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宗下行拖累 粮价承压趋弱

2019-01-07杨景元

黑龙江粮食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大豆补贴年度

□杨景元

进入11月份以来,因全球经济放缓预期拖累,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挫。受此影响,国内商品市场也跟随走弱,粮食等农产品价格承压回落。其中大豆价格继续下探,触及近几年底部区域。玉米价格也自高位调整回落,因新季玉米即将迎来集中上市售粮期。粳稻本月受托市收购启动提振,在大幅下跌后呈现弱势企稳状态。

图1:2017~2018年10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情况

宏观方面: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2018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涨幅有所回落,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CPI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0.3%,食品价格由涨转降是CPI涨幅环比回落的主要原因。CPI同比上涨2.5%,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3%,影响CPI上涨约0.64个百分点。

图2:2017~2018年10月工业生产出厂价格涨跌幅(%)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回落。PPI环比上涨0.4%,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3.3%,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大豆市场高补贴令市价承压 国储收购价格下调

11月初,黑龙江省发布2018年度生产者补贴标准,大豆补贴为320元/亩,较去年大幅增加近150元/吨。且市场预期中美可能在G20阿根廷峰会期间重启贸易谈判,在全球大豆产量创纪录的背景下,如美豆恢复进口,将促使国内大豆价格承压走弱。本月国储大豆轮换收购启动后,对产区大豆价格起到一定提振作用,但因收购数量有限,收购价格自初始的3700元/吨逐步下调至3620元/吨,也凸显大豆市场疲软走势。

一、全球大豆库存继续增加

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大豆供应量保持增长。2017/2018年度中国大豆播种面积8245千公顷,全国平均单产每公顷1853公斤,总产量1528万吨,期末结余比上年度增加199万吨。预计2018/2019年度中国大豆播种面积8451千公顷,比上年度增加206千公顷,全国大豆产量1583万吨,比上年度增加55万吨。

美国农业部(USDA)在11月供需报告下调了2018/2019年度美豆产量、但上调了美豆期末库存。预计美国大豆产量46亿蒲式耳,单产预计52.1蒲式耳/英亩,总产量下调9000万蒲式耳,大豆出口量下调1.6亿蒲式耳至19亿蒲式耳,期末库存小幅上涨7000万蒲式耳,从8.85亿蒲式耳上调至9.55亿蒲式耳。同时预估巴西产量1.205亿吨,阿根廷产量5550万吨,全球大豆产量下调200万吨,全球大豆期末库存1.12亿吨,全球大豆库存继续调增。

国际谷物理事会(IGC)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2018/201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测为3.67亿吨,较上月预测值3.69亿吨调低了200万吨,但是比上年产量3.40亿吨仍然高出8%,因为主要生产国的大豆产量提高或者达到创纪录水平。

德国的行业刊物《油世界》11月22日的报告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大豆消费量比上年提高70万吨,但这一同比增幅要低于往年均值。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球大豆消费量每年平均增长1640万吨。《油世界》预计2018/2019年度美国大豆库存预计达到2750万吨。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过剩量为1500万吨。

总体看,在全球大豆产量增长、库存增加、需求放缓的背景下,大豆价格料将继续承压。

二、大豆生产者补贴大幅增长

11月6日,黑龙江省2018年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正式启动。2018年黑龙江省玉米生产者补贴标准为合法种植面积25元/亩,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为合法种植面积320元/亩。相比去年,黑龙江大豆生产者补贴大幅提高了将近150元/亩。

2017年黑龙江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为173.46元/亩,共补贴大豆合法实际种植面积5872.26万亩。按照大豆垧3600斤测算,每斤大豆补贴标准将达到1.33元,目前大豆市场价为1.6~1.7元/斤,综合来算每斤大豆收入在3元左右,接近近年大豆市场价格最高水平。

