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16INK4A和KISS-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01-09周婵萍周伶俐李向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12期
关键词:鳞癌癌细胞宫颈

周婵萍,张 普,周伶俐,李向阳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病理科,浙江 温州 325000)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宫颈癌的发病率可达(273~478)/10万人[1]。临床上宫颈癌的发生,能够导致患者无瘤生存时间的下降,增加了患者的3年内的病死风险[2]。在探讨宫颈癌的发病机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不同生物蛋白水平的波动,能够通过影响癌细胞周期的调控或者癌细胞的基因突变,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抑癌基因P16(P16INK4A)的表达,能够通过提高G1/S期的细胞比例,进而促进宫颈柱状上皮细胞的增生和异常分化过程[3];转移抑制基因(KISS-1)能够通过影响到癌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癌细胞的黏附和浸润的风险,进而影响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情的进展[4]。部分研究者探讨了P16INK4A或者KISS-1的表达与甲状腺癌或者直肠癌的关系,认为相关肿瘤指标的异常表达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生存预后的恶化,并导致患者癌细胞转移和复发风险的上升[4-6],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研究探讨不足。为了揭示P16INK4A、KISS-1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关系,从而为临床上宫颈癌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参考,本次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保存的宫颈鳞癌组织102例,探讨P16INK4A、KISS-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保存的宫颈鳞癌组织102例,患者年龄34~57岁,平均年龄45.20岁;同时选取正常宫颈组织60例作为对照,年龄31~59岁,平均年龄44.80岁。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②宫颈癌术前未行放化疗等治疗;③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其他恶性肿瘤者;②临床资料欠缺者。

1.2实验方法

病理标本采用石蜡进行连续性切片,脱蜡脱水后采用H2O2室温下孵育10min,磷酸盐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3~5min,8%的蛋白粉封闭液(商品名:BSA,购自南京博奥生物科技公司)封闭2h,倒去封闭液后加入一抗[兔来源,浓度为1:(1 000~1 500)],4℃冰箱过夜,磷酸盐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3~5min,加入二抗[鼠来源,1:(400~500)],室温孵育20~30min,磷酸盐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3~5min,加入辣根酶或碱性磷酸酶的标记物,室温孵育10min,磷酸盐缓冲液冲洗3次,每次3~5min,滴加显色剂(DAB,购自南京博奥生物科技公司),复染,脱水,封片。

1.3结果判断

P16INK4A定位于细胞核或胞质,KISS-1定位于细胞质,染色阳性呈棕黄色颗粒。随机选取10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对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比例进行评分。染色强度:无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比例:<10%为1分,10%~50%为2分,>50%为3分。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比例得分之和≥3分为阳性表达。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P16INK4A与KISS-1表达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各组织P16INK4A、KISS-1阳性表达率比较

宫颈鳞癌组织P16INK4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KISS-1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图1。

表1各组织P16INK4A、KISS-1阳性表达率比较[n(%)]

Table 1 Comparison of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s of P16INK4Aand KISS-1 between different tissues[n(%)]

组织例数(n)P16INK4A阳性表达KISS-1阳性表达正常宫颈组织60051(85.00)宫颈鳞癌10293(91.18)27(26.47)χ2128.44058.079P0.0000.000

A B C

注:A为正常宫颈组织KISS-1表达;B为宫颈鳞癌组织KISS-1表达;C为宫颈磷癌组织P16INK4A表达。

图1部分组织免疫组化图(×200)

Fig. 1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200)

2.2 P16INK4A及KISS-1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关系

分化程度为中低分化的患者P16INK4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分化者(P<0.05);TNM分期Ⅰ期、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KISS-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NM分期Ⅱ期、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P<0.05),见表2。

表2 P16INK4A、KISS-1表达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关系[n(%)]

2.3相关性分析

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16INK4A与KISS-1表达呈负相关(rs=-0.518,P<0.05),见表3。

表3 P16INK4A与KISS-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Table 3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P16INK4Aand KISS-1

P16INK4A表达 KISS-1表达 阳性阴性rsP阳性1875-0.5180.002阴性90

3讨论

3.1 P16INK4A、KISS-1在宫颈癌患者中的相关背景研究

多次妊娠史或者宫腔操作史均能够促进宫颈癌的发生,特别是在合并有HPV16、HPV18感染的患者中,宫颈癌的发生风险更高,远期的临床转归恶化更为明显[7-10]。P16INK4A是蛋白激酶家族成员,主要表达在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或者部分正常的上皮细胞中,在恶性肿瘤或者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P16INK4A的表达浓度可显著上升。P16INK4A能够通过对糖蛋白末端的磷酸化修饰作用,导致癌细胞内的G1/S期比例的异常,提高癌细胞快速跨越G0期的能力,促进癌细胞的持续性DNA分裂。P16INK4A的上升能够导致癌细胞黏附和转移能力的上升,增加了肿瘤细胞的扩散风险[11];KISS-1是转移调控因子,其能够抑制癌细胞的伪足形成,降低上皮-间质转换的能力,降低癌细胞浸润和突破基底膜组织的能力。有研究认为,KISS-1的表达还能够降低癌细胞金属基质成分分解的速度,降低癌细胞的扩散风险[12-13]。

3.2 P16INK4A、KISS-1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本次研究通过免疫组化研究了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发现在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上升,而KISS-1蛋白表达阳性率则明显下降,提示了相关蛋白的异常表达均能够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笔者认为这主要由于P16INK4A或者KISS-1的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关:①P16INK4A的表达上升,能够导致宫颈柱状上皮细胞转录激活程度的上升,提高了宫颈柱状上皮细胞的核异常裂变的风险;②KISS-1表达浓度的下降,导致癌细胞转移风险的显著上升,增加了癌细胞对于临近的宫旁组织的浸润过程[14]。徐雯等[15]研究也发现,在宫颈癌患者病灶组织中,P16INK4A的表达阳性率可平均上升25%以上,特别是在合并有明显的宫旁组织浸润或者远处转移的患者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上升更为明显。免疫组化染色分析研究可见,P16INK4A或者KISS-1蛋白主要表达于癌细胞异型性较为明显的区域,提示了二者的表达可能还影响到癌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在探讨P16INK4A或者KISS-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过程中,可以发现在癌细胞分化程度较差的患者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可显著上升,而在临床分期较晚或者发生了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KISS-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则显著下降,提示了P16INK4A或者KISS-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这主要是由于P16INK4A或者KISS-1的表达异常,能够通过影响癌细胞的黏附浸润过程,导致癌细胞分化成熟能力和淋巴结黏附能力的改变,进而促进宫颈癌患者病情进展。相关关系分析显示,P16INK4A与KISS-1蛋白具有负性相关关系,推测其可能的内在机制主要由于P16INK4A与KISS-1能够通过影响癌细胞内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促进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增殖速度的加快,增加了癌细胞的浸润和侵袭的风险。

3.3小结

综上所述,宫颈癌患者P16INK4A蛋白的表达明显上升,而KISS-1的表达明显下降,P16INK4A或者KISS-1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同时二者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内在相关关系。

猜你喜欢

鳞癌癌细胞宫颈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
癌细胞最怕Love
Aurora-A在食管鳞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特点和研究意义
整合素αvβ6和JunB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