力形成大学生自我管理组织中的传帮带运行机制”[4]。但是,毛泽东同志1937年8月在《矛盾论》中就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要想真正实现高校学生的有序管理,除了发挥学校、老师、制度等外在力量的作用外,还要让大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每一个大学生个体为研究对象,触及其内心深处。每一所高校大学生都数量众多,每一名大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如何研究那么多个体呢?其实,早在明朝时期的大思想家王阳明就已经以个体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人性深处的本质东西,最终形成了心学主旨“致良知”论。

《孟子·尽心上》言“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阳明先生在继承孟子良知观的基础上,丰富了良知的内涵。“致知云者,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5]。也就是说,良知并不是可供学习的具体知识,它是人心本来就具有的,是人心的本来面目,是能够知善知恶、知是知非之心。发掘良知、听从良知教导,就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致良知”:“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6]。因此,当我们的内心被私欲所蒙蔽时,我们的行为就会受私欲的支配而非良知的指导,其结果就会误入歧途。只有我们努力去致那良知,去除私心、恢复本心时,我们的行为才会中正。

高校大学生中出现违规违纪、不良风气等问题,之所以接受批评后能够改正,根本原因在于当他们接受批评教育之前,良知就已经告诉他们违规违纪是错的、不良风气是坏的,老师的批评教育只不过是帮助他们唤醒内心中被蒙蔽的良知,让他们按照本心良知的教导去行事。

三、“致良知”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现实价值

“致良知”论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使管理由单纯的外在力量对本体的调节约束转变为外在力量与本体内在力量的共同配合作用。如果管理对象都能自觉地听从本心良知的教导,那么管理者就可以轻松地实现管理的高效与有序。否则,管理的难度将增大。每一名高校青年大学生的内心都有良知,关键是他们能否听从良知的教导。

(一)“致良知”是大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

外在力量对大学生的管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即便能管得了一时,也管不了一世,一旦大学生毕业步入社会、学校的约束力消失,倘若学生还未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力,那将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不利。只有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论能触及每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致良知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由内而生的力量,它并不借助任何外力,而且每个人皆可实践。

(二)“致良知”论是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实行高质量学生管理的重要保障

对于少数难以管教的学生,当管理者加强管理力度时,他们显得自觉顺从;当管理者减小管理力度时,他们又恢复自由散漫。久而久之,管理者会疲于奔命,可管理效果未必尽如人意。因此,教会学生自我管理成为高校学生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高校辅导员应教导学生“致良知”进行自我管理,这样可大大降低高校学生管理的压力、并提高管理效率。

四、“致良知”论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实践任重道远

致良知能够磨炼人的心智、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青年大学生要学会运用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论来进行自我管理。但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辅导员和青年大学生任重道远。

第一,良知虽然是每个青年大学生心中固有的,但这种固有仅仅是良知的本然状态,如果不去“致”那良知,良知便不会达到明觉状态。“当良知对主体来说还处于本然状态时,主体往往表现为一种自在的存在。从本然走向明觉,以致为其中介”[7]。“致”绝不是了解知道就可以解决的,关键在坚持事上炼。

第二,青年大学生要想通过“致良知”论锻炼自我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明辨是非。王阳明先生告诫我们必须明辨善恶是非后才能采取行动。“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8]。因此,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是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后才去行动,并非盲目的、不分是非的知行合一。

第三,私欲是良知的天敌。私欲是指人的各种不合理的欲望,主要表现为懒惰、贪婪、自私。良知和私欲都是人的本性所具有的,良知是人本性中积极向上的力量,私欲是人本性中消极堕落的力量。沉迷网络、贪图享乐的大学生是私欲战胜了良知、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是良知战胜了私欲。高校大学生如何不断打磨自己的本心,使良知始终主导自身的行为,任重而道远。

第四,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如何教导学生致良知,任重道远。如何将“致良知”论引入大学生中,使他们学会运用“致良知”论实现自我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辅导员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此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二是引导学生阅读王阳明先生“致良知”论的相关书籍、收看相关学术讲座;三是可以开设介绍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公共选修课;四是教导学生要致良知,贵在坚持。

王阳明先生是“致知成圣”的真三不朽,他的“致良知”论对后世影响巨大。他继承发展了朱熹“格物致知”的思想,认为天理不仅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更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此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9]。人要成为圣贤,除了学习古圣先贤之外,更需要打磨自己的本心,即致良知。只要我们能够按照良知的教导去做,我们的行为就中正,就顺应自然、符合天理。从这个意义上说,致良知是当代大学生实现自我管理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私欲王阳明良知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真正心平气和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回声
良知
希腊神话的内在文化精神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浅析王阳明“知行合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