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

2019-01-15

山西青年 2019年4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生关系师生

张 波

(无锡太湖学院商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

在新的时期里,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我们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中来。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效果的关键所在,本文简要探讨了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

一、当前民办高校师生关系现状

当前,随着民办高校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学生生源也越来越多,但生源质量却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对学生学习和德育工作的质量产生影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高校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产生了直接影响,也是民办高校能否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性因素。为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民办高校发展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目前,民办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附关系

当前权威依附师生关系依然存在于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德育工作中的主要表现,是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这种权威依附式的师生关系,不能将学生的潜能发展出来,也不利于对学生认知世界兴趣的培养。

(二)疏散关系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拓展,由此弱化了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由于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情感交流,由此会逐渐淡漠彼此的关系。在网络为王的时代,民办高校师生关系所呈现的特点,是“疏离性、专制性、对象性”。

(三)传播关系

教师只有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才能改变围绕知识传递师生关系的现状,也才能使德育工作中师生关系被弱化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以产生积极向上的教育成果。

二、民办高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表现

(一)师生间互动性较差

高校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课堂也是发展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平台和主阵地。但受制约于各种各样的现实条件,目前民办高校的课堂教学情况并不乐观。课堂上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照本宣科,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讲解。同时和普通高校相比,民办学校学生具有较差的学习基础,很难真正调动起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随着迅猛发展的网络科技,学生有越来越多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借助于互联网,学生能了解到很多教师都不曾了解的知识。由于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由此会逐渐消解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学生和教师之间主客体关系,不再是灌输和被灌输,而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双向交流关系,创造、合作、平等和民主。

(二)师生间情感关系淡漠化

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的途径和基本条件,就是交往,而交往越主动,就会有越高的交往频率。同时就会有越积极的情绪体验,构建越来越密切的交往主体的彼此间的关系。由于民办高校具有相对薄弱的师资力量,随着目前民办高校的不断扩招,为了节约成本,很多教师都会采取合班上课的方式。这样对每一个学生,根本没法顾及。常常是在结束一个学期的课程后,教师既不了解和熟悉学生,学生也叫不出教师的名字,甚至存在着路上相遇不相识的状况。一些学生只有在遇到与学习有关的问题后,才会向老师求教。而在遇到心理和思想上的问题后,则不会主动求助于老师。由于师生间相对狭窄的交往渠道,会逐渐淡漠和疏远彼此的关系。久而久之,会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形成一定的制约。

(三)师生关系功利化

受各种外来思想的侵袭,目前在民办高校师生交往中,正逐渐滋长和蔓延各种功利主义之风。一些师生关系的前提就是“实用”,把交往变为交易,一些学生接触老师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取一定的好处。而一些教师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觉得某个学生有用,才会去对师生关系进行发展。还有一些教师,将各自的角色扮演混淆。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不分时间和地点,和学生称兄道弟。在一起打麻将、抽烟喝酒,甚至聚众赌博。一些教师为了谋取私利,甚至向学生索取钱财。一些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不正当交易,甚至给教师送礼,以达到个人目的或考试蒙混过关。有的教师则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评教时给自己多填“满意”;学生评教时的标准,是看这个老师平时是否好说话,对自己是否严格要求。以上种种表现,都是师生关系功利化的表现。

三、师生关系对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扎稳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

从表面上看,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应是一种集体关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针对的是每个学生,是为了提高班级每个学生的德育素养,这种特定的关系属性,既为教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提供了方便条件,也增加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在这种特定的教学结构中,教师与学生作为两个不同的主体,承担着德育教育不同的角色。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德育教育工作是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双主体地位,只有双方共同努力,德育教育工作才能够取得实效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如果撇开特定的教育结构,教师与学生之间就是一种以教学活动为中心,自然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处的好不好,有时候带有明显的情感色彩。所以,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影响着德育教育的本质内容,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德育教育工作的基础。

(二)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德育教育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障。这里所指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指教学关系以及管理关系,它包含“教”与“学”多层次的管理体系。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德育教育工作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未来学生走向社会后,是否能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可以说,德育教育工作是否能够深入人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未来发展。师生关系产生于教育,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育活动的发展。德育效能与师生关系密不可分,在现代素质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也应适应社会发展潮流。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般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师生关系是一种“公”的关系,不管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这种关系对双方都会有一定影响。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这种影响则更加强烈。如果师生关系不好,或者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信任,就会严重影响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四、民办高校德育工作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路径

(一)树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理念

在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的角色,对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非常关键。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道德楷模,同时,用真爱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排除学生心理困扰,做学生思想道德的引路人。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是建立在民主相处的平等关系基础之上,心灵的互相接纳才更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关系氛围,进而形成真挚情感。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对学生无私的爱,如果缺乏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用爱心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更容易让学生接纳教育思想。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教师的合作伙伴,是教师的朋友,教师要把爱的甘泉洒向学生的心田,用博大的情怀去感化学生,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针对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德育教育工作效果。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由于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难免在心理上对一些问题有一些错误认识,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以一颗包容之心理解学生,并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给予积极的引导,对学生既要严格也要宽容,尽量不要在公共场合批评学生,要用真爱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积极引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否和谐,就看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才能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素质教育背景下,民办高校教师更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只有建立正确的学生观,采用正确的教育态度,才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和谐相处,在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运用恰当的方法,增强德育教育效果。当然,民主平等不仅仅针对教师所讲,学生也应该注重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关系,对教师不能够有不恭行为。只有教师注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学生尊敬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够和谐。尊重和信任是构建平等师生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转变传统“师道尊严”、“尊师重道”、“严师出高徒”思想。同时,在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条件就是信任学生,相信学生能够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信任需要教师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了以信任为前提,学生才能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和谐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健康成长。信任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某些方面都可能会出现一些缺陷,或者是性格因素,或者是能力因素,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性,平等的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以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大胆求异、质疑,积极探索,有独立的思维方式,真正发自内心的接纳德育教育思想,提高自身德育素养。

(三)加强师生之间交流沟通

在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交流沟通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持沟通渠道的畅行,师生之间的沟通理解,更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角度出发,不能以成人眼光对待学生的行为,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如果教师以成人的思想对待学生,久而久之就可能会产生沟通障碍,影响到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到德育教育工作效果。分享是情感交流的桥梁,在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学会与学生分享,以便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友好融洽的关系,在分享过程中,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体验到快乐平等。教师只有学会与学生分享内心世界,分享自身思想情感,才能够用正确的思想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喜爱和欣赏美好事物,规范自身言行,加强自我修养,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敏锐捕捉学生的好奇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师生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在和谐中沟通,在沟通中和谐,通过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保持师生沟通渠道畅通,提升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效果。

五、结语

在民办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德育教育工作与时代发展相结合,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良好的自身形象影响学生,建立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有效增强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效果。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师生关系师生
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数学建模在民办高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民办高校会计内部控制关键因素指标体系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