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基因嵌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研究*

2019-01-15章永平

山西青年 2019年10期
关键词:革命红色基因

章永平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金昌 737100)

红色基因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过程中形成,后来加以整理开发的革命历史文化。其中包括蕴含革命精神的遗址、遗迹、革命文献、革命文艺等。[1]其主要精神内涵包括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廉洁自律等精神。[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高职院校以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传承红色基因就应该牢牢把握育人的全过程,把红色基因嵌入育人工作全过程来实施。本文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就红色基因传承的实施现状、实施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目前高职院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普遍做法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之后,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提高,普遍采取了以下举措加强红色基因传承工作。

(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传承工作。以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思政课教师每周就思政理论课某一章节穿插那些红色文化教育、如何穿插进行探讨,达成共识,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学识水平分头实施。

(二)通过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组织实施。在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开设了《红色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选修课,对学生实施红色基因教育,将选修课纳入学分制管理当中,要求学生在校三年必须修完6学分。根据2018年下半年学生选修情况,学生选课积极性并不高。

(三)通过实践环节组织实施。高职院校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利用周边的红色文化遗址、革命烈士博物馆、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参观学习,接受红色文化熏陶。有些高校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赴南梁革命根据地、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考察,但覆盖面很小。

(四)通过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实施。结合主题党日、主题团日活动和“五四”青年节、“七一”、“十一”等重要纪念日和节庆,开展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电影观影活动,召开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讨论、撰写心得体会等,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予以体现。组织学生开展革命历史题材经典书籍读书会、爱国主义主题征文、爱国主义辩论赛、革命历史题材歌曲演唱会、革命题材舞蹈表演等活动,从情感上感染学生,同时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

二、目前红色基因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红色基因传承活动的开展,对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作为文化基因,还远未成为学生代代相传的思想特质。

(一)红色基因传承未形成机制。由于红色基因传承未成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施中随意性很大。不少专业课教师、实训课教师认为红色基因传承与自己无关,有些甚至有抵触心理,不愿意将红色基因的优质资源运用到自己的人才培养工作当中。

(二)教育形式表面化。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看,虽然实施了红色基因教育,但由于思政课教师“势单力薄”,自身对红色基因掌握不透不牢,上课往往是浅尝辄止,没有触及学生灵魂深处,红色基因的教育效果没有发挥出来,有些教师的讲解甚至把学生引到了反面。在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也只能安排很少一部分学生参加实践,其效果更是大打折扣。

(三)教育效果受到冲击。红色基因教育受到社会多元文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严重冲击。今天的学生大多数衣食无忧、生活安逸,艰苦奋斗、节约俭朴的品质离他们越来越远,有些人甚至认为红色基因已经不合时宜。另一方面社会的功利化、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西方思潮的渗透给红色基因教育带来了负面影响,严重消解了教育效果。[3]

(四)教育反馈比较困难。由于红色基因传承的效果体现在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上,考核评价和效果反馈比较困难。目前高职院校红色基因教育考核普遍侧重于考察作了那些事、搞了多少活动、学生背了多少知识、有没有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等指标。显然,这样的考核反映不出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发挥不出重要的导向作用。

三、红色基因嵌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必要性研究

红色基因传承如果只是在思政课上讲讲、在实践活动中做做、在文艺演出中演演,很难起到良好的教育功能。而将红色基因嵌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对于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施“嵌入式教育”有利于形成人才培养合力。实施红色基因嵌入式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基因教育,深刻认识到今天的成就来之不易,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幸福生活,深刻体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增强对革命和社会主义中国的认同感,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共同理想,成为真正有用的栋梁之才。

(二)实施“嵌入式教育”有利于提升教育效果。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甚至是西方价值观也不断向学校和青年渗透。要有效阻止西方价值观对于大学生的侵蚀,就应通过红色基因嵌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更好地从学生思想深处筑起一道防护墙。

(三)实施“嵌入式教育”有利于锻炼学生意志品质。高职院校学生的意志品质普遍较弱,尤其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努力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些学生甚至完成学业都比较困难。红色基因中蕴含的艰苦奋斗、不怕吃苦、拼搏创新、无私奉献精神,是重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利用好、发挥好这些资源的作用,就能起到显著的思想教育作用。因此,红色文化基因嵌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不但不会冲淡专业人才教育,而且起到了助推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的作用。

(四)实施“嵌入式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以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培养方向是为旅游景点、旅行社等旅游机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而在中国的旅游景点中,红色旅游占其中很大一部分。因此,有效地实施红色文化基因嵌入式教育,使学生产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对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的敬畏之情,将来在工作中就能够将这种情感传递给服务对象,使服务对象心灵上得到洗礼、思想上受到教育,提高其服务的满意率。除旅游管理专业外,其他如社区管理、会计、石油冶炼、机电等很多专业都有红色文化基因嵌入的可能性。

四、红色基因嵌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对策

将红色基因教育嵌入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解决好思想政治和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就能在学生心里打上红色文化的烙印。

(一)将红色基因教育嵌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当将红色基因教育资源纳入课程教育范畴,不仅重视利用思想政治课开展红色基因教育,更应结合人才培养方向开设红色旅游专业课,不仅要考虑通过课堂教学开展红色基因教育,更要注重通过导游实践、第二课堂、社团活动开展红色基因教育,将红色基因传承确定为学生的必修课,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将红色基因教育效果考核落实到课程考核当中,实现红色基因教育的体系化、规范化。

(二)将红色基因教育嵌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应探索利用红色资源传授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教学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熟知中国革命的基本史实、更要熟知中国革命的背景、具体细节、历史意义,要善于从细节的讲述中吸引学生、感染学生,讲好革命故事,让学生从革命故事中懂得人生真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既要用好讲授法,更要用好启发式教学,翻转课堂,让学生谈体会、谈认识,教育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艰苦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将红色基因教育嵌入实践课教学。应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活动之前对学生进行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让学生带着对革命知识的掌握、带着对革命志士的崇敬之情、带着对革命精神探求的渴望参加实践。在活动当中,应当遵守实践基地的管理规定,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认真参加活动仪式,在庄重的氛围中接受教育。活动之后组织撰写或交流心得体会,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四)将红色基因教育嵌入专业课教学体系。要使红色基因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开设好《红色旅游》课程,一方面是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于传承红色基因也具有重要意义。教学者应当围绕革命文物、革命遗址等,详细讲解革命家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增强学生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对学生进行职业操守教育,教育学生从思想上抵触猥亵革命文物、污蔑革命英雄的行为,使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能对游客和周围群众进行红色革命教育。

(五)将红色基因教育嵌入校园文化建设。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出发,举办革命文化主题展览、举办革命诗文背诵比赛、邀请革命军人到学校讲革命故事、通过网络宣传红色文化、组织学生开展有益于红色基因传承的活动等、举办重大纪念日纪念仪式,让学校的校园文化永远飘扬着不可或缺的“一抹红”。不仅要解决校园文化建设中红色基因有没有的问题,而且要解决好红色基因作用发挥好不好的问题,让所有的学生参与,从而使红色文化成为学校学生的重要基因。

红色基因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高校管理工作者应确立中长期工作计划,[4]坚持不懈、深入认真地实施教育,从管理、教学、阵地建设、文化建设、后勤保障等多样改进工作,实施联动,才能真正在学生的思想上形成永远的烙印,也才能发挥出其重要的教育功能。

猜你喜欢

革命红色基因
Frog whisperer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基因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