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决不会”思想的理论特色及现实意义探析*

2019-01-15张贝贝

山西青年 2019年9期
关键词:资本主义特色理论

张贝贝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上海 201901)

一、“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内涵与实质

“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对社会形态转变过程认识的重要论述,强调新旧社会形态更替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两个必然”结论的得出是“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孕育阶段,之后马克思、恩格斯长期深入多方面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并且不断地对欧洲革命经验进行总结,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无产阶级运动规律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并在此基础上,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正式提出了“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忍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即“两个决不会”的论断。“两个决不会”的实质反映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通常情况下,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相适应才能保持存在的合理性,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体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具体表现为落后的社会形态更迭为新的、更先进的社会形态的一般规律性。另外,在解读这一理论的时候要注意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是不是增长来衡量。

二、“两个决不会”思想的理论特色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两个决不会”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与价值性,为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提供理论来源与依据,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不断出现的新变化与新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而被赋予新的内涵与特征,与时俱进。

(一)“两个决不会”是真理性和价值性统一的理论

“两个决不会”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两个决不会”理论的提出过程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不懈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坚持将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使得所提出的理论经得住实践的考验,并且理论内容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变不断深化与完善,确保理论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两个决不会”思想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性。时代与革命的发展要求人们去探索资本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过程、规律与特点,而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响应了这一时代诉求,在探索二者的发展历程,总结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历史经验基础上提出“两个决不会”论断。“两个决不会”思想指出,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与社会主义必然取得胜利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只有当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无法再继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时候,只有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孕育成熟的时候,社会主义才会将资本主义取代。“两个决不会”告诉人们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一蹴而就的过程,都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二)“两个决不会”是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

因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所以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是在世界资本主义提供了成熟的“物质存在条件”基础上才能得以建立,意即落后国家的人们不能单单凭借自己的主观意志、愿望就人为地制造出社会主义。那么为什么落后国家的革命家能够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并领导人民进行,是因为“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产过程中”,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发生并取得成功,是在物质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并且成熟的情况下。但是,众所周知,在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过程中,不乏落后国家率先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渡,这种发展特例是否违背了“两个决不会”这一思想理论呢?是否是与这一思想相矛盾,进而会反证“两个决不会”思想呢?答案恰恰相反,“两个决不会”理论正是落后国家能够走向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之一,而不是表面看上去的社会主义国家“早产”的依据。社会形态和生产力的特点与关系决定了一定条件下社会形态可以跨越自然发展阶段,但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定按照客观的历史进程来的。所以,对于那些看似跨越社会形态进程率先走上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落后国家,尽管它们在社会形态上发生了改变,但是它们依然必须遵循“两个决不会”实现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而不是背离遗弃这一思想理论。例如,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采取迂回过渡的路线与方式,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对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的利用等等,皆是肯定和遵循“两个决不会”的具体体现。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已过了近百年,在这个时期,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物质条件日趋充分和成熟。所以我们要更加有信心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持有更坚定的理想信念。

(三)“两个决不会”是与时俱进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两个决不会”这一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且坚持在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关注与研究中,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更深刻、广泛的规律对这一理论进行丰富与完善,马克思主义本身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这一理论中得到彰显。

在对这一理论不断地丰富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深化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马克思、恩格斯使得“两个决不会”思想更趋科学化,更具备理论说服力。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给予了长时间的关注,作了深刻的观察分析与总结,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使得有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结论更加科学具体: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节的机制。这充分体现了“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实践运用。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条件是“两个决不会”这一思想主要探讨的内容,这一思想在提出后并没有停滞不前,而是随着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条件不断地加深认识而被深化与完善。认识到了阶级消灭的条件性、无产阶级革命的长期性以及合法斗争的可能性。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成为跨世纪影响人们,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不仅体现在敏锐的社会洞察力,极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尖锐地抨击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更表现在不回避、不遮掩自己理论的不足,及时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补充修正自己的理论内容,使之不断完善与改进,使得自己的理论与时俱进,“两个决不会”思想也不例外。

