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孕产妇健康教育管理

2019-01-07姚海宏曹黎静高新跃吴瑞莲陈祎雯严建军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8年11期
关键词:孕产孕产妇孕妇

姚海宏,曹黎静,高新跃,吴瑞莲,陈祎雯,严建军

(1.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非直属)妇产科,上海 200135;2.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非直属)宣传部,上海 200135;3.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非直属)麻醉科,上海 200135;4.海军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非直属)党政办,上海 200135)

2015年联合国推出《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全球战略(2016—2030)》,确定孕产妇死亡率的具体目标是全球孕产妇每10万例活产的死亡率降至70人以下,发展中国家远远高于这个数字[1]。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是国际公认的基础健康指标,也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重要综合性指标[1]。随着二孩政策到来,高龄孕产妇数量逐渐增加,伴随着妊娠风险和妊娠合并症的概率也大幅增加,对围产期管理提出严峻的考验[2]。孕产期健康教育,是公认的保障孕产妇健康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网络新媒体的普及,应该探索出一种更为方便快捷、互动性强、传播面广的孕产期健康教育新模式,为新媒体健康教育方式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3]。本院2017年10月成立孕产妇健康教育管理平台(命名为“生产合作社”),以网络直播、微信直连、公众号科普等新媒体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1 孕产期健康教育管理现状

1.1健康教育培训者能力不全开展孕产期健康教育的培训者,基本上都是由各家医院的产科医师或产科护士担任,其专业性较强,但对于跨学科问题,如心理学教育、营养保健、康复锻炼、新生儿保健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不能提供完整的健康教育管理。同时授课者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只能依靠传统的教育方式或者照本宣科地进行授课,指导水平有限。

1.2健康教育课程简单覆盖面窄培训内容,大多是由产科医师自定的,侧重于妊娠、分娩过程的注意事项,较少涉及其他各个系统的生理变化,容易造成知识面覆盖不全。宣教的内容又以书本理论知识为主,相对简单、枯燥,没有深入探索孕产妇到底需要哪些信息,同时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课程无法全部涵盖,孕产妇及家属接受到的知识参差不齐,不能完全满足孕产妇的健康教育需求。

1.3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参与度低孕妇学校课程基本安排在工作日进行,以面授课程为主。受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影响,孕产妇与专家交流时间和内容有限,处于一个被动接受过程,缺少主观互动性。现代职场压力大,很多孕妈和准爸爸都在上班,每次上课都要请假,造成工作和生活极大不便,实际上夫妻双方一起参加培训的更是凤毛麟角。

1.4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无法实施尚无专门的部门对健康教育的成效实施评价,健康教育课程结束后,无后续跟踪反馈,无法评价孕产妇是否得到有效健康教育。

2 “生产合作社”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创建“生产合作社”平台以来,孕产妇获得健康教育知识情况。每个月份随机选择50名孕产妇,调查健康教育知晓度掌握率和健康教育满意度。纳入标准:所有孕产妇均在孕4月及以上,在本院正规产前检查,经过孕妇学校进行完整产前健康宣教,并在2017年10月加入“生产合作社”网络平台,学习各种孕产妇健康教育知识。孕妇加入“生产合作社”平台时妊娠月份不等,最小为孕4月、最大为孕9月,每人在孕产期获得新媒体科普次数不等,按月统计产妇对健康教育知晓度掌握率,包括受孕、孕期怀孕过程、分娩方式选择、产后并发症(产后出血、感染、便秘、乳房胀痛等)的处理、母乳喂养知识、产后康复治疗等50道题目,满分100分。知晓度掌握率为正确率≥80%,<80%为未掌握。统计孕产妇及家属对孕期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从宣教方式、宣教人员、宣教内容次数、宣教地点、是否有帮助等五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分为很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很好表示:五方面都好。较好为:其中一项有待改进。一般为:其中两项有待改进。差:其中三项以上有待改进。统计满意度:小于等于一项待改进为满意;超过一项有待改进的为不满意。所有调查问卷时间为住院分娩3天内。

2.2方法

① 网络直播视频。每月一期。通过前期各种调研工作,选定从备孕开始到产后哺乳期不同阶段的需求,设计八个主题方案,由包括产科医师、儿科医师、麻醉医师、临床药师、营养师、助产士、医务社工等各领域有授课经验和专长的专家组成生产合作社讲师团,针对孕产妇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探讨,通过网络直播和网友现场互动。

② 新媒体传播科普知识。每月一期。建立生产合作社微信公众号,采用图文并茂、简洁易懂的文字推出孕产期各类科普文章,内容以孕产期健康生活方式、健康信念与行为为主。

③ 微信平台在线答疑。每周固定时间。通过生产合作社微信直连群,每周由孕产期健康教育资深专家就孕产期问题在群里进行实时答疑和相关知识普及。

⑤ 俱乐部专题活动。专项活动。针对孕产期高风险的疾患,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双方面对面进行健康教育讨论,确保孕期平稳度过。

3 结 果

3.1阅读点击量上升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孕产妇在“生产合作社”平台视频直播点击量和微信内容阅读量随时间持续上升(表1)。

