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大豆定价话语权或易位

2019-01-07中国证券报

黑龙江粮食 2018年11期
关键词:美豆南美供应

“中国明智而大胆地从巴西、阿根廷、加拿大、乌克兰大量进口大豆。”歌德瑞国际贸易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多阮伯·米斯特里日前在第十三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表示。会场的另一个讲台上,巴西农业咨询公司合伙人安德烈·德巴斯蒂安尼热情洋溢地称:“南美的大豆完全可以满足中国市场大豆需求。”

中国大豆年进口量约1亿吨,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六成。近年来,中国向巴西等国大量进口,“尝到了甜头”的南美国家正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全球大豆供应格局改变,正影响全球大豆定价体系。新一轮的博弈中,“中国声音”正争取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半年多来,随着美国大豆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被关闭,南美传统大豆厂商开始在中国市场借机发力,尤其是巴西这样的产豆大国。今年1~9月,巴西对中国出口5500万吨大豆,占到同期巴西大豆出口总量的80%左右。此前,路透统计的数据显示,由于(美中)之间贸易摩擦,中国对巴西大豆的需求持续强劲,2018年巴西大豆出口量有望超过8000万吨至8300万吨,远高于去年的6800万吨,创下历史最高。巴西农业咨询公司合伙人安德烈•德巴斯蒂安尼19日接受采访时称,为了供应中国市场,他预计巴西大豆还有增产的潜力,明年产量大概率会达到创纪录的1.2亿吨。这将导致2019年全球大豆产量或达到创纪录的3.66亿吨,而全球大豆消费量预期仅为3.49亿吨,届时全球大豆格局或加剧变动,供过于求导致大豆价格将继续承压。

“很不幸,现在我们失去了中国的客户。”作为美国农场主代表,美国大豆协会董事杜宝德在上述会议上无奈地表示。以前,美国和巴西都是中国大豆的主要进口来源。由于北美和南美的收成时节相反,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在4~10月份之间购买巴西大豆,其余时间则是购买美国大豆。但中国对美国大豆加税后,后者被迫面临失去海外最大买家的“苦痛”。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我国对美国大豆加征25%进口关税,美国大豆进口成本每吨增加700元到800元,比巴西大豆每吨高300元左右。 据《纽约时报》此前报道,最新联邦数据显示,截至10月中旬,美国出口中国的大豆销量比去年同期骤降了94%。

据外媒报道,美国北达科他州的粮仓是因为中国市场而建立。眼下,特朗普的贸易政策让这里的中国大豆市场几近关闭,北达科他州的大豆成为“难民大豆”,变得无家可归。与此同时,不买美国大豆后,中国也正积极扩大其他供应来源,包括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南美主要供应源,以及加拿大、俄罗斯、乌克兰等其他区域。而这些供应商,在看到中国强劲需求后,也都纷纷计划大幅增产,令全球大豆格局悄然生变。

“新的全球大豆贸易流向已逐步形成。”广州期货分析师刘宇晖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中国进口商以采购南美货源为主。巴西新季大豆预售程度与播种进度也较往年大幅提高,主要是想弥补南美对中国供应的缺口。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成为世界大豆供应增长的重要源头,巴西产量增速提升,不断挑战美国的供给龙头地位。今年美豆产量有望再创历史新高,预计2017/2018年度美豆的期末库存将远超10亿蒲式耳。

美豆库存增加以及全球大豆供应格局改变,可能影响到全球大豆定价体系。美豆库存的大幅增加,抬升全球大豆的库存消费比。目前,全球大豆的库存使用比从21%提到了29%,美国库存使用比达到43%,而其他国家的库存使用比从21%下降到了19%。在此背景下,大豆就要通过国际市场来定价,而不再依据美盘定价。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大豆消费国,但国内大豆产能一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掌握大豆国际定价权,近年来,整个大豆及相关产业,积极利用期货等金融市场工具做了许多重要的工作,在大豆市场上逐渐获得一定的国际话语权。

猜你喜欢

美豆南美供应
美豆天气炒作“燃起”,国内豆粕价重回涨势
豆粕:南美干旱天气持续发酵,CBOT美豆大幅反弹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豆粕:美豆新高后回落振荡,现货临近春节成交转淡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太平军余部参战在南美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供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