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红木余料的现代设计

2019-01-09张瀚心李晶

艺术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张瀚心 李晶

摘 要:我国传统红木家具加工产生的碎料及下脚料数量多、体积较小、形状各异,大部分不会进行二次利用。红木余料相比较普通木材余料而言,前者的价值要远高于后者的价值,如果结合现代设计加以合理設计利用,使其作为载体,将传统红木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发挥其剩余价值,毫无疑问会推动红木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如此一来,不仅企业可以节约成本同时提高利润,而且有利于绿色环保和红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以通过设计将红木余料变废为宝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红木余料 设计利用 传统文化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层次的提高,木材需求量日益剧烈,供需矛盾逐渐突出。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喜爱高端木材产品,红木制品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载体,其价格也水涨船高。红木是稀缺珍贵的木材资源,树材生长周期长,出材率较低。并且我国红木原料基本倚靠进口,近些年受政策限制进出口难度加大。在企业工业化生产中,木材的出材率较低,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红木余料,其仍具备质量品质、收藏价值等方面的潜力。但是现实工业生产过程中,这些余料大多数没有被合理运用,导致批量红木余料资源的浪费。目前,将红木余料制作成工艺品是主要利用方向,但是木工艺品市场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尚未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传承文化的需要。因此从以上方面来看,红木余料在设计领域还具有充分的潜力与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红木是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不可或缺的载体。广义的“红木”是泛指多类生长于不同产地而且种属各异但被统称为“红木”的硬木木材,及以其木制品为载体的中国传统红木文化与艺术{1}。红木是种多年生的树材,随着人们对红木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许多红木资源逐渐枯竭,已难以满足不断扩大的红木市场的需求{2}。目前我国红木资源稀缺,绝大多数用材倚靠进口,并且价格昂贵,然而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会产生许多余料,也就是下脚料,许多家具企业对其进行焚烧或是低价出售,不环保的同时还降低了红木余料的价值,是对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如果红木余料能得到再利用,进一步创新设计,在强调低碳经济、倡导绿色环保的前提下,使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与利益。也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红木文化与艺术的魅力。

二、 红木余料的利用情况及分析

1.廉价出售

通常企业会优先考虑将余料批量出售。工艺品厂将品质上乘、形状相对规整的余料进行回收,用来制作摆件、文玩等木工艺品。相对较小的碎料和木屑会卖给木屑加工厂进行利用。虽然以此方法将红木余料转卖可以缓解工厂持续生产造成的废料堆积问题,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或是从另一角度而言,通常运用较低廉的价格就可回收红木余料,被回收后可直接转化为企业的资金收人{3}。这种方法似乎是双赢的。但实际上还存在着弊端:

(1)消耗生产之外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企业的生产成本在无形中增加。

(2)红木余料被低价回收,变相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成本。

(3)出售给木屑厂的碎料和木屑一般不会再加工,而是采取燃烧的方式处理,这降低了珍贵木材的使用价值(例如一些红木甚至可以入药),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4}。

2.焚烧处理

一些红木家具企业对于细小的余料、碎屑等直接采取焚烧处理。虽然余料可以迅速处理掉,但会污染环境,很可能会引起火灾。

3.家具修补

在家具产品生产过程中或是家具产品返厂售后时,对于具有缺陷、损耗但仍具有较高价值的家具进行修补,将挑选颜色纹理相似、品种相同的余料对有破损的红木家具进行修补。

4.再利用

现如今,红木余料产品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新局面。许多红木企业开始重视余料资源的利用,其原因在于红木余料产品所拥有的材料资源利用、经济效益、文化价值和审美品位潜力。对企业来讲,通过将批量化生产中产生的余料进行设计再利用的方式,提高木材的利用率,充分地利用红木资源,不但能节省资源成本,而且还能为企业带来附加价值,可谓是大有裨益。实际上,许多红木企业也开始探索红木余料再利用的方向,并利用其研究开发新的产品。然而,一部分的余料进行再设计后实用价值并不高,只能提供简单的装饰功能。用于装饰的产品具有一种共性,属于市场中消费较少的种类,是只有在人们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后才会产生的消费内容{5}。而现有的一些产品还不够完善,所以设计再利用还需进一步的探讨。在红木企业机械化批量生产家具的过程中,每个相同部件加工所产生的余料的规格、颜色都很相近,例如,抱肩榫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多个尺寸近似三角形状的块状余料,其尺寸、成色都很相似,加以合理的设计利用,有机率实现红木余料产品的批量生产。

三、 红木余料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1.产品材料的设计

(1)产品材质多样化

各色各样的材质相结合是现代设计的流行趋势,特别是一些新型材料应用到产品中,可以使原本的设计更加出彩{6}。在现代设计中,因红木的木材纹理,气味以及其文化价值,越来越多的红木余料应用于文创产品的创作当中,这能使文创产品的艺术内涵更加丰富。红木材质自身会散发出古典韵味,而表达返璞归真的怀旧复古情怀在现代设计当中倍受推崇,所以红木材质恰好与这种追求紧紧相扣,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使红木余料与现代化的文创产品相结合,既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红木文化,也可以使红木的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7}。与普通的塑料音响相比,红木音响(如图1)的设计是利用木头对音箱有着天然共鸣的特性,对声音的反射要比塑料强很多,将音乐得到淳朴释放,保留了声音的真实灵性。当木材的密度越大时,发出声音时的振动会越小。红木属于木材中密度较高的品类,利用特性做出的设计,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同时也迎合了现代人想要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愿望,并且蕴含着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深远意义。再者,红木制品也是能彰显品位与地位的产品之一。例如红木烟灰缸(如图2),与普通单一材料玻璃、陶瓷等相比较,红木烟灰缸具有更好的抗损坏性,文化内涵会更丰富。