三、国储轮换收购支撑作用有限

11月初,东北国储大豆轮换收购开始启动,国标三级大豆收购价为3700元/吨,对大豆市场行情产生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中储粮直属库收购公告显示,11月5日起,按照市场化原则,随行就市收购中央储备国产大豆轮换粮源,收购入库价格为国标三等1.85元/斤,根据市场及企业经营情况,对挂牌入库价格进行不定期调整。此后,11月14日部分直属库收购价格下调至3660元/吨,至11月22日中储粮部分直属库点轮换收购价格在3660元/吨基础上再次下调40元/吨至3620元/吨。因计划收购量接近完成,收购价格也相应下调。这也显示大豆市场供应比较充裕,压制了市场价格。

四、现货市场稳中趋弱

本月大豆现货市场稳中趋弱,东北地区购销相对活跃,市场优质优价特征比较明显,产地装车报价集中在3600~3760元/吨区间,42%蛋白最高销售价格接近4000元/吨,普通粮销售价格仅3600元/吨左右。但部分蛋白加工企业后期下调收购价格,因前期市场对于贸易战的炒作氛围浓厚导致中间环节库存增加过快,市场需要一定时间来消化堆积的库存。在中美关系复杂背景下国内豆类市场观望气氛浓郁,需求主体收购力度下降,加工企业近两周不断下调报价也充分显示了收购进度在放缓。市场货源相对充裕并且终端消费不温不火,也使得短期价格很难上行。

五、大豆进口增加供应短期无忧

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中国进口大豆692万吨,同比增加18%,1~10月累计进口7693万吨,累计数量同比下降0.5%,降幅继续收窄。10月大豆进口数据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市场担心巴西大豆供应季结束后国际大豆供应趋紧而增加购买所导致。因为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对巴西大豆的需求旺盛,2018年巴西大豆出口量可能超过8000万吨。

从船期跟踪情况看,预计11月进口大豆到港量约为700万吨,12月约为650万吨,明年1月可能降至540万吨。目前国内港口大豆库存量约为706万吨,处于正常偏高水平。

六、期货价格跌至近年低点

图3:大连商品交易所黄大豆一号主力A1901走势图

本月大豆期货价格持续弱势。因受中美贸易摩擦可能缓和、饲料新标准发布及非洲猪瘟继续暴发打击养殖业,进而导致豆粕需求萎缩等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上月大豆期货价格大幅下跌。本月黑龙江省出台的大豆生产者补贴方案,补贴标准为320元/亩,高补贴同时也对市场价格产生抑制作用,此外,国际油价等大宗商品价格本月大幅下挫,也拖累了大豆期货价格走低,大豆期货主力A1901合约本月一度下探至近三年来低点3323元/吨。从目前价格运行趋势来看,预计短期在前低附近有企稳的可能,关注月底G20峰会,中美贸易问题能否有所突破。

玉米市场集中售粮在即 玉米价格承压

本月国内玉米价格走势相对坚挺,月初受东北加工企业积极收购提振,加之天气因素限制部分运输能力,华北到货不畅影响,加工企业提价收购,玉米价格保持相对强势。但随着库存逐步积累,切东北玉米传统上市高峰期逐渐临近,月末玉米价格涨势受阻。但长期来看,市场对未来玉米需求依然看好,加之受成本支撑,预计调整空间比较有限。

一、玉米产量调减供需缺口扩大

国家统计局本月预测,2018/2019年度,中国玉米产量2.15亿吨,比上月预测数增加202万吨,但比上年度减0.4%。主要原因,一是黑龙江玉米面积单产双增长,二是东北产区玉米收获期天气适宜,玉米收割普遍推迟1~2周,有利于产量形成,预测玉米单产每公顷6121公斤,比上月预测数每公顷调增26公斤,比上年度每公顷增0.5%。中国玉米消费量2.46亿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900万吨,比上年度增8.9%。其中,饲用消费15150万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700万吨,主要是玉米替代品进口减少,随着饲料两项团体标准的应用,预计玉米饲用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工业消费7500万吨,比上月预测数调增200万吨,主要是新建的深加工企业投产数量超出预期。预测2018/19年度产需缺口进一步扩大,库存结余变化量减少2931万吨。

