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安全自媒体体系框架构建初步研究

2019-01-10戴晓英许亚军

科技视界 2019年36期
关键词:大学生

戴晓英 许亚军

【摘 要】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自媒体非常适合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自媒体体系尤为重要。大学生心理安全体系框架是大学生心理安全體系的基础,通过自媒体构建以大学生心理安全水平评估、心理安全预警机制、心理安全干预机制、心理安全教育训练以及心理安全体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安全体系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安全;心理安全预警;心理安全干预;心理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36-0101-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36.047

1 大学生心理安全基本概念

Schein与Bennis于1965年讨论如何促进组织变革是关于心理安全最早的研究。2009年何金科[1]对心理安全的概念进行了广义与狭义的区分。Jeroen[2]在研究认为心理安全是学生的一种感觉,学生在各种任务中能够展示和发挥自己,并不需要担心会对个体的形象、社会地位和职位产生不利的影响。桑青松[3]在2011年提出心理安全是安全生产中的心理防范状态或者心理处于一种正常的状态,不会出现各种心理疾病。我们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根据研究目的和操作化的要求,以Bloom[4]给出的心理安全的定义为基石,加以补充和修改,确定心理安全是使自己处于安全状态的一种能力,并靠这种能力去对抗自身内部或他人的破坏性冲动,使自己避免受到伤害。因此心理安全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首先体现为个体对源自自身内部或/和外部不安全环境的感知,其次为避免自己受到伤害的能力,并不出现任何心理疾患。

心理安全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将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文莉,危害心理健康。目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此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沈贵鹏[5]研究发现心理安全的缺失将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如果未成年个体心理安全无法满足,将会引起焦虑、恐惧、无秩序感、退缩、冷漠、道德缺失等。傅军[6]等学者研究发现学生心理安全问题所引起的内心心理支点的缺失是校园暴力行为的主要来源。故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此大学生心理安全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2 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

大学生是同龄人的佼佼者,思想较为进步,接触信息广,其心理安全问题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等特征,大学生心理安全体系构建即充满重要性、复杂性和多层次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学者对心理安全的研究持不同的视角,因而对心理安全影响因素的研究角度存在不同。部分学者从学生学习生活角度进行划分,如刘韧等[7]等将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类为四因素:学生自身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影响因素以及学校环境因素,其中恋爱困扰、对学校教育方式的不适应及严重的躯体和心理疾病是最重要的三个因子。陈健[8] 的研究对象为研究生,指出研究生群体处于成年早期与青年晚期过渡时期,心理安全问题主要为:学术研究压力、生活交友压力、恋爱婚姻压力、求职就业压力。Bagroy[9]研究指出了大学里的老师,尤其是辅导员在学生的心理安全水平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上学者从个人、交通、学校、社会等维度上对影响学生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划分,每个维度的具体影响因素都均不相同。而有些学者则根据应激系统模型及应激的影响因素层面上对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发现某些因素(如安全意识水平、人格、应激源、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认知方式、生活方式,就业压力等)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安全水平[10、11]。

3 自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安全的影响

2017年8月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2]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51亿人,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29.7%,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为 96.3%。美国学者Dan Gillmor[13]指出自媒体(We Media )是一种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提供并分享关于他们本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自媒体形式包括twitter,微信、QQ、微博、博客以及互动交友平台。《2016微信数据报告》显示微信日用户高达7.68亿,大学生是使用微信的主要群体。何华征[14]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日常社交应用微信比例为84.9%。可见在我国运用最普及、最便捷的自媒体是微信,以微信带代表的自媒体存在数字化、智能化、强交互性、虚拟性、全方位渗透、大数据性等特征。潘丹[15]研究提出微信能够增加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如参与小组互动讨论、在线咨询、在线心理测量等;微信能够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受众面;微信能够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微信能够满足大学生的心理情感需要;微信能够增进信息的传播,提升大学生的知识面; 微信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主体创造性。Hanna[16]研究表明Facebook利用度与心理健康和自尊相关,使用度高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较高,反之较差。周源源[17]和张乐涵[18]等在理论层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自媒体时代的冲击,如大学生对网络社交过于沉迷,导致身心健康和学业上的损失;过分关注社交网络,现实人际交往受影响;自媒体信息可信度低,大学生意识形态观念受较大冲击等。Berryman[19]等研究表明自媒体的不当使用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比较严重的问题,比如心理疾患、自杀意念、孤独感、社交焦虑和同情心降低等。运用自媒体进行教学和学习,对学生有一定益处,且可以通过一定的设计评估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变化,非常适合高等院校用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自媒体有其优势和缺陷,工作的重点应该是怎么去预防和控制不良行为的发生,并运用自媒体技术更好地为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服务,并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21]。

4 运用自媒体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体系主要内容

根据研究目的,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认为大学生心理安全体系构建主要涵盖心理安全水平評估、心理安全预警机制、心理安全危机干预、心理安全教育训练以及心理安全体系管理五个方面。

