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2019-01-06雷倩

吉林农业 2019年23期
关键词:结构性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雷倩

(长春科技学院,吉林长春1306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时代,深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而且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对于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特别是由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农业产业化,实现各个环节的有效对接,因而需要金融机构给予更大的支持。

1 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价值

大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而且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和持续性。作为金融机构,服务经济发展是其最主要的职能,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金融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金融机构的竞争十分激烈,金融机构通过积极探索有效的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和方法,对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例如,一些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金融+产业”模式,切实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资金支持,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且也使自身获取了较高的收益。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助于推动金融服务产品创新。例如,一些金融机构在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而且还将金融服务与“精准扶贫”进行了有效结合,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效能性,不仅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也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实现了突破。

2 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措施

2.1 创新金融服务理念

金融机构要想更好地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在创新金融服务理念方面狠下功夫,重中之重就是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查和分析,找出金融服务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使金融服务更具有针对性。例如,在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金融服务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薄弱,应当加大相关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农业金融服务机制,既要在硬件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也要在培养符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人才方面取得突破。金融机构应当着眼于增加农业生产资金供给,积极推动“两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创新发展,有效分配农村资产、资金和资源,进而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支持的持续性。

2.2 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健全和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对于金融机构做好“三农”领域服务工作至关重要。这就需要金融机构紧紧围绕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服务制度体系,特别是要在推动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狠下功夫,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最后一公里”问题,应当切实加大对农村电子商务以及农村物流体系的投入力度,金融机构可以与相关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努力在构建“产业链”服务体系方面取得突破。要高度重视绿色产业的金融支持工作。而对于农村绿色食品行业,金融机构可以建立“综合授信制度”,进一步强化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同时,也要在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信贷机制等诸多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进而推动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2.3 优化金融服务模式

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金融机构应当根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情况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应当切实加大“存量改革”,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金融服务机制,通过组建“农村机动地抵押中心”,进而形成更具有科学性、完整性和拓展性的金融服务平台。要高度重视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性建设,大力推动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重点在打造“互联网+龙头+农户”“互联网+电商”“互联网+物流”等方面进行有效融合,进而强化金融服务的系统性。要大力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综合性建设,金融机构应当加强与其他相关机构和部门的战略合作,进一步强化“社会治理”理念,除了自身要加大支农力度之外,也要引导社会资本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取得更大的成效。

3 结语

在我国大力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形势下,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着眼于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的目标,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金融服务改革、创新、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在创新金融服务理念、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优化金融服务模式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努力使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

猜你喜欢

结构性金融服务金融机构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基于应力结构性参数的典型黄土结构性试验研究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