美国农业部发布11月供需报告预计2018/2019年度美国玉米产量预计下调1.52亿蒲式耳至146.26亿蒲式耳,饲用量及剩余使用量预计下调5000万蒲式耳,出口量预计减少2500万蒲式耳,玉米期末库存较上月减少了7700万蒲式耳。预计2018/2019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10.9895亿吨,消费量11.3236亿吨,出口量1.6564亿吨,期末库存3.0751亿吨。

二、补贴下调利多玉米价格

11月6日,黑龙江省大豆、玉米生产者补贴额度公布,大豆320元/亩、玉米25元/亩,玉米补贴大幅下调令玉米种植者较为失望,因今年增加玉米种植的农户较多。若后续玉米价格涨幅有限,那么将直接导致明年大豆面积增加、玉米面积缩减。因此,玉米补贴的减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后期玉米市场价格看涨的心理预期。

三、惜售情绪推动玉米价格坚挺

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统计,截至11月15日,我国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玉米1673万吨,同比减少126万吨。主要因东北玉米上市延迟和农户惜售影响。但目前距离传统的农户卖粮高峰时间节点已越来越近,预计进入12月份之后玉米价格的涨势可能承压回落。

11月份,东北产区新粮供应依旧偏紧,深加工企业报价持续提升。基层农户对于当前价格仍存上涨期待,惜售情绪较强;华北地区企业到货量以本地玉米为主,东北玉米到货偏少,多数企业提价收购。南方港口贸易商报价心态受北方港口收购价坚挺及到货成本居高等支撑维持强势。新粮供应总体维持偏紧格局,行情持续坚挺运行。

截止11月26日,黑龙江和吉林多家企业挂牌价超过1700元/吨,其中吉林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突破1800元/吨之后,再次攀升至1850元/吨高位。与此同时,北方港口优质玉米(容重720以上)集港价格继续上涨,达到1920~1950元/吨,理论平舱1970~2000元/吨,触及2000元/吨大关,而前期试探性下调的山东深加工企业也终因到货量不足而再次掀起新一波提价热潮,目前市场价最高触及2080元/吨。

四、玉米加工产品稳中有涨

玉米淀粉价格整体稳定。截止11月26日,东北地区淀粉出厂报价2430~2500元/吨。华北地区淀粉出厂报2600~2700元/吨。玉米淀粉现货市场价格大多稳定,部分上涨,其中黑龙江、内蒙古地区上涨30~50元/吨、河北地区小幅上调20元/吨,目前副产品价格继续回落、利润减少库存小幅回升;由于玉米原料持续上涨,后期成本推动价格有望继续上涨。

五、猪瘟疫情打击饲料需求趋弱

11月10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公布安徽省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安徽在全部疫区解封后再次发生疫情。22日,黑龙江哈尔滨再次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呈密集爆发态势。23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琉璃河镇各有一个养殖场排查出非洲猪瘟疫情,已有86头生猪死亡。全国生猪价格小幅下跌,目前猪价持续稳中小幅偏弱震荡态势。

饲料需求预期呈下降趋势。由于非洲猪瘟的持续肆虐,养殖市场遭受打击,养殖规模萎缩,对玉米的需求减少,需求端采购谨慎。自今年8月我国出现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在疫情持续扩散影响之下,除了全国猪价出现区域性涨跌互现行情外,猪饲料消费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局部地区在内销疲软,外销受阻的情况下,后期猪饲料消费或仍受影响。

六、大宗疲软玉米高位调整

图4: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主力C1905走势图

本月,国内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总体呈现高位震荡调整走势,玉米现货价格坚挺支撑期价保持高位,但东北地区传统售粮高峰将至,叠加大宗商品大幅下跌因素拖累,玉米期价呈现高位调整态势,大连玉米期货主力合约C1905本月初升至最高2028元后高位震荡回调,在1950元附近遇到支撑暂时企稳,后期关注商品市场整体走势,预计在经济放缓背景下,跌破1950元的概率较大。

