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诫子书》影响下的人口质量提升路径

2019-01-15何彩虹

山西青年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口素质子书志向

赵 强 何彩虹

(1.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2.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一、《诫子书》及其对人口质量的影响途径

《诫子书》作为文化传承与道德渗透的结晶,更多的通过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和道德传承两个方面影响家庭人口素质。

(一)《诫子书》概述

在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教育途径。而家训又是一个家族教育精华的传承。《诫子书》是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写给自己8岁儿子的家书。当时的诸葛亮已经英雄暮年,他一生都奉献给了蜀国,为了国家事务夙兴夜寐,鞠躬尽瘁,甚至无暇照顾和教育自己的儿子。因此,就有了这一封充满智慧之语的家书,寄托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诫子书》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难能可贵的实践经验。“勤学励志,修身养性”是《诫子书》贯穿首尾的主旨思想,诸葛亮告诫儿子做事做人都应当追求“淡泊宁静”,都要“戒骄戒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修身养性”的基础。

(二)提升文化科学素质

《诫子书》中关于学习、立志、成才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能够有效激励对于学习重要性的深刻认知,进而提升整个家庭的科学文化素质。例如,《诫子书》中说到要勤学才能成才,学习和知识的获取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古往今来,凡是为国家和民族做过巨大贡献的家族,或是在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家族,其共同点多为重视子孙教育,而一个家庭教育水平的高低往往是具有传承性的,一般父母教育水平高,一定更加重视对子女的教育,进而形成整个家族较高的文化水平。

(三)渗透道德传承

关于“修身养性”的道德自律、职业操守是《诫子书》中的中心思想,对于个体思想素质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首先是关于“宁静”和“浮躁”的对比,告诉人们只有“恬静寡欲”才能明确自己最终的志向,“急躁冒险”不能陶冶自己的性情;其次,君子的行为操守是十分重要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提升自身道德修养的基础。

二、《诫子书》对人口素质提升的贡献方向

《诫子书》提升人口素质的途径从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两个方面得以体现,其对人口素质提升的贡献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关于志、学、才的个体素质

立志思想、学习思想和成才思想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诫子书》中对个体素质提升贡献最大之处。首先。其指出立志是学习的前提,学习是成才的途径,成才又是志向的最终体现。对于个体而言,首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在物欲横流、浮躁之风盛行的现代社会,远大的志向不是指金钱的多寡,而是指基于正确的社会观念下,能够为社会做出多少贡献,能够体现多大的社会价值。只有将自己的志向与整个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志向是学习的前提,有了志向就有了学习的方向,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宁静致远”,静下心来学习,并最终完成自己的志向。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更加匆忙,浮躁之风盛行,《诫子书》中的这一思想给了我们更多的启迪。

(二)道德自律

道德素质是人口质量的重要方面,社会风气的好坏是社会个体道德素质的综合体现。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现代化,很多人发现“美德”越来越少了。这其实是社会的进步没有带来思想的同时进步。《诫子书》中关于“勤俭”的思想应当对当代社会有更多的启发:作为官员,只有“俭以养德”,才能拒绝金钱诱惑,保证为官清廉。“以利为重”的思想只会带来贪污腐败的盛行;作为普通公民,只有“俭以养德”,才能提升自身公民道德,淡薄物质享受的得失,更加关注精神层面的丰盈,进而提升人口总体的道德自律。

(三)淡泊名利与职业坚守

淡泊名利与职业坚守是《诫子书》的另一智慧体现。“名利富贵”是天下众生所孜孜以求的,为了所谓的“名利富贵”,有的官员不再清廉,有的商人不再诚信……他们在对名利的追求中逐渐忘记了自己最初的坚守,最初的志向。因此,诸葛亮说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职业道德,这是其基本的行事准则,我们不能被名利遮蔽了双眼,进而忘记对这些“道”的追求。因此,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坚持职业操守,只有各行各业都坚持职业操守,才能提升人口总体质量。

综上所述,诸葛亮《诫子书》中的德育思想在当代社会依然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应该对古人留下的良好德育思想的精华进行有效的温习,将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远大的人生抱负培养并树立起来,从而切实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并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人口素质子书志向
王充著述意识的构建与汉代子书体式的变迁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传承非遗—平湖钹子书”倡议书
诫子书
确立适当的志向
民国时期山西人口素质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青岛市就业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
倡导全民阅读工作研究
天鹅de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