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女性健康传播研究
——以《妇女杂志》为例

2019-01-10崔苗苗

文化与传播 2019年4期
关键词:西医妇女观念

崔苗苗

传播学领域的健康研究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传播学者罗杰斯认为,凡是人类传播中涉及健康的内容,就是健康传播。[1]具体而言,健康传播是一种将医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大众的健康知识,并通过改变民众的态度和行为,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从而有效提高国家或社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准的行为。[2]多年来,人们对健康传播的认识有了更深入的发展,在国际上学者们普遍认为,健康传播有三个要素,以媒介为渠道、传播主体是人类、传播内容涉及一切有关健康的信息。[3]健康议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健康知识传播对个人、民族和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大众传媒作为信息提供者和文化传承者,在传递医疗卫生知识和健康观念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女性是人类的永恒主题,女性肩负着哺育幼儿、照料老人等家庭责任,女性健康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此,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受众面最广的女性刊物《妇女杂志》纳入了本文的研究视野,《妇女杂志》刊载了大量针对女性、老人和小孩健康的医药卫生科普文章和医疗药品广告,以《妇女杂志》为窗口,管窥当时的女性健康状况和医疗业发展状况,可知《妇女杂志》不仅树立了杂志品牌,更在普及西方医学、推动医学观念近代化上具有重要作用。

一、民国时期西医东渐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1834年,随着国内第一家西式医院正式成立,西医东渐依此肇始。鸦片战争后,西医东渐之风愈加猛烈。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让民众逐渐接受了西医,拥有了科学的近代医学观念。[4]西医为广大女性提供了更多的疾病治疗方法,但由于当时女性对西医缺乏全面认识,西医疗法中的解剖手术等更是前所未见,这为大众传媒向民众普及西医知识、进行健康传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此外,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较为优越,为商业报刊的女性健康传播提供了客观条件。

《妇女杂志》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1915年1月创刊至1931年12月终刊,是中国近代妇女报刊史上历史最长、发行面最广的刊物。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各类女性期刊快速增长,为顺应“五四”运动所产生的社会思想潮流的变化,《妇女杂志》进行改革创新。同时西方女权观念也传入中国,在中西文化交织的背景下,《妇女杂志》集中提供了关于妇女日常的生活知识,发表了大量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如“妇女运动号”、“家庭革新号”、“新性道德号”等议题,批判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包办婚姻和贞节观念等,提倡女性的人格独立,受教育权、参政权等,对女性解放话语在中国的普及发挥了较大作用,使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改观。《妇女杂志》成为了当时人们热烈关注和讨论妇女问题的主阵地,扛起了妇女解放的一面大旗。[5]此时,与女性密切相关的健康问题如夫妻问题、性卫生,性道德问题、生理卫生问题等都被热烈探讨。“五四”时期“女性”作为“人”的价值被发现了,自此妇女解放开始成为广泛讨论的话题。女性解放问题不只是解放思想,女性身体的解放包括其身体健康,成为女性解放的一部分。

二、《妇女杂志》女性健康传播内容分析

(一)杂志倡导女性摒弃危害健康的陋习

《妇女杂志》中,众多作者发文鼓励女性摒弃危害健康的陋习,如废缠足、缠胸等。清末民初,妇女们身上还存留着来自封建社会的陋习,妇女不仅地位低下,更忽视了自身健康的保护。民国初年,经历“天足运动”和政府政策条款的命令要求后,很多女性意识到了缠足“毁其肢体,害其健康”,逐渐放弃缠足这一陋习。但是束胸又流行了起来,封建社会女性胸部以扁平为美,束胸行为兴盛,而束胸是用布带紧紧缠住女性胸部,不利于女性的健康,甚至会生胸、肺等部位的疾病,很多年轻女性为追求畸形的美学,偏好束胸。唐华甫在《束胸的患害》一文中为当时的妇女同仁科普了束胸的危害:“女子缠足,是极不卫生的事情。主动力多在父母,现在有一般女子觉悟了,竟然打破了缠足的苦海,然而又跳入束胸的火坑里去了。束胸的患害,不亚于缠足,其过常委之于何人,请她们自想,当可翻然悟,其有害身体的发育,比缠足还大。”第23卷第8期《再论束胸习惯与性知识》一文中讲到“如要祛除这束胸的恶习惯,单说束胸于身体怎样有害是无益的,根本的方法须灌输性知识,人们如果对于性的观念得正确了解之后,这种习惯自然而然的去掉了。”《妇女杂志》中的这些文章意在说明,束胸和缠足一样,不仅会伤害女性身体健康,甚至造成弱国灭种的危险,呼吁女性同胞突破封建思想的枷锁、保护自然发育,珍视个人身体健康,培养健康的美学观念。

