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与人际关系归因的相关研究

2019-01-15张鹤鸣

山西青年 2019年4期
关键词:归因认同感量表

张鹤鸣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一、引言

(一)自我认同感

自我认同感(self-identity)也叫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自我认同由Erikson提出,他认为是个体在职业、政治、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

奥克斯(Ochse)和普拉格(Plug)曾编制过自我认同感量表,用来测试个体是否通过了艾利克森所阐释的自我认同危机,并对南部非洲15-60岁的人施测。他们的平均得分在56-58分之间,标准差在7-8之间。明显高于此分的人,说明他已形成很好的自我认同感,明显低于此分,则说明他的自我认同感并没有完全形成。

(二)人际关系归因

人际关系归因理论(Interpersonal relation attribution theory),是关于个人阐述他人或自己人际关系产生发展原因的社会认知理论。

韦纳认为所有人都想分析其的行为,分析其行为结果的原因。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一个人在分析其根由时,主要有三个维度与六个因素。三维度与六因素的结合见下表:稳定性、内/外在性、可控性。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况、外界环境。

人际关系归因理论是归因理论的一部分,因此其分析行为结果时也符合韦纳的归因理论。

(三)研究意义与价值

研究女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可以了解其自我认同感总体状况。从而帮助他们正确和更好的认识自己,接纳他人,使其更好的生活和成长。

(四)研究假设

(1)女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存在年级、生源地等方面差异;(2)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存在年级、生源地等方面的差异;(3)女大学生自我认同感与人际关系归因呈负相关;(4)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可以对自我认同感进行预测。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被试

随机抽取沈阳师范大学112名在校女大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回收率100%,其中来自城市家庭62人,来自农村家庭50人。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人数分别为12人、10人、40人、50人。

(二)研究工具

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被试年级、家庭所在地。

2.自我认同感量表(Self-IdentityScale,SIS)。此量表由奥克斯(Ochse)和普拉格(Plug)编制,陈会昌翻译成中文,李义安等进行修订。此量表一共有19个条目,评定级数为4。其中有l2道题为反向计分。把19个条目的得分进行相加所得分数为量表的总得分,总分为19-76分。平均分在56-58分数之中,则表示其形成了较高、较完善的自我认同感,明显低于此,则说明自我认同感还处于正在形成中。分数越高,自我认同感越好。

3.《多维度多因素量表》(MMCS)——人际关系部分。该量表有24个项目。总分结果的算法大多用外控性得分减去内控性得分,采用五分制(0-4计分),总分范围在0-96分,分数和外控性成正比。总分数所得越高,则越倾向外归因。该量表内在一致性信度为0.88,重测信度为0.70,聚敛效度为0.62。在该量表关于人际交往归因的内容测题中,有4组测题,每组6题。测量四种归因倾向,为能力、努力、情境和运气。内外归因维度平均水平为24。从本表其内容和文字描述方式来看,很适于女大学生群体。

(三)研究程序及数据处理方法

1.研究程序。本次研究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问卷发放,发放问卷共包含两大模块:《自我认同感量表》和《多维度多因素量表》——人际关系部分。整理数据后录入SPSS21.0进行分析。

2.数据处理方法。首先对自我认同感和人际关系的总分和各维度做人口学差异性检验,其次自我认同感和人际关系归因各维度做皮尔逊相关分析,再将自我认同感和人际关系归因做皮尔逊相关检验二者之间是否相关,最后自我认同感和人际关系归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

三、讨论

女大学生自我认同感总体平均水平较低,正处于自我认同感形成阶段。女大学生正处于由青春期向成年早期过渡阶段,这使女大学生不能立刻形成较高且固定的自我认同感。

女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的发展水平较城市低,在城市生长的学生更易受到良好的教育,有自信心。

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在内归因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归因时更偏向于内归因即自身努力。女大学生在年级的在外归因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即大四女大学生比大一女大学生更偏向于内归因。

女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和人际关系归因之间呈负相关,显著性为0.005<0.05,此相关为显著。自我认同感高的人,有较高水平去认识身边事物,更易进行内部归因,从而利于关系维持。

女大学生人际关系归因对自我认同感有显著预测作用,预测力为0.318。说明女大学生可以同过改变思维方式进行积极人际归因。

猜你喜欢

归因认同感量表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高中生学习成绩与成就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