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9-01-14吕晓龙

考试周刊 2019年84期
关键词:小丽道题算式

吕晓龙

解决问题的教学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是否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学习至关重要,所以在低年级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小学生灵活、迅速、正确解答解决问题。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 用“创”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所谓“创”就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上解决问题,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上数学。从一年级刚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解决问题都是用情景图呈现的,在学习每个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动画课件,创设学生喜欢的情景,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问题情景,让学生边玩边学知识,这样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所学知识。比如在学习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今天熊大和熊二帮妈妈做了一件好事,熊妈妈要好好犒劳他们兄弟二人,老师边叙述内容边播放动画,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熊大和熊二非常兴奋,老师趁机说,如果你们谁能帮老师解决问题,老师也会犒劳你们的,你们愿意挑战吗?学生非常愿意,这时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争先恐后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而且还用多种方法解决了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非常好。不知不觉一节课上完了,学生觉得还没有尽兴,特别期待下一节数学课的到来。

二、 用“画”的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所谓“画”就是用直观图形把要解决的问题的条件和问题形象地画出来。一年级的学生小,有些内容他们很难理解,可以教会学生借助图形,把问题中叙述的内容通过画图的方法画出来,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比如:小朋友们排了一队做早操,明明前面有6个人,明明后面有7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大部分学生会列成6+7=13(人),但我们可以用圆圈代替人,把明明前面的人画出来,把明明后面的人画出来,这时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这一队人中还要加上明明,所以算式应该是6+7+1=14(人),通过画图,学生可以把这样的题理解得非常透彻,也知道了这种题的解题方法。再比如一年级有这样一道题:有10个男同学做游戏,要求每两个男生中间站一个女生,一共可以站进几个女生?让学生列算式他们根本理解不了,这时候最有说服力的就是画图,用圆圈代表男生,画10个圆圈,用三角形代表女生,每两个圆圈中间画一个三角形,通过画图,数三角形的个数,学生知道了一共可以站进几个女生了。其实在解决问题中画图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它可以让复杂变简单,让抽象变具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教会学生画图。

三、 用“问”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所谓“问”就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师生问答的方式,教师把学生的思路引入学习中来,教师提出的问题尽量使学生在回答的同时要进行判断推理训练。长期训练学生就掌握了一些题的解题方法,也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比如二年级下册简单的推理一单元有这样的题:1只鹅重6千克,2只鸭和1只鹅一样重,3只鸡和2只鸭一样重,1只鸡重多少千克?同学们乍一看这道题,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但老师可以这样问学生。这道题不要急着算1只鸡的重量,先找一找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1只鹅等于2只鸭,2只鸭等于3只鸡,可以推出谁和谁的重量相等?学生发现其实去掉中间的一个量(2只鸭),1只鹅就等于3只鸡。老师再问,那3只鸡重多少千克呢?6千克,那1只鸡呢?6÷3=2(千克),所以通过这样的问答活动,学生就理清了思路,也学会了这种题的解题方法。这一单元还有这样的题:小明、小丽、小红三个玩拍皮球的游戏,他们拍了12下、9下、8下,小丽说:“我拍的不是最多的,但我比小明拍的多。”小红说:“我也比小明多。”请问:小明、小丽、小红各拍了多少下皮球?学生刚接触这个内容的时候无从下手,他们不会找突破口,教师可以这样问:“小丽说她比小明多,小红也说她比小明多,说明小明比她们两个都少,那小明应该是多少?”学生都知道小明是最少的,也就是8下,这时候就要把8下排除了,从剩下的12下和9下中找小丽和小红各是多少下。教师再追问:“小丽说她比小红多,那说明小丽是剩下的两个数中的哪一个数?学生异口同声说是大数,也就是12下。”那小红就是多少下呢?自然就是9下了。通过这样的问答活动,学生掌握了这种题的解题方法。

四、 用“找”的方法培养学生找关键词的能力

所谓“找”就是找问题中的关键字、词。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去解决问题,老师引导他们学会找关键词,如果问“一共有多少?”一般算的是总数,列加法算式,如果问“还剩多少?”一般问的是剩下的一部分,列减法算式……比如:丽丽有5个苹果,红红有8个苹果,一共有多少的苹果?就应该把两个人的苹果加起来。再比如:妈妈有15个苹果,给姐姐7个,给我5个,妈妈还剩多少个苹果?就应该从总数里面把给姐姐和我的减掉。当问“原来有多少的时候”还要分析原来是总数还是总数中的一部分再列算式,有时候问原来指的是总数,有时候问原来指的是总数中的一部分。比如:老师给学生发了15颗智慧星,还剩50颗没发,老师原来有多少颗智慧星?这道题中原来指的是智慧星的总数。但下面这道题就不同了: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来了10个新同学之后一共有38个,操场上原来有多少个同学在玩游戏?这道题中原来的人数少,来了新同学之后总人数是38人,所以问原来有多少人应该列减法算式。在学了这道题之后,应该把这两道题放在一起比较,教会学生区分的方法。

