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人文阅读状况及对策研究

2019-01-06侯敏霞

艺术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阅读推广高职院校对策

摘 要:本文以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高职学生的人文阅读状况,通过实践与探索,提出依托课堂、读书月活动、人文类社团和图书馆4项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阅读状况;阅读推广;对策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然而学生的职业素质、人文素养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提升。究其原因,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技能轻人文的情况,毕业生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还有较大差距。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南洋学院”)清醒地意识到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是人的培养,并开始了长达10年的对职业素养教育的探索,提出了培養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职业人”的目标。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可以帮助高职学生陶冶情操、涵养性情,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成熟的性格、培养健康的心态。阅读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南洋学院5年来对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了多次调研和访谈,并积极进行阅读推广的实践,探索改善高职学生人文阅读状况、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

1 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状况调查

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阅读状况总体不太乐观。从对南洋学院2015级和2019级部分大一新生阅读状况的调查来看,数据较为相似。这意味着从社会大环境看,高职学生进入高职院校时的阅读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善。主要表现为:

第一,阅读氛围不浓厚,阅读时间少。从2019级学生的调查数据看来,高职学生的课余活动更多是看电视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娱乐性活动,选择看书的学生不足10%,学生每天的阅读时间绝大部分小于1小时,占79.7%,其中有近一半学生的阅读时间低于半小时。这些数据与2015年的调查结果类似,甚至更低。究其原因,近几年南洋学院高职学生生源由高中生为主转变为中专技校生为主,这类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较差,比较多的学生耽于娱乐,沉迷网络,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另外,高职学生学制3年,其中还有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内容。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需要通过计算机、英语等考证,还有大量学生社团、文娱体育等活动,这也是学生们无法静心阅读的客观原因。

第二,网络阅读成为主流阅读模式,呈现“浅阅读”趋势。调查数据看来,2019级学生有70.7%的学生选择了“网络阅读,在线下载”,与2015级的69.37%基本持平。这说明高职学生更倾向于数字化阅读,尤其是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手机成为主要阅读媒介。网上阅读内容丰富,操作便捷,但因为网络的特殊性,除了文字以外有大量的动画、图像、弹幕等,会分散阅读者的注意力,阅读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因为网络可阅读的内容多而杂,而高职学生往往难以正确筛选阅读内容,阅读质量无法保证。另外,学生阅读状况呈现出一种“浅阅读”趋势。在调查中发现,约六成学生在阅读时快速浏览或选择其中感兴趣的片段阅读,而认真阅读做笔记并且在读后还思考的不足5%。学生阅读粗糙,只追求生动的情节,只体验愉悦和快感,对作者真正要传递的内容不求甚解,很难达到较好的阅读效果。

第三,经典阅读不受重视,倾向于娱乐休闲阅读。阅读文学经典作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在调查中发现,日常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学生只有约9%,65.6%的学生更多选择娱乐、时尚、动漫等休闲类书籍。而在“喜爱的小说类型”中,选择玄幻、科幻、言情、武侠类等网络小说的比例高达72.4%,中外经典名著只有10.2%,体现出轻松、娱乐性强的书籍成为阅读的主流,而相对严肃的文学经典作品被边缘化。相比之下,娱乐休闲流行读物更多是缓解压力,而阅读经典作品更能提升素养、完善人格,更有阅读的价值。

第四,对阅读重要性有认知,期待阅读指导。值得欣慰的是,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阅读很重要或比较重要,几乎没有学生认为阅读不重要。这也体现出高职学生对阅读的认知态度是比较端正的。他们苦于对经典阅读提不起兴趣,但又觉得阅读对提高自身人文素质有帮助,希望通过一些措施来改善自身阅读状况。在阅读推广活动或措施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提出希望得到阅读指导、多组织读书沙龙类的活动、举办读书竞赛等,这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需求,制定阅读推广方案。因此,我们对改善学生阅读状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还是有信心的。

2 促进高职学生人文阅读的策略

基于学院职业素质教育探索的大背景,自2015年以来,我们根据对学生阅读状况的调查实际,探索实施了多项阅读推广措施,组织了各类读书活动,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大力推行人文阅读,努力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在对前几届学生的访谈中发现,学生在阅读推广活动中,阅读的兴趣得到了提升,阅读主动性加强,人文素养在阅读中得到了提升。经过5年的探索,较成功的策略如下:

2.1 依托课堂,引导学生阅读经典

南洋学院文化素质教研室教师依托大学实用语文、美育1、中华诗词之美、现当代文学欣赏等多门人文类课程,采用多种有效方法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首先,开立阅读书目。教师选取、介绍经典名著,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根据学生实际制定阅读计划,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读后分享交流,增加人文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其次,开展专题讨论。因为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开出书单以后教师会采用定期专题讨论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学习。教师准备好若干开放式问题,例如“请用三个词来形容《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并作简要说明”“谁‘谋杀了刘兰芝”等,学生抽题讨论,期间学生通过辩论、品词赏句或欣赏影视片段等,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鉴赏水平。最后,开展课堂经典诵读。诵读篇目是教师精心选取的经典诗词、散文或经典小说片段,学生分小组展开竞赛。要求学生精神饱满、声音响亮、感情充沛,要进行分诵、合诵等朗诵设计,而学生们为追求表现效果,往往统一着装,排列队形,给作品配乐,设计态势语言。教师点评学生的诵读表现,引导学生感受经典的魅力。