(2)产品文化性选材

一般来讲,可再次利用的红木余料的尺寸都相对较小,可以考虑生产体量较小的红木小件产品,如挂件、摆设、托架等。这些产品不仅可以充分合理利用红木余料资源,而且有望提高企业在市场上中的占有率和知名度,成为企业在市场上推广的新契机{8}。在现代市场上,虽然有合成材料取代了一些木制品,但木材仍能在各类设计领域发光发热。在文具设计领域中,采用红木余料为原料制作出的文具(如图3)顺承了红木自身的文化价值特性,通过这个方面来说,产品不仅具有了实用功能,而且附加了文化价值,所以作为有寓意的礼品相互赠送也很合适{9}。再者,与其用大材、整材裁切制造文具产品相对比,不如挑选出尺寸大小合适的红木余料,利用这些余料制作小件产品更为环保合适。

2.产品生活化设计

(1)手饰小件设计

现如今,市面上的大多首饰都是以珠宝玉器等贵重材料为主体,而在古时,木材是饰品中常运用到的材料,女子穿戴的饰品、男子佩戴的珠串还有做工精良的红木小件,多是用上乘品质的木材制成的{10}。而且发簪、耳环、戒指、手镯、珠串等小型饰品所需的木材都是小料,红木余料正是一个不二的选择。在现代设计中,不妨将红木材料作为设计元素考虑其中。当然,红木余料在首饰制作上可以应用的范围还很宽泛,吊坠、挂坠、手表(如图4)等等都是可以运用的形式。

(2)家居产品设计

规则的形状的产品是很适应工业化生产的,例如红木干果盒(图5),可拆分单元式的多边形结构,零件很多但是有序,零件尺寸也较小,可以使用余料来加工,可以节约红木资源。该产品既美观又有收纳功能,中间盛放干果的小格子也可以靈活的取出,使用起来也更加的方便。

3.产品创意性设计

(1)趣味化设计

例如挪威设计师设计了这些名为Re-turned的木头小鸟玩具(如图6)。顾名思义,显然这些小鸟都是用边角料制作而成。小鸟造型生动可爱,将边角料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边角料创造更有价值的产品{11}。设计师在木材的材质基础上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利用余料纹理、颜色、大小的不同设计小鸟的外观,使每只小鸟都具备独特的个性,不乏趣味。

(2)现代化设计

该产品(如图7)材料为里黄檀边角料,以立式相框的形式为展示方式进行设计,造型简约但不失新颖,具有很强的使用功能。使得手机在充电的同时,可以以美好的姿态呈现出来。当然,该设计还处于初步阶段,应进行进一步研发,比如与多种材质与工艺手法相结合进行创意品开发设计{12}。“少即是多”,简单的功能美学将红木大气沉稳的一面表达出来。将红木余料与电子产品相结合,给人浓厚的现代感。

结语

由于古典文化的复苏热潮,在设计相关产品时不能只从外观去思考,要使下一辈越来越多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爱上了红木文化。所以,在结合当代设计时,更要注重与时俱进,将审美年轻化。在实用性方面,不仅仅是装饰作用,还要有具体的实用作用,为人所用,才能发展长久。再加以文化内涵,例如典故寓意和神话传说等,加之趣味性的设计方式。因原材料本为余料,原则上要尽量充分利用。如果将这些相结合,将会制造出一个充满文化底蕴的现代产品。也为生产者、投资商和收藏者带来一定的升值空间。

将红木家具制作产生的余料的再利用,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更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合理的将红木余料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将审美年轻化,与时俱进。既要考虑到产品的趣味性,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又要让人们通过产品汲取红木文化,丰富知识底蕴,融入交互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让人们从深层次探寻红木的美。

注释:

{1}杨金荣.红木文化略谈[J].中华手工,2018(2):102-103.

{2}张恒旺,刘亚萍.探讨红木家具余料的再设计利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6(8):46.

{3}轩颖,周橙旻,付小曼,俞雪怡,张雪颖.运用红木余料开发文创产品的探讨[J].家具,2015,36(6):99-103.

{4}申明倩.红木周边产品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5,2(10):94-96.

{5}萧小.红木余料变废为宝[J].中国林业产业,2015(7):72.

{6}沈泓. 红木余料的再利用设计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

{7}张楠.木制品创新设计研究——以废弃木材的再利用为例[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1):37-40.

{8}宋双丽,钟世禄.红木余料的再设计[J].设计,2015(5):103-104.

{9}张放.红木家具生产余料衍生品外包装设计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4):67.

{10}施燚,李若辉,郁舒兰.红木余料在现代设计中的再利用[J].大众文艺,2013(15):75-76.

{11}陈倩玲,李敏芝,吴智慧.红木家具企业余料的利用现状及其分类的标准化[J].家具,2013,34(3):12-17+25.

{12}周橙旻,吴智慧,吕九芳.木作产品设计创意探讨[J].包装工程,2011,32(20):34-37.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
蹒跚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百鸟朝凤》
运用传统文化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
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提升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论弘扬行为德学的重要性与实现途径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