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环经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

2019-01-10张洪坤

中国市场 2019年36期
关键词:经济建设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 要]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经济运行模式进行转型升级的结果,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反省人与自然关系得到的重要经济理论。发展循环经济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发展效益。文章针对循环经济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探究。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6.070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陷入到资源危机后形成的新经济形式和经济产物,是经过传统经济运行模式实践后,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重新审视和反省的结果,循环经济理念的出现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

1 循环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从生产力发展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罗斯的分析,可以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重要的阶段,即初期发展阶段、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在三个阶段中,经济模式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如初期发展阶段主要为原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依托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农业经济和家庭手工业经济,将劳动力和土地与技术的结合作为核心,追求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共处,经济产出相对较为低级,能满足当时人们的经济活动需求。[1]在工業化发展阶段形成了线性掠夺类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将工业发展作为主流,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注重对物质资源的索取,导致物质的索取和废物的排放超出正常自然供给的范畴,对自然社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破坏,最终人与自然矛盾激化,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在后工业时期,人类逐渐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反思工业时期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改革创新,转变为更加高级的循环经济模式,即在对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对废弃物实施全方位回收,实现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目标,增强经济发展成效。高级循环经济的特征是低消耗和低排放,而生产效率和循环型则相对较高,能在符合生态系统中实现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从我国经济社会的现实发展情况看,新时期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2 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工作中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生态环境形势愈加严重,水土流失问题明显,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威胁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从我国环境开发的实际情况看,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只有循序渐进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对经济高速增长和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实施有效的缓解,才能改善现状,使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不断地提高[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部门就已经初步认识到环境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并针对资源的回收利用进行了系统的探究,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近几年国家也加强对循环经济的重视,认为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活动中,应该利用循环经济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载体,也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因此在综合考量我国经济社会建设方面资源有限性、环境承载量等之间矛盾关系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价值,并针对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进行系统的探究,转变传统思想观念、构建完善的实践机制,加强保障体系的建设,确保能提高循环经济的建设水平,使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效能进一步提高。由此能看出,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情况下,面对我国环境恶化情况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现实需求,应该重点关注循环经济的发展,走好资源节约、生态平衡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夯实生态文明基础,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指明方向。[3]

3 基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循环经济是社会建设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对我国社会建设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新时期在全方位推进社会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循环经济的重要价值,并基于循环经济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加快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综合发展进程。下面就结合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针对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措施进行探究,为我国循环经济在现代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3.1 针对循环经济优化规章制度建设

规章制度是保障循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新时期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为了增强经济社会建设的稳定性,政府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统领作用和主导作用,针对循环经济建设进行分析,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支持各地区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4]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需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并引导行业、企业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强法律规范和监督约束,确保拉动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中,提高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等对循环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约束综合效果,增强循环经济发展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目标,夯实企业建设基础,确保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

3.2 调动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循环经济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企业的支持,在企业建设和发展工作中,要客观认识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有效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争取能构建更加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调动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在企业的支持下使我国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5]在针对企业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资源回收利用制度进行整合,使企业能明确自身作为社会责任主体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习近平总书记先进经济建设理念的指导下基于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的思想探索经济社会的建设和开发,构建完善的企业资源回收再利用工作体系,使新时期循环经济建设取得更为显著的工作成效,维护企业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和科学性。

3.3 将循环经济纳入整体框架内

要想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在工作实践中就要针对循环经济发展重要性进行分析,可以尝试将循环经济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框架范围内,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循环经济的重视,并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确保能明确循环经济的总体目标,对循环经济建设的主要方向、主要标准和工作秩序等进行规划,在政府的支持、鼓励和引领下构建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如此,才能逐步实现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整体目标,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在发展过程中取得更为显著的建设成果。[6]

4 结论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内在关联,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加强对经济社会的重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能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和稳定性,突出经济发展成效,使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更为显著的成果,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

参考文献:

[1]李铃静.循环经济与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9(7):42-43.

[2]张婷婷.探析循环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8(20):6-7.

[3]孙静. 威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与结构优化研究[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8.

[4]钱耀军.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和制约因素分析[J].统计与咨询,2017(5):26-29.

[5]余锋.企业循环经济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4):256-257.

[6]赵方鸽.基于循环经济的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4):123.

[作者简介]张洪坤(1973—),回族,吉林省吉林市人,本科,经济师,供职于吉林省吉林市房屋权属交易服务中心,研究方向:经济学。

猜你喜欢

经济建设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浅析关于循环经济下的旅游经济管理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