2.2 依托读书月,营造校园阅读文化氛围

读书活动是阅读推广的重要形式,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可以吸引学生共同参与,活跃校园文化。个人阅读成果的展示能使学生得到精神愉悦,也能与他人充分地交流,碰撞出火花,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南洋学院从2015年4月23日起,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举办南洋读书月活动,至今已经有5届,以“阅读,让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悦读的日子”“阅读是一种习惯”等为主题,把学生“自发性”阅读转变为“有组织”阅读。南洋读书月活动每年均历时1个月,共开展了读书沙龙、全院共读一本书、读书征文大赛、名篇观影会、“阅读是最美的姿态”随手拍大赛、“寻找南洋朗读者”经典诵读大赛、文化雅集等多项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很多学生从大一进校时对阅读的漠然转变为积极参与,阅读热情大大提升。其中,学生最喜爱的读书沙龙和文化雅集活动,场地从校内走向校外,分享者从老师变成学生,通过分享阅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活动的追随者。通过建立长效机制,实施项目化管理,南洋读书月活动已经打造成为南洋学院阅读推广的金牌活动,在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人文图书、提升文化修养方面功不可没。

2.3 依托人文类社团影响力,打造阅读推广团队

高职院校阅读推广的受众是学生,而文学社、汉服社、剧社、摄影协会等人文类社团的学生本身对人文知识的兴趣就较为浓厚,加以培养,就能成为一支优秀的阅读推广团队。他们作为阅读推广者,比起教师来有先天优势。一来,学生阅读往往受身边学生影响更大;二来,学生更了解学生,他们知道何种内容、何种方式的阅读活动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在阅读活动中出现问题时他们也能及时反馈,为今后活动更高质高效开展奠定基础;三来,学生社团具备独立开展社团活动的能力,可承担阅读活动的具体实施,比如“寻找南洋朗读者”经典诵读大赛,每年均由知味文学社承办。文化雅集活动则由承汉华风社承办。活动的组织报名、场所选定、现场布置、内容流程、交通安排等,均由社团按项目化流程自主完成。人文类社团在阅读推广活动中能发挥宣传作用、组织作用和桥梁纽带作用。社团能把读书活动宣传到班级、到宿舍、到每一个学生身边;不同社团能根据自身特点创意、策划并承办不同的阅读活动,强力吸引学生参与;社团还能沟通阅读活动对象与组织者,实现双赢。因此,高职院校要更好地进行阅读推广,应依托人文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其优势,使阅读推广活动更有成效。

2.4 依托图书馆辅助功能,“图书进教室”,为师生阅读提供便利

图书馆在改善高职人文阅读状况中起重要的辅助作用,但因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高职院校很难看到本科院校图书馆那种一座难求的盛况。为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解决学院图书馆藏书流通率低的问题,南洋学院图书馆实行“图书进教室”,形成了开放书吧的阅读新方式。在学院博学楼大厅和符合条件的教室均设置了特色书架,根据各教室早晚自习使用归属以及二级学院综合排课情况,将书籍整体以外借方式分配到各教室,书籍以相关专业教学用图书为主,搭配人文类书籍,每半学期调整书目,图书馆安排人员开展教室图书的巡查和监管工作。这一举措为师生阅读提供了便利,学生在有书架的教室上课,能感受到浓厚的阅读氛围,促进了学生主动阅读。教室变为了一个小型阅读室,与图书馆有效互补,改“大而全”为“适而精”,从等学生来借书读变为给学生送书读。该措施实行一个学期,藏书流通率得到了提高,教室也更具人文气息。

从对大一新生的调查发现,高职学生的阅读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但多项阅读推广活动的实践表明,有实效的对策,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热情,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高职院校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人格的完善和素质的提升,阅读推广工作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陈海娴.高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引导策略[J].课外语文,2014(6):117-118.

[2] 谢萍.民办高校图书馆开展读书月活动的实践和思考[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6(3):78-80.

[3] 黄朋月,王娇萍.高职学生阅读现状及应對策略——以宁波市为例[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5(01):82-85.

[4] 侯敏霞.论人文类社团在进行高职院校阅读推广中的作用[J].新校园(上),2016(12):46-47.

[5] 侯敏霞.高职院校开展读书月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新校园(上),2016(7):51-52.

[6] 马睿.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阅读情况的调查思考[J].宁夏教育,2016(11):66-67.

[7] 张莉清.高职院校学生人文阅读现状与培养对策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03):126-129.

[8] 陈宝珠.高职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与人文精神教育探究[J].管理观察,2017(23):115-116+119.

[9] 唐铭含,邢春国,韩沙沙,葛慧慧,吕秋萍.阅读推广活动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02):23-25.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江苏省哲社课题“高职学生人文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SJD394

作者简介:侯敏霞(1977—),女,江苏无锡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写作,演讲与口才。

猜你喜欢

阅读推广高职院校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