(二)对女性生理卫生知识和妊娠知识的传播

《妇女杂志》中对女性的生理卫生、孕期知识的讲解占据了绝大多数内容。女性生理卫生知识作为女性必备的知识,让处于青春期的少女学会如何了解自身的生理状况,科学地把握个人健康,并接纳身体出现的新变化;而妊娠和哺乳也是几乎每一位女性必不可缺的人生经历,孕期知识的讲解不仅能帮助妇女增强自身健康,也能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因此,《妇女杂志》对女性生理卫生知识和妊娠知识的讲解对民国时期的妇女而言助益良多。如在第24卷5期《月经之生理的解释》一文中提及“虽然人人都晓得这月经的想象,是女子到了成年期所必有的事,却万万谈不到这月经的生理的原因,女子最初的月经来潮,平均大概十三岁至十六岁之间”向青春期的少女传递了解自身生理状态变化的知识。在第31卷3期《娩产的生理和处置法》一文中写道“近据美国长岛医学校实习医院之调查,已确实证明母乳哺育之婴儿所得结果常较代乳哺育者为优异。”第23卷2期《孕妇须知》一文中谈及“妇女之抚育子女为生平惟一之重大责任,固为人所共识,然为母者国能自卫其生以达于康强之域,则其所生之子女,其体格,其脑力,安有不健全之理。”这些关于女性生理卫生知识和妊娠知识的传播,使广大妇女掌握了保持自身和幼儿的身体健康的基本要求,于己于子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贤妻良母:家庭领域中的健康传播

近代的女性往往是从事家庭工作的,因此《妇女杂志》在医疗知识的传播上不仅限于传播女性健康知识,更多的是在传递照顾婴孩和老人的健康知识。如15卷3期《家庭医病法》“被褥等宜常曝以日光,有湿气者不可用,瘟疫流行时,夜间宜穿寝衣而眠,窗户宜应关闭不可受凉。”第2卷5期的《简易疗病法》介绍了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沙眼等原因及其疗法。在2卷5期的《家庭卫生》中,讲述了采光的必要、采光的方法等。第2卷9期《育婴要法》认为请有名的医生和高等的看护妇注重卫生往往能减少婴儿夭折的情况,《儿童疾病治疗法》中介绍了小儿易患的荨麻疹、脓疱疹、湿疹、突发水疱疹等症的具体疗法。第6卷6期《断乳后婴儿的保育法》一文介绍了断乳后乳儿应该如何抚育的问题。上述例子均表明,《妇女杂志》的作者及编者将《妇女杂志》作为一个传递健康信息的大众媒体平台,力图向广大女性普及保持家庭清洁卫生、照顾老人和儿童的健康知识,使之成为具有科学医疗卫生知识的新贤妻良母。而16卷7期《室内清洁法》一文介绍了家庭中许多常见微生物带有非常多的细菌,比如苍蝇、白蚁、蟑螂等,这些害虫有剧毒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提醒当时的国民注意装窗纱、点蚊香等,则彰显了民国时期人们生活方式正向现代化演进。

(四)杂志医药广告的女性健康传播

医药广告实际上是对健康信息的宣传,保健品、医药的广告会影响人们对健康的认知,并改善人们对健康不利的行为习惯,以广告宣传的形式促进国民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是医药广告社会功能的具体体现。[6]第3卷4期的威廉士红色补丸广告,将广告文本与漫画相结合,展现了一位服用红色补丸后身体由柔弱转变为强健的女性形象,突出了红色补丸强筋壮骨、治疗血气等功效。可知,与传统社会提倡柔弱的女性形象相悖,民国时期开始呼吁女性变得更健康甚至壮硕,表明当时女性身体健康的意义重大。第6期6卷乌鸡白凤丸广告漫画里一位端庄柔美的传统女性手持“妇科圣药”的牌子来推荐乌鸡白凤丸,强调该产品为女性佳品,专门治疗女性月经不调,服用后可多生贵子等。第9卷10期“丝带牌牙膏”广告漫画里一位烫着卷发的美女微笑着露出一排整齐且洁白的牙齿,手拿牙膏向读者推荐,该产品将使女性的牙齿永远清洁、亮白。这一广告不仅向当时的女性传达了时尚和美丽的理念,更提倡女性保持口腔卫生,远离牙病。第10卷8期“平海式胎产神水”广告漫画里展现了西式婚礼的景象,男士着西服打领带、女士穿着洁白的婚纱牵手走向婚礼殿堂,旁边是“平海式胎产神水”产品,其广告文本强调出阁前的女性务必要服用平海式胎产神水,以此来补养身体、美容养颜,令女性在生儿育女的过程中仍能保持自信健康。以上分析表明,杂志中的广告对当时女性健康起到了较大的助推作用。

三、《妇女杂志》女性健康传播对民国女性健康观念的推动

(一)《妇女杂志》对西医传播的推动和西药的普及作用

《妇女杂志》中健康卫生内容的传播,对西医和西药知识的普及影响重大。杂志以公众最易接受的方式对大众进行健康教育,大众传媒受众接触面积大,覆盖范围广,西医知识在大众层面得以广泛传播。此外,读者可以通过“家庭医事问答”板块,向杂志咨询个人或亲友在健康上的问题,并通过杂志平台得到医师的专业技术指导,体现了该杂志的公益性。《妇女杂志》通过广告、刊载药品推荐等形式向大众普及西药,体现了其对西医传播和西药普及上的重要作用。

