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比较分析

2019-01-06李金儒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住院治疗导尿管肌瘤

李金儒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辽宁 丹东 118000)

子宫肌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器良性肿瘤,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发病人群年龄集中在30~50岁[1]。传统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是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效果尽不如人意。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取代了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本文对两种手术的治疗及护理进行了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中,年龄26~42岁,平均年龄为(30.6±2.4)岁;有24例已婚者,26例已育者;有21例患者肌瘤直径≤8 cm,有29例患者肌瘤直径>8 cm。观察组50例患者中,年龄24~44岁,平均年龄为(31.3±2.5)岁;有21例已婚者,29例已育者;有22例患者肌瘤直径≤8 cm,有28例患者肌瘤直径>8 cm。两组进行基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P>0.05)。

1.2 护理

1.2.1 对照组:①常规护理:在持续硬膜外麻醉后,拿掉枕头调整为平卧的姿势保持6 h,严密观察切口敷料情况,确保导尿管的正常引流;②腹胀护理:由于手术创口大,术后肠胃功能没有完全恢复,会导致腹胀、腹痛、呕吐等;③早期活动:受到麻醉影响,下肢无感觉,应知道患者躺在床上做被动的屈伸运动,逐渐增加翻身次数;④导尿管护理:保证导尿管的通畅,避免尿液倒流,保持患者阴部干燥清洁。术后第3天拔出导尿管和镇痛泵[2-3]。

1.2.2 观察组:①常规护理:术后调整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拿掉枕头保持平卧姿势6 h,避免出现误吸。并进行24 h的心电监护,观察有无渗血现象,保持穿刺点的清洁干燥;②腹胀护理:患者术后有轻微腹胀,伴随不同程度的肩背酸痛,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多翻身;③早期活动:适当做屈伸活动,在导尿管拔出后可以下床活动;④导尿管护理:保证导尿管的通畅,避免尿液倒流,保持患者阴部干燥清洁。术后当天拔出导尿管。

1.3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年龄、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呕吐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P<0.05时,表明2组子宫肌瘤患者的相关研究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5.04±5.42)min、(5.11±0.60)d、(12.25±5.37)mL,对照组分别为(61.81±9.21)min、(7.86±0.45)d、(66.20±6.23)mL,相比之下,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明显较短,且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呕吐发生情况: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发生了呕吐,术后呕吐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中有11例患者发生了呕吐,术后呕吐发生率为22.00%,观察组的术后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造成的,是一种常见的女性良性肿瘤[4-5]。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腹腔镜手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创口小且恢复快,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治疗时间明显较短(P<0.05),且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P<0.05);观察组的术后呕吐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0%(P<0.05)。说明对子宫肌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及相应的护理,能够大大缩短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预后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住院治疗导尿管肌瘤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导尿管拔管指征评估表在意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米非司酮联合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认知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再住院治疗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康复治疗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干预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