表1 2017年10月—2018年3月孕产妇在“生产合作社”平台视频网络直播点击量和微信公众平台阅读量统计

注:随着时间进展“生产合作社”视频直播点击量、微信群公众平台阅读量持续上升。

3.2知晓度上升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孕产妇对“生产合作社”平台健康教育知晓度掌握率随时间持续上升(表2)。

表2 2017年10月—2018年3月,孕产妇对“生产合作社”和“孕妇学校”健康教育知晓度掌握率比较(n=50,单位:%)

注:与孕妇学校比较,*P<0.05。

3.3满意度上升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孕产妇对“生产合作社”平台健康教育满意度随时间持续上升(表3)。

表3 2017年10月—2018年3月,孕产妇对“生产合作社”和“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满意度比较(n=50,单位:%)

注:与孕妇学校比较,*P<0.05。

4 讨 论

伴随着当代医学发展,孕产妇的健康教育管理逐步从基础的妊娠、分娩过程发展到妊娠前、产后康复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医疗服务。面对孕产妇对围产期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增长,传统的以在院孕妇学校专题讲座为主的孕产妇健康教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孕产妇的需要。孕产妇从被动获取健康教育知识,到更多地主动参与整个孕期,主动获得更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孕前、孕期、哺乳期的健康干预和营养指导,这对于孕产期健康教育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据统计,2016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规模超过6亿,网络、微信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它们在编辑信息方面具有非常独特的优势, 且具有移动性和可随身携带的特点, 能够达到最快捷、最及时传递信息的目的[4]。为了探讨使孕产妇健康教育形成一个立体的多元化的传播体系,充分发挥新媒体方便快捷、信息传输量大、智能回复等优势,同时建立更符合当代孕产妇及家属需求的健康教育新模式。新媒体对孕产妇健康教育管理有优势。

4.1线上线下优势互补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关于妊娠分娩方面的健康科普知识已远远不够。孕产妇希望获得更多的围产期健康教育知识,如孕前准备(包括身体和心理)、孕中期营养的搭配、产后身体的康复锻炼、新生儿的发育等。同时,孕产妇心理情绪等精神障碍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与网络媒体合作,在网站上中嵌入视频直播服务模块,有效补充面授课程次数的不足。网络直播课程通过前期的调研、实时的反馈,能够及时有效地收集孕产妇的需求信息,实时推送,并同步改进课程,个性化干预,多方位覆盖,内容也可以更丰富、更全面,实现互补发挥优势。

4.2专业队伍展示风采讲师团成员,从产科医务工作者拓展到心理学、儿科、营养科、药学等其他医学专业领域,人员梯队更完善、知识系统更全面。因为有团队的运营,授课者也可以得到更系统的授课培训,如授课能力、沟通技巧、孕产期服务相关的心理问题、法律法规、信息保密知识等。团队成员可以集体备课、学习探讨,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分享,做到持续改进、提高整体授课水准[5]。拓展孕产妇院外教育渠道,扩大受教育人群,这是因为视频网络直播、微信平台推送科普健康教育知识,打破传统阅读的局限,开始有了全新的体验,每一个孕产妇或其家庭成员都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阅读、分享。这些知识通过网络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程度更深,改变传统的单向传播模式,二次传播更加便利。同时孕产妇及家属在院外如家里或其他场所就能进行课程学习,孕期不需要特意请假到指定地点参加学习,促进家庭成员的共同参与,让人人获得教育的机会。

4.3形式多样收效显著根据数据对比显示,新媒体科普健康教育与传统健康宣教比较效果十分明显,孕产妇及家属对健康知识掌握率高。在视频网络平台,孕妈妈和准爸爸现场感受授课者的解说、演示,运用镜头语言表现,采用模块化小主题与宣传知识传播形式结合,在表达上进行可视化通俗化,迎合视觉习惯,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艺术性。主播与孕产妇的线上互动交流,置身于实时课程场景中,轻松愉快,知识点更容易记住。对提高孕产妇及其丈夫的保健意识, 降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妊娠晚期贫血率, 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6]。对于孕产妇来说,网络课程的开发,能够让孕产妇随时随地上课,方便偏远地区或者无法来上课的孕产妇在线学习。线下课程的公布,则能够让孕妇及早知道课程内容,及时预约课程,方便孕产妇参与在线测试和问卷调查,便于管理人员收集学习效果和满意度[7]。

4.4个性教育节约成本微信平台可以做到实时沟通,对健康教育中不理解的问题或者孕期出现的情况,进行专业人士的答疑,微信群成员之间也可互相交流沟通,随时随地得到疾病相关的信息,避免个体掌握健康知识能力的差异;也有助于孕产妇缓解焦虑或抑郁情绪,督促孕产妇采取健康行为,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避免不必要的因为担心而反复就诊,真正需要就诊时能及时来院,保障孕产妇及胎儿的安全。当需要就诊时,孕产妇或其家人在院外,可以通过微信平台第一时间通知医师,开通绿色通道准备,有效缩短危重孕产妇诊治时间,保障安全。此外,有研究表明,精准的健康教育,增强助产人员与孕妇的交流,能增加孕妇对顺产的信心,从而减少孕妇因不必要的担忧而要求剖宫产的概率,节约分娩费用[8]。

猜你喜欢

孕产孕产妇孕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产问答
孕产问答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