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X线平片技术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的效果差异

2019-01-06张海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期
关键词:平片外伤性三维重建

张海燕

(沈阳二四二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4)

临床上,脊椎骨折比较常见,在全身骨关节创伤中所占比例在5%~6%,轻度脊椎骨折可对神经造成压迫,造成神经功能障碍,中重度脊椎骨折患者由于脊髓受损比较严重,会造成患者瘫痪甚至是死亡[1]。在外伤性脊椎骨折的诊断中,影像学技术的应用广泛,效果显著,尤其是近几年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外伤性脊椎骨折的诊断效果得到明显改善[2]。本次研究中,以对X线平片技术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的效果差异进行分析探讨,通过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的准确性,以便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现对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共计选择86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有男45例,女41例,年龄18~73岁,平均(33.1±12.4)岁,患者损伤部位包括:颈椎19例,腰椎15例,胸椎20例,骶椎32例。致伤原因包括:高处坠落伤30例,交通事故伤25例,重物砸伤19例,跌伤1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自愿接受临床检查和治疗,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符合医院伦理委员要求。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X线平片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临床检查和诊断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

1.2.2 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平片拍摄脊椎正侧位片,若有必要可增加双斜位片。同时对患者实施脊椎螺旋CT扫描,参数包括:层厚为3 mm,间隔为1.5 mm,螺距为1.5 mm,骨窗、软组织窗进行观察,完成扫描后进行三维重建。

1.3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经(±s)形式表示,统计分析采取t检查,计数资料统计分析采取χ2检验,P<0.05时,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对脊椎骨折部位检出情况比较:多层螺旋CT检查对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86例(100.00%)、49例(56.98%)、13例(15.12%),X线平片检查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80例(93.02%)、23例(26.74%)、6例(6.98%),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检查方法对脊椎骨折部位解剖学变化检出情况比较:多层螺旋CT对小关节滑脱、骨碎片、椎管狭窄、椎体移位的检出率分别为23例(26.74%)、27例(31.40%)、30例(34.88%)、24例(27.91%),而X线平片检查小关节滑脱、骨碎片、椎管狭窄、椎体移位的检出率分别为14例(16.28%)、16例(18.60%)、18例(20.93%)、13例(15.12%),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使得车祸、坐跌等事故引起的脊椎骨折发生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外科常见外伤性疾病[3]。从近几年的文献报道可发现,外伤性脊椎骨折的发生逐年增加,因脊椎骨折损伤相对复杂,病情较急,特别是爆裂型骨折,骨碎片会突入到椎管,对脊髓造成损伤,诱发不可逆神经损伤,严重时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4]。曾有文献报道,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在受伤后,若是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造成单纯压缩骨折的发生,会出现遗留性慢性腰痛症状,若是情况较为严重,患者甚至会造成截瘫、死亡[5]。因此,针对脊椎骨折,应对损伤进行详细了解,积极开展有效诊断和治疗,改善预后。

在对外伤性脊椎骨折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明显。CT检查能够对椎体粉碎性骨折、爆裂性骨折、纵行骨折以及粉碎性骨折合并骨块移位的情况进行清晰的观察,并且可以对椎体、附件以及细微骨折进行显示。目前在一些三甲医院,多采取新型螺旋CT进行影像三维重建,并将多角度影像资料传输到计算机展开后处理,从而使CT的分辨率得到显著提高,对细微骨折、先天性脊柱裂的诊断水平也显著提高。本次研究中,以对X线平片技术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的效果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目的,对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展开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多层螺旋CT检查对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检查;多层螺旋CT对小关节滑脱、骨碎片、椎管狭窄、椎体移位的检出率高于X线平片检查。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似,由此证实,针对外伤性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诊断率,值得关注并推广。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对患者脊柱损伤情况进行明确,同时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直观、丰富的信息,对于医师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对患者进行搬运,减少患者在搬运中受到的二次损害。在本次研究中,多层螺旋CT检查对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的检出率以及小关节滑脱、骨碎片、椎管狭窄、椎体移位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平片检查结果,也证实了多层螺旋CT检查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为外伤性脊椎骨折诊疗中提供参考意见。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外伤性脊椎骨折诊断中,效果优于X线平片检查,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将二者有机结合,实现诊断率、准确性的提高,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平片外伤性三维重建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三维重建的飞机机动动作库设计与可视化
CT引导下钻孔引流术治疗外伤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技术在骨肿瘤影像诊断中的价值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颈椎病病人应做哪些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