4.1 心理安全水平评估

心理安全水平评估主要是指评价被测试者在人际互动关系中对风险系数的感知,Tynan[22]的心理安全量表最具有代表性。该量表以心理安全的互动过程为基础,由12个题目及两个维度(自我心理安全和他人心理安全)组成。心理安全的双边人际交互研究由于较少,因此以Tynan的心理安全量表作为测量工具的研究并不多。此外,部分研究者对经典量表进行了改编来测量心理安全水平,如Detert和Burris[23]对Edmondson[24]的量表进行了改编、Liang等[25]对Brown和Leigh[26]的量表进行了改编。运用单一的心理安全量表评估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水平时常不能全面反映大学的心理安全状况,存在一定的疏漏和不科学性[27],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需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一个综合的心理安全水平评估系统,该系统涵盖心理安全的所有影响因素,其评估系统需要包括心理安全水平测量量表、心理健康测量量表、人格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应对方式评定量表等,这样才能更加便捷、全面地反映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水平。

4.2 心理安全预警机制

近些年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心理安全预警体系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基本都是从心理安全预警对象确定、心理安全预警指标确立、心理安全预警指标信息来源确定、评估预警信息、发出预警警报、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等[28]等方面进行研究。多数文献都比较重视心理安全的预警体系建立,强调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但是都未阐述清楚两者结合的机制以及怎样结合的[29]。此外多数研究强调科学的心理安全预警体系和心理安全预警体系的运行机制(心理安全预警体系保障机制)需要用时建立。同时上述相关研究提及了多来源的信息收集,但是忽略现在自媒体平台的信息收集作用。总体来说,我国大学生心理安全自媒体体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几所高校启动和创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体系[30],因此运用自媒体技术建立大学生心理安全预警体系在必行,同时怎样处理大学生心理安全预警体系的虚警与漏警也成为大学生心理安全预警体系运行成败的关键。

4.3 心理安全危机干预

心理安全危机干预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学科及综合性的系统教育工程,主要体现在运行实践的综合性发展趋势及心理安全干预丰富的自身内涵。目前国内外研究提出了各种干预体系,如“校级、院级、班级3级心理安全危机干预体系”[31],建立“危机的快速反应通道”[32],“5级要素构成的干预系统”(“学校干预中心(医院)、心理咨询中心、院系(心理辅导站)、辅导员(楼栋心理咨询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组成的两条通道,这两条通道共同构成了心理危机干预的系统)[33]。同时国外研究证明持续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水平[34],但这些干预系统未重视家庭等社会支持系统对心理安全水平的影响,以及心理安全干预后期跟踪及处理。Berry[35]研究指出运用Twitter研究心理健康领域的问题具有可行性,故利用自媒体(微信平台)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干预体系存在可行性且也是上述干预系统的补充。

4.4 心理安全教育训练

心理教育训练目前在军队和公安系统开展的比较广泛,其对军人和公安的心理能力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36]。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训练研究较少,尤其是心理安全教育训练基本是空白。参考刘巨明等[37]发表的军队《“三位一体”心理教育训练模式初探》中的心理教育训练的基本内容,结合自媒体和心理安全的基本知识和特征,心理安全教育训练基本包括以下内容:①心理安全基本知识培训模块,该模块是运用课堂教学、讲座以及自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安全基本知识教育。②心理安全能力的提升模块,该模块主要是运用与心理安全相关的艺术、拓展训练等来提高大学生心理安全能力,McKay [38]等(研究说明艺术对学生的幸福感提升存在积极作用。这些与心理安全相关的艺术、拓展训练等可以与自媒体结合,发挥自媒体的优势,便于大学生更好地参与、反馈并依据大学生的自身发展进行必要的改进。③心理安全研讨交流模块,该模块是大学生、学生骨干、教师及心理工作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学习的平台及通道,有利于及时发现疑难问题。该交流模式可运用自媒体完成。④心理安全咨询辅导模块,该模块着眼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安全问题咨询,其形式为个案和团体心理咨询辅导等,运用心理咨询的方法、技术、知识及经验,遵循职业要求及原则,全方位的建立学员与心理工作者的咨询关系,解决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安全问题。

4.5 心理安全体系管理

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和心理教育训练基本一样,研究多集中在军队和公安系统。卫慧芳[39]等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内容建构及论证研究,基本确定了《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的内容框架》,其内容多涉及心理安全教育内容,但对心理安全管理涉及较少。对前面研究的总结,结合自媒体的基本概念及研究现状,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安全体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自媒体创建及管理,②心理安全体系构建组织建设,包括组织结构、队伍建设、干预及服务机构和人员培训等;③心理安全水平评估管理及制度,④心理安全体系构建宣传及推广管理制度。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通过综合以往学者的研究,取其精华,避其不足,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安全状况,充分利用自媒体(微信平台)的便利,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符合地域和文化特征的大学生心理安全自媒体体系。

【参考文献】

[1]何金科.大学学心理理安全教育刍议[J].闽江学院学报, 2009,6:107-110.

