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2019-01-10李其轩

中国市场 2019年36期
关键词:房地产业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的进步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不同的地区对房地产投资的热衷程度不同。文章以郑州市房地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房地产业发展对郑州经济的影响,从政府评价体系、房价调控与产业结构等方面阐述房地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房地产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9.36.046  现如今,房地产业投资不仅需要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还要符合当地人对居住的环境要求,周围生态环境舒适,能够满足生态区域的长效发展。城市化进程下,各城市面临着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各地区房地产业已经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模式,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先导性产业,推动郑州市经济高速增长。

1 房地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作用

1.1 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

现代化城市房地产业发展进程中,房地产从开发到销售,产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例如建筑行业、建材行业、能源行业、交通行业与化工行业等,经不完全统计,房地产业的发展将会引导40多个产业部门共同进步,各产业的发展优化了区域内人民生活环境,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提供了可靠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对区域经济范围内其他产业发展起到联动作用。[1]

1.2 为政府土地资源收入做出贡献

我国地域辽阔,地大物博,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各地政府在规划用地方面不斷制定外扩方案。特别是郑州市这种人口流入量较大的城市,政府给房地产业的批地面积比较大。房地产建设投资需要大量资金,与此同时政府土地资源收入也在增长,这一收入甚至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为郑州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保证。

1.3 为民所需,扩大就业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市区范围内居民住宅建设已经从市中心地区扩展到市郊附近。住宅建设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形成了商业区、教育区和服务区的全方位覆盖,房地产业投资建设的同时,医院、商场与学校等基础设施也在建设。从一定程度来讲,房地产建设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郑州市外来务工人口的增加,房地产建设为务工人员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有效解决了郑州市人口就业危机问题。

2 郑州市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2.1 协调社会发展,优化政府评价体系

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最关注的往往是民生问题。房地产业发展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属于民生问题影响范畴,且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能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协调进步。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能够推动房地产业发展,而政府评价体系对房地产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评价体系比较紧张,将会带来房地产业发展失衡问题,这一现象将会降低房地产质量水平。

2019年1—4月,郑州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5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4.5%。土地成交价款55.2亿元,同比增长159.0%。截至2019年4月底,本年待开发土地面积79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 1.5%。与2019年2月底相比,待开发土地面积增加5.6万平方米。对此,建议政府利用房地产业的发展,带动郑州市经济增长,并将工作中心逐渐转移到其他产业中,为其他产业提供公平发展机会。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保证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协调,优化政府评价体系,在批地方面保持严谨的态度,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格审查,强化工程验收工作,从而有效控制房地产建设质量。[2]

2.2 完善住房市场结构,及时调控房价

从房地产业投资与开发情况来看,郑州市2019年1—4月,全市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40.0亿元,同比下降2.0%,增速较2018年同期减少16.2个百分点。2019年前四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处于低位。从工程用途看,住宅投资641.3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2018年同期下降11.7个百分点,住宅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6.3%,较2018年同期增加6.0个百分点;办公楼投资36.6亿元,同比下降30.1%,比重为4.4%,较2018年同期减少1.7个百分点;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6.7亿元,同比下降20.8%,比重为6.7%,较2018年同期减少1.6个百分点。

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房地产业发展政策中加大了对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的投入,并出台了税收调控政策,征收二套住房税,以此调整城市内住房市场结构,改善人们住房与租房问题。实际上,无论是经济适用房还是廉租房,都没有解决房地产业的发展困境,即使有税收政策出台,也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市场结构不均衡问题。城市经济发展条件下,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贫富差距明显,这是导致市场失去平衡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市场状态,建议郑州市政府从房价调控方面入手,对逐年增长的房价做出调整,根据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控制房价。房地产业发展中,中年人群和青年人群是购买房子的主要人群,只有这部分人买得起房,房地产市场才会更加繁荣。

2.3 优化并调整房地产业结构

2019年1—4月,郑州市房屋施工面积16050.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0971.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0%,占房屋施工面积的比重为68.4%,较2018年同期增加0.3个百分点。而郑州市房屋新开工面积128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1.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00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8%,占房屋新开工面积的比重为78.1%,较2018年同期增加9.2个百分点;办公楼新开工面积42.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4.8%;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91.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8%。

明确房地产业的重要作用,为了使其在郑州市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柱性作用,建议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产业结构做出科学合理的调整。结合郑州市居民与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政府需要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对社会需求展开服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与房地产业相融合,提高产业服务质量,确保郑州市房地产开发商的供房质量。与此同时,房地产业与服务行业的融合能够推动服务业发展,增长服务行业经济指标,优化产业机构的同时促进郑州市经济平衡发展。

2.4 建立多元化住房保障体系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居民对住房需求持续增长,但住房价格却难以下降。这一现象导致居民对保障性住房需求比较大,但住房保障程度却远远不足。例如郑州市,城市外来务工人口很多,非户籍人口比户籍人口还要多,且一部分居民年均收入水平不高,他们对房屋没有足够的购买能力。这些居民群体是郑州市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者,更是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建议政府做好非户籍人口的住房保障工作,面对长期住房但是缺乏支付能力的群体,政府要予以政策支持;面对短期住房但是存在困难的群体,政府可以予以帮助,通过有效的财政补贴方式合理划分扶助对象与支持对象,以居民为本,为居民住房需求进行服务。近日,国家财政部与建设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的意见》,针对住房问题提出了战略部署,完善了城市住房保障体系,通过公租房的实施提高外来务工人口的幸福感。

3 结论

总之,无论是城市地区还是农村地区,房地产行业开发与投资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更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支柱型产业。本文以郑州市经济发展为例,探究房地产业发展对郑州市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根据人们关注的住房保障问题,分析房地产业发展的联动性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优化产业结构和评价体系,实现了房地产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姣.房地产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及优化发展策略[J].中国市场,2019(12):36,40.

[2]魏星辰.房地产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10):188.

[作者简介]李其轩(1983—),男,汉族,陕西铜川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资产运营管理。

猜你喜欢

房地产业协调发展区域经济
房地产业调控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