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唾液酸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9-01-10苏艳徐守伟张炳昌栾芳

山东医药 2018年44期
关键词:唾液酸白细胞粒细胞

苏艳,徐守伟,张炳昌,栾芳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济南250021)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等,并可出现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严重时不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还会影响患儿身心健康[1]。目前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多采用血常规联合CRP检测,特异性不高,而咽试子核酸检查、病毒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检测时间长、费用高。唾液酸(SA)是一类含9个碳原子的羧基化单糖酰化衍生物的统称。人体内的SA主要为N-乙酰神经氨酸和N-羟乙酰神经氨酸,大多由葡萄糖代谢生成,通常以低聚糖、糖脂或糖蛋白形式存在于血液、唾液、尿液等体液中。SA的生物学功能分为三类:本身能被识别的受体作用、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作用、通过阻止或减弱细胞或分子对其特异性识别部位接触所导致的掩蔽作用,主要参与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中细胞与细胞的黏附过程、细胞生命周期的调控等[2,3]。以往关于SA的研究多围绕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等[4~10]辅助诊断、疾病进展监测。有研究发现,肺炎新生儿或幼儿血清SA水平明显高于非肺炎新生儿或幼儿[11]。但血清SA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尚不清楚。为此,我们进行了如下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1~6月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53例(观察组)。所有患儿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12]中关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并排除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肺栓塞、心力衰竭、肺水肿等)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其中,男193例、女160例,年龄(3.79±0.18)岁。同期选择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体检的健康儿童80例(对照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3.75±0.41)岁。两组性别、年龄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血清SA、CRP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检测 观察组入院次日、对照组体检日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岁儿童)或股静脉血(<3岁儿童)3~5 mL,1 600 g离心12 min,取上层血清,保存待测。采用酶法检测血清SA、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检测仪器为贝克曼AU583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相关试剂购自浙江东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同期采集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或股静脉血2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检测仪器为希森美康XN-2000血球仪,相关试剂为其原装配套试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Graphpad Prizm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A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效能。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SA、CRP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SA、CRP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较[M(P25,P7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A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A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74、0.32、0.55,P均<0.01),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关系(r=-0.26,P<0.01)。

2.3 血清SA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能评估 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A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3(95%CI:0.90~0.95),其cut off值为613.0 mg/L,此时其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80.74%、阳性预测值为95.28%、阴性预测值为52.45%、诊断准确率为83.14%。见图1。

图1 血清SA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的ROC曲线

3 讨论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哮喘、心肌炎、肾炎等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目前临床检测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用血液指标有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CRP等[13,14]。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计数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特异性不高,易受其他因素影响,如其他部位感染、肿瘤、组织损伤等[15]。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目前公认监测感染最好的指标,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可明显升高,但其升高要滞后于炎症活动12 h左右,而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时仅轻度升高或正常[16]。咽试子核酸检查、病毒血清学检查、病原学检查等检测时间长、费用高[17]。因此,及早明确儿童呼吸道感染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SA是一种九碳糖酸,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用于修饰细胞分子,通常位于糖结合物的末端,如糖蛋白、糖脂等。以往关于SA的研究多围绕心血管疾病、炎症性疾病等辅助诊断、疾病进展监测。有研究发现,肺炎新生儿或幼儿血清SA水平明显高于非肺炎新生儿或幼儿[11]。由此推测,血清SA水平可能有助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SA、CRP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发现,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A水平与血清CRP水平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关系,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关系;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A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93,其cut off值为613.0 mg/L,此时其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敏感性为93.75%、特异性为80.74%、阳性预测值为95.28%、阴性预测值为52.45%、诊断准确率为83.14%。说明血清SA亦可作为炎症急性时相反应指标用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辅助诊断。究其原因是SA与细菌营养、细菌细胞结构形成及细菌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等有关,细菌利用唾液酸有内源性合成和外源性分解2种途径:有些细菌通过自身代谢合成唾液酸,还有一些细菌通过唾液酸酶水解糖结合物最末端的残基获得唾液酸[18]。唾液酸及唾液酸酶有3个功能:第一,参与细菌营养供给,维持细菌生长;第二,参与细菌细胞结构的生物合成和修饰;第三,参与细菌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当机体出现细菌感染时,细菌及其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可直接损伤组织,继而对细胞造成破坏;而机体采取防御机制,白细胞吞噬细菌引起组织分解,SA释放入血,导致血清SA水平升高[19]。但SA作为炎症急性时相反应的指标是否优于CRP尚需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A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辅助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指标之一。但在不同类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A水平是否存在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唾液酸白细胞粒细胞
唾液酸对婴幼儿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白细胞
微生物来源的唾液酸转移酶研究进展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唾液酸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血清唾液酸测定对新生儿及幼儿期细菌性肺炎的临床意义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