[2]Jeroen Schepers,Ad de Jong Martin Wetzels,et al.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social support in groupware adoption:A multi-level assessment in education[J].Computers & Education, 2008,51:757-775.

[3]桑青松.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国民心理安全体系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1.

[4]Sandra L Bloom.Therapeutic Communities[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rapeutic and Supportive Organizations,2008,21(22):63-66.

[5]沈贵鹏.未成年人心理安全及其维护[J].当代青年研究, 2008,5:64-67.

[6]傅军,崔建平,杨元畅.从心理安全角度分析中学校园暴力事件[J].校园心理,2009,7(3):147-150.

[7]刘韧,胡黎明.构建大学生的心理安全屏障——层次分析法在大学生心理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4):44-50.

[8]陈健.研究生心理安全问题浅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4:123-125.

[9]Bagroy S,Kumaraguru P,De Choudhury M.A Social Media Based Index of Mental Well-Being in College Campuses.Proc SIGCHI Conf Hum Factor Comput Syst.2017,22(3):1634-1646.

[10]周雁妮.高校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案例分析与启示[J]. 黄山学院学报,2018,20(04):88-90.

[11]Byrom N.Supporting a friend, housemate or partner with mental health difficulties:The student experienceEarly Interv Psychiatry.2017,19(4):197-214.

[12]中國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7.

[13]Dan Gillmor.We the media[M].O′Reilly Msdia,2004,12.

[14]何华征.论“新媒体”概念的基本内涵[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103-107.

[15]潘丹.微信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现代化,2017,15:72-74.

[16]Hanna E,Ward LM,Seabrook RC,et al.Contributions of Social Comparison and Self-Objectification in Mediat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Facebook Use and Emergent Adult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Cyberpsychol Behav Soc Netw.2017,20(3):172-179.

[17]周源源.自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社交的特征分析及引导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9:131-134.

[18]张乐涵,费军.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研究[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7,33(6):119-123.

[19]Berryman C,Ferguson CJ,Negy C.Social Media Use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Young Adults[J].Psychiatr Q,2017,11(1): 271-278.

[20]Price AM,Devis K,LeMoine G,et al.First year nursing students use of social media within education:Results of a survey[J].Nurse Educ Today,2017(14):70-76.

[21]Marchant A,Hawton K,Stewart A,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use,self-harm and suicidal behaviour in young people: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nknown. LoS One.2017,12(8):1476-1487.

[22]Tynan R.The effects of threat sensitivity and face giving on dyadic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upward communication[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5,35(2):223-247.

[23]Detert J R,Burris E R.Leadership behavior and employee voice:Is the door really open?[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4):869-884.

[24]Edmondson A.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learning behavior in work team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2):350-383.

[25]Liang J,Farh C I C,Farh J L.Psychological antecedents of promotive and prohibitive voice:A two-wave examin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2,55(1):71-92.

[26]Brown S P,Leigh T W.A new look at psychological climat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job involvement,effort,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96,81(4): 358-368.

[27]Akkapon Wongkoblap,Miguel A Vadillo,Vasa Curcin1. Researching Mental Health Disorders in the Era of Social Media: Systematic Review[J].J Med Internet Res.2017,33(4):387-401.

[28]文迪.音乐院校大学生心理安全三位一体机制的构建[J].心理月刊,2019,14(13):1-2.

[29]郭蘭,龚育.重视危机预防危机超越危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和运行[J].湖北社会科学,2008(1):63-66.

[30]黄蓉生.以预防为主构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新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5,8:21-22.

[31]黄乔蓉,曾延风,冯铁蕾,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建立[J]. 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7,1:44-46.

[32]赖芳,朱晋蜀.略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4):111-112.

[33]廖桂芳.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建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89-93.

[34]Matthew G,Meek D,Gibbs T,et al.What are the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delivering and receiving“high-risk” survival resistance training?[J].Mil Med,2015,180(2):168-169.

[35]Berry N,Lobban F,Belousov M,et al.Why We Tweet MH: Understanding Why People Use Twitter to Discuss Mental Health Problems[J].J Med Internet Res,2017,19(4):1345-1374.

[36]彭琨,宋晓明.公安院校“五位一体”心理教育训练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公安教育,2017,3:63-67.

[37]刘巨明,杨文伟,孙志辉.“三位一体”心理教育训练模式初探[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5,29(3):211-214.

[38]McKay FH,McKenzie H.using Art For Health Promotion: Evaluating an In-School Program Through Student Perspectives[J].Health Promot Pract,2017,24(3):34-46.

[39]卫慧芳,范红霞,张亚亚,等.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手册的内容建构[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8(4):87-90.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