“两个决不会”与时俱进的这一特性也彰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两个决不会”理论不断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实际相结合,生发出与新的时代特征相适应的新内涵。我们要认清时代的本质,探求与把握时代发展的规律,深刻认识全球化的趋势。在时代本质不变的情况下,时代的主题却并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在时代规律不变的情况下,时代规律的呈现方式完全有可能改变。但是,由于时代主题的变化和时代规律的变化,我们不能否认当今时代的性质和时代的发展规律。

三、“两个决不会”思想的现实意义

“两个决不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原始指南,有助于我们科学理解社会主义,避免进入传统思想误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同时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并科学对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还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

(一)“两个决不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原始指南,有助于指导我们建设成更美丽的社会主义国家

“两个决不会”思想是我们走出传统社会主义误区的理性向导,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出传统社会主义片面追求“一大二公”的公有制形式的误区,及时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点准确调整为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正符合了“两个决不会”思想的要求,从而使得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真正回归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上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得以继续前进发展并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这一思想为我们的所有制改革提供了明确的理论依据,是建设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从“两个决不会”视角下审视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有助于我们理性对待资本主义依然会通过自我调节不断取得新发展的事实,指导我们更加科学地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日益深入地持续探究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面对进入改革攻坚阶段的中国,面对社会全面转型中的重重矛盾与障碍,坚定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并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积极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让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得更加成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有助于指导我们正确、科学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两个决不会”的思想指出,资本主义社会同任何其他形式的社会形态一样,有自身的发展逻辑和发展规律,相比以往的社会形态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认知更加深刻和全面。因此,我们不能妄想资本主义制度会提前寿终正寝。我们既要看到资本主义根据现实发展选择作出一定程度地自我调整来缓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孕育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日益增长。

“两个决不会”理论能够让我们对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有更深刻和更长远的认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趋势和历史命运并不会因为它局部地、暂时地出现的新变化而改变。并且毋庸置疑的是,我们要辩证分析经济全球化。全球经济因为这一过程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但同时也使经济风险在范围上呈现全球化的特点。金融危机周期性爆发,并且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危机的波及范围逐渐扩大,影响程度也一次比一次更深刻,使得资本主义遭到重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追逐利益的本性依然存在,资本家虽然愈加懂得调节、注意缓和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是其剥削工人阶级的本质并未改变,甚至变得更加隐形、苛刻、冰冷,电影《摩登时代》中工人只是大机器生产过程的零部件的情况依然于当下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各种固有矛盾并没有消失,这些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更高形态的社会制度所代替。

(三)深刻认识“两个决不会”有助于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社会主义发展进程

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中,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无疑使得这一进程遭到重挫,社会主义发展进程进入低谷。我们应当如何对待这一历史事实?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是选择全盘否定还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两个决不会”思想能给我们提供正确的答案和导向。如果根据“两个决不会”思想去评判,由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很低的国家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并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由于各方面实力都更加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包围与战略封锁这些国家,这些国家本身的体制又不健全,存在着诸多问题。由于对客观条件认识不足,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难免存在很多困难与不足,甚至存在诸多弊端,因此这些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难题、遭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整个社会主义历史发展遇到瓶颈期也是不可回避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进程中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事业。由于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反复实践的历程,不是一气呵成的事业,在摸索科学的发展道路与模式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挑战与失误。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和平演变的战略,加上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在改革进程中所做的错误的尝试和抉择,尤其是由于他们的领导人选择了错误的道路。种种主客观原因最终导致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目前从整体而言,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处于低谷期,面临着许多挑战。但是,这些都不能是唱衰社会主义事业的依据。而是要从发展的视角来看待这种情况。“两个决不会”思想,明确地指出,无论社会主义遇到什么样的瓶颈和坎坷,都不能改变最终会取代资本主义这一社会形态的历史趋势。正如邓小平所说:“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他指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遭到严重打击与挫折,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人民经受了锻炼,吸取教训,将会社会主义以一种更加健康的状态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讲话中有近80处提到了“社会主义”,并且充满自信地指出我国在过去的40年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成功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总之,对于社会主义国家而言,应该充分认识和吸收“两个决不会”思想产生的现实意义,深刻认识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本质,不逃避、不惧怕社会主义建设过程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同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团结合作,充分汲取资本主义的优秀文明的养分,推动社会主义力量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

猜你喜欢

资本主义特色理论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坚持理论创新
特色种植促增收
神秘的混沌理论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逆全球化:资本主义最新动向研究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