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转型下武术教育的时代价值

2019-01-12蒋云

魅力中国 2019年17期
关键词:拳种传统武术武术

蒋云

(广西警察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0)

现代教育的观念、教育行为以及教育政策都具有明显的科学痕迹,对技术的过度崇尚使得我们生活的世界教育被技术占领,这直接导致教育活动出现了精神退化和道德缺失的问题。如何在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能够将科技与人文进行合理的贯彻和执行对我国民族复兴的伟大计划有重大的影响。武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中华民族的烙印,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之一,武术教育能够促进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为我国目前的武术教育现状并不理想,因此,有必要从学历层面对武术教育进行重新审视。这对民族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弘扬都有极大的推动做用,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武术在学校教育发展中现存的问题

(一)学生认识错位

学生对武术的痴迷和狂热,大多数来源于武侠电影中的各个精彩动作画面,他们认为武术就是格斗、就是技击,学习武术就是为了掌握打斗的技术动作,使自己变的很强大。因此,不管是在中小学还是大学的课堂中,很多学生怀着对练就一身好武艺的思想走进了武术课堂。结果发现,武术并不是之前他们想象的那样,在课堂上,老师要讲武德,讲基本的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而且还要拉柔韧,还要练习基本的技术动作,但看不到其高深的技击在哪儿?因此,造成了学生认识上错觉,大幅度地降低了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二)拳种林立,动作复杂

中国武术拳种繁多,根据地域可以分为武当武术、崆峒武术、峨眉武术等;根据南北方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的不同,将武术也可分成北方拳种和南方拳种;根据练习的方式,又可将拳分为内家拳与外家拳。不同的拳种在练法上也大不相同,长拳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舒展大方、干脆利落;少林拳要求“实”、“硬”、“疾”、“灵”等;而外家拳要求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则内家拳要求形与意合、意与力合、力与气合。因此,繁多的拳种,动作的复杂,再加上没有良好的武术基础,势必会对练习者造成心理上的退缩感。

二、现代化转型下武术教育发展对策

(一)改变师资知能体系结构

“当下的身体教育的教师,所拥有的一切身体文化的知识、技能储备已经是完全西方体育化的程式”。从中进行反思学校武术教练在竞技体操的培养模式下,对自身固有文化的认知逐渐减弱,技击本源不断的遭之分化,传承方式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以“流水线”模式进行操化训练并建构套路化体系教学,从而使传统武术按照此模式走向竞技化趋势,进而熏染学生的习武风格,最终所展现的动作形式偏向于艺术化、竞技化,并造就武术人才大多数为竞技运动员,基于此态势可改变教师知识体系结构。

概而言之,现代武术教师利用悠闲时间走访乡间拳师以及涉取文化精髓,吸取民间传统武术的营养成分,掌握其文化独特魅力以及兼备传统武术技艺,从而使传统武术文化真正融入到此教学模式之中,在此基础之上,改观操式、竞技训练体系结构,以及维护非遗拳种并以身作则。

(二)全方位培养优秀武术人才

武术教育中所培养的武术人才不仅能武而且能文,而且培养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目前书法、语文等科目的学习体现出的是“厚德载物”的精神,对于自强不息的培养而有所缺失,尤为突出的是武术教育中所呈现出的操式化练习,以矫健步伐走来的简化太极拳,在推广的过程中不仅使得学生没有认真体悟其背后所蕴含的蕴意,而且还发现学生对于操化的武术动作呈现出应以索然的景象。

武术练习方式是“通过习练者体悟武术技术动作、感知武术文化内涵而逐渐显现”,以及邱丕相说过“武术的核心技术一定是立足于对抗的,有了核心技术,练习者就不怕输,不服输”。在此基础之上,学校武术可以开展文明的对抗技击术,在习练的过程中灌输礼仪、礼节等方面的教育,从而贯穿武术厚德载物的精神、锻炼学生乐此不疲的精神意志。

(三)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武术教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对武术这门体育项目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另一方面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实际灵活运用的技能。过去高校的武术课程更加侧重于对学生的武术学习进行终结性评价,并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体的评价和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对这种武术教学考核评价的方式予以改变。在新课程改革发展深入实践的过程中,要求学校的体育教学要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综合性,这就要求武术教学的评价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逐步把评价的方式从单一化角度过渡发展为多元化的综合性标准,建立一整套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化科学评价体系,不断加强和完善我国高校武术教学工作的教育改革力度,从而促进高校武术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借助国学教育热潮,推动武术教育创新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国民的民族意识也逐渐兴起,国学教育热潮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而要不要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已经不单单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已经成为了一种信念形态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这一信念,武术绝对称得上中国文化的“瑰宝”这以称号。近年来国学的兴起从根源来说其实是一种文化的需求,这是一种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随着我国国民整体文化素养的提升,探索文化的本源必然会成为一种潮流。在国学教育热潮中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理以及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的渴求非常强烈。

结束语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武术文化蕴含了强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力量。武术教育能否满足现代国民武术教育的实际需求,对武术文化的传承以及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要立足传统武术资源,创新武术教育模式,做好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

猜你喜欢

拳种传统武术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以中国传统文化全息缩影的视角浅析武术拳种发展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传统武术拳种及传承人保护机制分析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