五、 用“比”的方法培养学生辩证分析的能力

所谓“比”就是对比分析相似问题,从对比中找不同,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解题思路,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发现学生对这种题型经常做错:已知一个量,知道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求另一个量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判断错误,比如:一年一班有45名学生,一班比二班多3名,二班有多少名学生?学生一看见“多”字,他们认为应该列加法算式,其实应该列减法算式,原因就是学生不会对比分析。所以在学这个内容的时候给学生教会的方法是分析一班和二班学生数的关系,分析哪个班的人数多,哪个班的人数少,不是看见“多”字就加,它们的关系是“一班比二班多”,就是一班多,二班少,所以问二班有多少人就应该列减法算式。再比如:小白兔拔了18根萝卜,比小黑兔“少”拔了5根,小黑兔拔了多少根萝卜?这道题中虽然出现了“少”字,但是小白兔比小黑兔少了,小黑兔多,所以问小黑兔拔了多少根应该列加法算式,所以学了这种题型后要给学生把这样的题列举出来比较区分,让学生在找关键词的时候也不能死套方法,还是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的问题是什么,再正确列式。

六、 用“分”的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所谓“分”就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几个简单的问题,降低学生分析问题的难度。二年级学了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之后,有些学生掌握不了做题方法,经常不知道怎么去解答,老师可以教学生通过分析问题之间的关系,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成两个简单问题,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慢慢学生就掌握了这种类型的题应该怎么去思考。比如:妈妈买了21个苹果,买的梨比苹果多12个,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学生往往认为只把21和12加起来就可以了。这时候老师把问题改成下面这两个问题,学生就明白问题问的是什么了。①妈妈买了多少个梨?②妈妈买了多少个水果?这样改后学生明白了,梨的个数是不知道的,要解决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这个问题,应该把苹果的个数和梨的个数加起来,而梨的个数是不知道的,应该先把梨算出来,再把苹果和梨加起来,不是把21和12加起来,12是苹果比梨多的个数,不是梨的个数,不能直接加。以后学生见了这种类型的题就知道寻找要计算的数知道还是不知道,不知道的数应该先算出来再计算下一步。

七、 用“检”的方法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所谓“检”就是检验解答结果是否正确,不管做什么类型的解决问题,做完之后一定要检验一下结果的合理性。现在新人教版教材对解决问题是这样引导的,先问:“你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先找已知信息,这是学会做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再问:“怎么解答?”让学生根据已知信息列式解答;最后问:“解答正确吗?”让学生对解答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检验。怎么检验呢?解决完每一种类型的题目,学生需要掌握检验的方法,即使一年级最简单的解决问题也要让学生学会检验方法,从小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比如:爷爷的果园里种了10棵苹果树,种了6棵梨树,爷爷的果园里一共种了多少棵树?列式10+6=16(棵),解答正确吗?检验方法:问的是爷爷的果园里一共种了多少棵树?树的数量应该比10和6大就是正确的,如果有学生列成10-6=4(棵),显然就是错误的,因为不管是苹果树还是梨树都比4大,不可能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4棵,用这样的方法检验后学生就学会了怎么检验解答结果是否合理。再比如:同学们去动物园玩,每辆车可以坐4人,5辆车上一共坐多少人?有些学生看见有关键词“一共”就列成5+4=9(人),解答正确吗?分析:一辆车上坐5人,2辆车可以坐10人,4辆车不可能坐9人,显然结果错了,学生马上会想问题错在哪里了,然后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也培养了好的检验习惯,以后遇到更复杂的题型学生也就自觉去检验了。

以上方法是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方法,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还小,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有限,所以对于不同的题型应该教会他们思考的方法,培养他们学会归纳不同题型,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高年级的学习打好基础。

总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思考问题,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经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丽道题算式
误会
怎么写算式
好玩的算式谜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
这道题谁会做
小财迷
要笑一整天
武大十大
Q博士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