水稻市场托市收购启动 稻谷低位企稳

本月初,受黑龙江省水稻托市收购启动,提振圆粒水稻价格持稳,长粒水稻基层购销有所加快。国储粳稻停止拍卖,新季稻全面入市。受托市收购价格下调影响,稻农惜售情绪浓厚。销区市场表现平淡,贸易商谨慎观望,但受成本支撑,米价以稳为主。

一、库存略减但仍保持高位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1月6日发布11月份《食用谷物市场供需状况月报》预计,2018年稻谷播种面积为3009.5万公顷,同比减少65.2万公顷,减幅为2.12%;单位产量为6.948吨/公顷,同比增加0.03吨/公顷,增幅为0.45%;总产量为20910万吨,同比减少358万吨,减幅为1.68%。预计2018/2019年度国内稻谷总消费量为1933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66万吨。其中,国内食用消费量为15850万吨,较上年度略减30万吨,减幅0.19%;饲料消费及损耗为150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50万吨,增幅3.45%;工业消费量1850万吨,较上年度增加250万吨。预计2018/2019年度全国稻谷供需结余量为1630万吨,较上年度减少800万吨。

二、粳稻托市启动提振价格

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告称,自11月13日起在黑龙江省内符合条件的相关地区启动2018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根据国家规定,2018年水稻托市价为1.30元/斤,国标三等粮,为实际到库价格。至此已有四省启动了托市收购。

受托市收购提振,黑龙江粳稻市场购销活跃度提高,大米加工企业和贸易商积极入市,粳稻价格稳中趋强。据国家粮食信息中心预计,截至11月20日,黑龙江粳稻收购量占产量比例为20%左右,按照粳稻预计产量2725万吨、商品率85%计算,农户可售余粮约1508万吨,基层原粮依然充足。分品种看,圆粒粳稻受托市收购政策影响较大,价格小幅抬升,不断向托市价靠拢。优质长粒稻品质较好,更受加工企业和贸易商的青睐,市场需求向好,带动长粒稻价格高位企稳。

三、国内稻谷现货稳中有涨

目前,东北产区优质稻米价格小幅上调,采购新稻主体增加,稻农惜售情绪浓厚。东北产区黑龙江圆粒水稻价格随着托市的启动,稻价逐渐向托市价靠拢。但市场上糯稻和黑粘香水稻走货不畅,下游鲜有贸易商进行购销。东北产区长粒水稻仍保持坚挺。截至11月20日吉林省粳稻收购量在120万吨左右,余粮约560万吨,收购尚处于初期阶段,价格整体处于托市价上方运行。

苏皖产区新稻也已全面上市,价格低位震荡为主。南方籼稻产区稻米价格低位持稳,购销稳定。销区大米走货平稳,价格稳定,随着新米上市,贸易商开始积极备货。预计短时间内优质稻米价格稳中偏强运行。

销区方面,国内大米市场购销不旺,下游贸易商对市场行情仍存观望态度,多以随采随销为主,部分地区粳米批发价格小幅下调。但产区原粮价格上涨,受成本支撑,企业挺价意愿强烈,黑龙江粳米销区价格以稳为主。杭州市场黑龙江产标一圆粒粳米批发价4950元/吨,福州批发价4940元/吨,北京批发价4800元/吨。

四、后市价格以稳为主

目前,稻谷价格受国储托市提振小幅回升,但中长期来看,稻谷库存总体保持高位,消费增长有限,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因此,预计近期优质稻米价格保持小幅上调态势,但上涨空间有限。长期来看,稻价将围绕托市价格小幅波动,市场将继续呈现优质优价特征。

猜你喜欢

大豆补贴年度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年度新锐之星
年度创意之星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年度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