(二)提倡女性健康卫生新风气

根据创刊初期《妇女杂志》的发刊词可知,其宗旨是提倡女德,培养具有科学知识的新贤妻良母。以科学视角帮助妇女构建新的自我认同,并教育妇女为人女、为人妻和为人母的责任与义务。妇女杂志刊载的女性健康知识的文章,推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促成了社会的健康风气,培养了民国时期妇女的现代化追求,拥有更健康的卫生观念和医疗常识。《妇女杂志》作为民国时期发行量最大的女性期刊,很好地利用了其宣传平台的功能,一方面引导妇女进行身体管理,如女子体操等,另一方面将个人卫生与家庭相结合,推动了家庭健康卫生风气的现代化进程。

(三)推动注重女性身体的“健康美”观念形式

“五四”时期,逐步发展出女性身体是国家之基础,女性身体虚弱会最终导致国家虚弱的思想,于是出现了大量女子体育团体和社会组织,增强女性的体育项目,呼吁广大女性以朴素、不装饰、健康且体格发达的女子形象为目标。[7]以往柔弱的女性之美形象渐渐式微,通过体育运动使女子获得健康美这一观念逐渐获得了民众的一致认同。当时知识分子也发文提倡女性的健康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全民健康的基石。为改革新妇女的身体以改革社会的想法受到更多支持和重视。如《妇女杂志》中《女子发育时代之运动》一文提到“女子与发育时代当施以适当之运动及相宜之游戏,使其身体发达而造于健全之境,且与其智识道德亦大有关系。”此外,《妇女杂志》中刊载的《妇女体育刍议》《女子室内体操》《美容的运动法》《体操和家庭卫生》等文章无一不提倡妇女注重身体的“健康美”。

四、《妇女杂志》对当今女性健康传播的启示

(一)女性性教育的重要性,不应当被忽视

女性的健康当然也包括女性的性教育。青年男子因性的过失所生的悲剧,仅仅是肉体上的,而女性不光是肉体,甚至在精神、心理方面也深受创伤,酿成道德、社会方面的恶果。男子因无知而堕于不正常的性关系以感染疾病,不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而对于少女则没那么简单。《妇女杂志》自五四后期开始出现大量“节育”、“卫生学”、“避孕”和“性病”等新名词,其刊登的邵飘萍《避孕问题之研究》、《现代人性欲滥用的原因及其防止法》、《世俗的处女判断法之谬误》、《谬误的性观念》和《女子之性的知识》等文章体现了当时人们开始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公开讨论性问题。第22卷12期《贞操观念的改造》一文“贞操观只是从男子所有欲而起的要求,是被动的,是强人遵守的,要知道古代的贞操观念并不是一种公正的道德”中关于贞节观念的表述,彰显当时女性解放思潮开始展露。由于女性健康传播与性问题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对性知识的传播和性道德的讨论凸显了《妇女杂志》在妇女解放史上的重要地位,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从关爱女性身体开始。

当下,在国内影响力大的媒体上公开讨论性知识亦被认为是不雅的,很多初中生甚至高中生不知性为何物,足以证明国内性教育的缺失、青少年性知识的匮乏是非常严重的。有新闻报道“一个爱踢球的19岁阳光少年,因手淫产生强烈负罪感,患上抑郁症,每天只想自杀”,更有“电视上不见安全套广告,人流宣传片却铺天盖地。于是13岁女孩怀孕后便认为流产只需3分钟,没有痛苦”的新闻报道,这些新闻看似匪夷所思实则揭示了学校、家庭和媒体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引导失职,而《妇女杂志》能在一百年前就向广大女性普及性教育、传播性知识,是当代媒体和社会机构学习的榜样。

(二)构筑平台分享健康信息,将健康观念从女性传播扩散至全民

20世纪,报刊业开始繁荣发展起来。《妇女杂志》所创的“家庭卫生专栏”为民国时期的人们构筑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将女性及其家庭成员在医药卫生领域的诉求通过来信的方式反映给《妇女杂志》,充分发挥了媒体作为公共话语平台的作用,促进女性乃至其家庭成员提高其健康意识,积极参与健康话题讨论,提升了国民的整体健康素质。

女性的生活与健康、卫生息息相关。20世纪初期的封建专制思想和生活陋习对女性生理和心理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妇女杂志》充分发挥其媒体的传播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意识,以普通女性为基本视角,放低媒体姿态,切实关心普通女性的处境,关怀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提倡妇女解放运动,同时为女性的家庭成员提供健康信息,将健康观念由广大妇女传播至全体国民,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

猜你喜欢

西医妇女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坚持系统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两手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当代妇女的工作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