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亲历的高三数学复习

2019-01-10王骏淇

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 2019年12期
关键词:思考题道题应用题

王骏淇

作为一个刚刚参加完2019年江苏高考的过来人,我想给同学们分享一些我的感受.

考前复习建议

高考前那段时间当然是非常紧张的,但是一开始嘴上不断抱怨每天学数学占到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时间,到后来对于大量的题目已经见怪不怪了.

高考长跑的最后一个阶段(大概是二模之后)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累,反而很多人会觉得非常轻松,因为那段时间,我们已经没什么需要复习的了,也没有什么新题型需要去钻研,更没有新知识的输入.每天的一张整卷,看起来都差不多,做就完事儿了.也就是这时,许多人会很陷入迷茫,不知道学什么,只知道刷题,对于时间的概念变得不清晰.我仍记得晚自习铃声一响起,我翻开了一本试卷集,做着做着下课铃响了,却感觉还没做什么;而周围的同学又是众生百态,有的看起了课外书,有的趴着休息.整个教室的气氛都跟一模二模那段时间不一样,十分低迷.

很多同学在这个时间段把自己的心气渐渐散掉,就像长跑的最后一个阶段,看到了终点,虽然脚步不停,但提不起那口气.这样的状态或多或少会影响高考的状态.

我的建议是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让自己保持清醒,每天都要清楚自己今天在做什么,及时从低迷情绪中走出来.对这个阶段的同学来说,高考这个目标不远,只有十几天,几天,但是不能因为期盼已久的目标触手可及,就忘记自己手中要做什么.我是考前二十天整理了老师平时编拟的1080道思考题,翻阅了我们订阅的《新高考·数学》各期上师生文章,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我的自信心.

高考做题经验

到了数学考试前,考试的地方吵吵闹闹,会有很多人讨论题目,聊知识点,大胆猜题;我的建议是不要去听,最后临进考场也最好单独复习.听了别人的言论会打乱自己的节奏,不仅是复习节奏,还有考试的节奏.比如听到某道题自己没接触过的,会心慌,然而自己冷静分析完全可以解决;又或者听到了一些自己薄弱的点,看似幸运地多复习了一遍,实际上自己的关注重点向该知识点偏移了,自己的节奏被扰乱.考前最重要的不是能在有限的时间复习到多少知识点,考前要保持心稳,让自己对待这场,有一颗平常心,并且有认真的态度.

不过说实话,进了考场,卷子发下来,就什么都不想了,只是专注于题目.考试时最关键的还是不能慌,时间一定要掌握好,时间掌握不好一定会慌,任何一道题都不要卡太长时间,不会做先跳呗.

然后这里分享一些高考做题的小经验.

1.拿到一道比较难的题,别老想着那些花里胡哨的操作,题还没读完,看到一个有点巧妙的地方就来点骚操作,并不实用,做出来是运气好,做不出来会浪费很多时间.应该先整体审题,对题目有一个大致了解后,跟自己已知的一些常规方法作对比,看看是否适用,然后再看这道题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能不能简化某些步骤的计算和推理.高考的话,感觉常规方法都能做,也有简单方法,如果要使用,尽量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另外还要考虑书写的方便程度,思想性差不多的方法,写过程可能一个很麻烦,另一个很简洁,这个动笔前要思索一下,毕竟高考时间有限.

2.高考的题目一般都不会让你用很繁琐的方法解题,除了圆锥曲线一直都比较繁,计算量大一些是常态,不过在圆锥曲线里,高考的题目算是好算的,一般常规方法都能解.如果你发现你解某道题的时候十分繁琐,一眼望不到头,就别愣头青一样地算下去,这时候建议检查一遍,是出现了计算错误,还是方法出了问题,当然也存在真没算错,出题人下手没个轻重,那就认真地算下去,相信总有能化到很简的时候.不过什么才算是出现了问题的“繁琐”,不是数字奇怪,多项式奇怪,字母多繁杂就算,这些在平常的运算中其实很正常,比较好的判断方法就是依靠经验,多做题,该类型题算到某个步骤的形式大概是如何的,应当在计算前心中就了然,比如圆锥曲线中直线与曲线联立后解出来的x和y的表达式,计算时发现跟之前算的长得都不大一样,那可以留个心眼回头检查一番.

3.穷途末路时可以采取非正常手段.举例,今年高考中的一道问两个线段长的比值的题目,据说做出来的同学一半都是量出来的,从考试的角度,完全可以,所以考试的时候尺子量角器都得带着,不过希望还是不要用上.但是这类方法只能用作最后的办法,不能拿来投机取巧,拿到题,先想着量出来猜出来肯定是不合适的.

4.还有一些小的点说说.

第一,前卷只要做到基础题和中档题不错,就可以拿到很不错的分数,当然过程分不能扣,所以考试和平时练习时这些题目的正确率要保证,而难题尽量多拿分.

第二,二卷部分除了最后一题的最后一小问,尽量拿全分.对于选做题,因为题目较简单,对于概念与公式的记忆要准确清晰,比如矩阵的旋转变换,逆矩阵的公式,还有极坐标的坐标表示方式等.

第三,圆锥曲线的题目,建议抽一段时间大量地练习,把所有的题型多做几遍,一定要每次都亲自算,之后做会轻松很多.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最好保证每天一道经典的圆锥曲线题,以保持熟练度.

第四,应用题.应用题题干很长,有的数据会很多,但还是要耐心做好每一道,不能因为想着简单或者效率不高,而在练习的时候跳过,每次做过程最好都认真写完.因为平常不愿意做应用题而考试翻车的例子是存在的.应用题的难度一个在于模型的发掘,另一个在于表达.很多时候想一想,很快就做出来了,但是,会有“不知道怎么写”的疑惑,或者写起来很费时间,而且很别扭,这就需要平时的练习和研究,争取一个类型的应用题用最简洁的方式写出来,节约时间,而且做题节奏会比较好.

教师点评 作者根据自己高三一年数学复习的亲身经历,总结做高考题、特别是难的题目的策略,在平时复习中,注意解题规范,稳住解析几何与应用题两道大题,强调把该拿的分要“粒粒归仓”.他从数学思考题求解的艰辛过程中品味到了“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也深切体会到思考题对启迪他的数学思维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思考题道题应用题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误会
思考题,不仅仅是解题而已
——例谈苏教版教材“思考题”的教学与拓展
这道题谁会做
减法变成加法算
Q博士课堂
别让“风”迷住了眼睛
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