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咸阳市石榴栽培现状及建议

2019-01-05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裂果咸阳套袋

卢 彬

(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陕西 咸阳 712000)

石榴在我国已有两千余年栽培历史,它是一种集生态、社会效益、观赏价值与保健作用等于一身的优良果树[1]。石榴全身都是宝,果汁、果籽、果皮、花等皆有食疗与保健的作用[2]。

随着消费者对石榴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石榴的保健作用、社会效益和商品价值日益显著,国内外市场对石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石榴生产发展速度、面积迅速增加,石榴的栽培管理技术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石榴产业发展速度扩增[3]。陕西省的栽培面积已达1万hm2,咸阳地区0.2万hm2,现为陕西省石榴的第二大产区。咸阳地区石榴主要分布在旱腰带地区,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550 mm,生产的石榴果面光洁、色泽艳丽、含糖量高,品质佳,是石榴的优生区。

1 生产现状

1.1 栽培历史悠久

据传,唐贞观之治时期,在秋高气爽、阳光和煦的晚秋季节,一个偶然的机会唐太宗李世民携长孙皇后一行从昭陵西侧的行宫----黄城出游到九嵕山脚下的一个普通村庄(今昭陵庄河村)看到遍地果实累累,挂满枝头,色泽红艳的石榴,便命随从采摘一个品尝,顿时龙颜大悦,赞口不绝,其后每年必食之。故礼泉庄河御石榴由此而得名,从而成为每朝历代的宫廷传统贡品。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农业合作化时期,礼泉人民将自己精心作务的御石榴邮送到中南海,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其它领导的一致称赞。2016年肖山现代农业园区给中央党校栽植石榴14棵,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1.2 人文资源丰富

咸阳地区有着众多在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每个产区都有与石榴相关在历史传说,都有可以依托在石榴文化品牌。礼泉石榴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乾县石榴与武则天有关,三原石榴与长孙皇后有关,这些民间传说和典故与现有昭陵、乾陵等构成了咸阳石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人文及资源文化,反过来促进国咸阳石榴品牌价值在提升[4]。

1.3 石榴栽培面积上规模

咸阳地区石榴栽培面积达2万hm2,最主要聚集在礼泉、乾县、泾阳和三原等县区的旱腰带地区。其中礼泉生产规模最大,已有0.2万hm2,主要分布在昭陵社区的庄河村、肖山村、前山村等。

1.4 石榴主栽品种稳定

在咸阳地区,石榴主栽品种主要有:御(酸)石榴、陕西大籽、新疆大籽、泰山红、临选14等,其中以御石榴和新疆大籽为主。

1.5 石榴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礼泉的昭陵社区肖山村地处礼泉县旱腰带地区,全村耕地面积190.67 hm2,其中御石榴面积20.34 hm2,甜石榴面积66.67 hm2。肖山村先后被省、市、县三级确定为集“一村一品”、“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旅游观光”五位一体的示范村。2012年,获得省级现代农业石榴产业示范园区称号。昭陵社区前山村位于肖山村的西边,目前全村186.67 hm2耕地,133.33 hm2栽植石榴,2008年成立了武将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013年获得无公害石榴基地,先后有中央七套、陕西电视台、咸阳电视台都相继报道,2014年获陕西省现代农业石榴产业园区称号。石榴的标准化水平不断提高。

1.6 品牌影响不断扩大

咸阳地区石榴品牌推销年年扩增,多次荣获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技术交流会的金奖。

1.7 新技术在合理使用

套袋技术、套瓶技术、果园生草、滴灌等一些新技术得到应用。

1.7.1 套瓶技术 石榴套瓶是一项生产优质果的新技术,具有防裂果、防雹灾、改善果面光洁度,预防石榴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次数,降低果实中的农药残留量、延长果实采收时间、降低酸石榴酸度等优点。它不仅保证了石榴优质无公害,而且使其成为了一件工艺品,单个售价在50元左右。石榴套袋技术操作虽然比较麻烦,但是可以起到减轻病虫害、农药残留、提高果品商品率等效果,可以推动优质绿色果品发展。此项技术获得第十六届杨凌农高会“优秀新技新产品”奖项。

1.7.2 滴灌 咸阳地区全年降雨量在550 mm左右,降雨不均匀。石榴耐旱性强,但在水肥都提供前提下,产量大幅度提高。在果园内铺设滴灌设施,大大提高了果农的效益。

1.7.3 果园生草 果园生草即在果园行间种白三叶、油菜、毛苕子、黑麦草和鼠茅草其中一种或两种等,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抑制杂草丛生,保护害虫的天敌,减少果园内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保持水土,提高果品品质与产量。这项技术在我市大面积推广。

2 存在问题

2.1 栽培技术有待提高

2.1.1 品种单一 咸阳石榴主栽区的御石榴闻名中外,但品系不纯,品种性状表现差异比较大、混乱。甜石榴主要以新疆大籽,临选14为主,成熟季节在十一之后,上市时间集中,增加了销售难度。

2.1.2 标准化技术普及率不高 虽然认定了一部分标准化示范基地,但商品果率仍较低。缺乏系统的技术标准,果农将整形修剪自由化或随意化,甚至神秘化。

套袋技术应用不到位,为了提高石榴果实的商品质量,推广使用果实套袋技术[5],对于果实病虫防治(特别是对食心虫的防治)、防止果面污染、减少农药残留、防止裂果等效果显著,但是选择果袋、套袋的时间、套袋的方法掌握的还不全面,市场销售的纸袋、塑膜袋质量规格极为混乱,套袋后果实日灼、病变、虫害等因为果袋的质量、套袋的技术不规范而时有发生。

2.1.3 裂果现象严重,影响商品质量 成熟期大量优质果实裂果造成很大损失,石榴裂果成为目前生产管理上的难点[6,7]。致使裂果的主要原因是果实表面湿度的急剧变化和根系周围土壤湿度的急剧变化。果实成熟时暴雨和大旱之后的漫灌是造成裂果的主要原因。

2.1.4 病虫害防治仍存在问题 干腐病、黑斑病是影响石榴外观和贮藏质量的顽疾[8]。干腐病是石榴生产中的首要病害,主要为害石榴树的枝干、花器、果实、果枝和新稍,潜伏期较长,预防难度大。早期落叶病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病害,如若不提前防治,常常会使叶片失绿早落,影响树体养分回流积累,导致树体衰弱,花芽分化不好。

2.1.5 施肥灌水技术需要改进 石榴种植区对土壤的肥力、水分状况缺乏详细的分析,不能按需施肥与灌水。大多数农户重施化肥,不施有机肥或配方肥。即使一部分施用的农家肥(人畜粪便),不经过腐熟,盲目施用时会造成根系肥害或虫害。石榴抗旱能力强,但是干旱会造成幼树停长,挂果树衰弱、果实不能正常膨大,亩产量减少,而过量灌水又会造成营养生长旺盛,成熟期会导致裂果。

2.2 质量管理还需加强

我国石榴生产质量意识不强、标准化生产起步较晚,要确保石榴质量安全仍有一定的难度,虽有被认定过的产地,被认证过的产品,但是缺乏行至有效的监督管理办法和完善的检测手段,很难达到标准化的要求。

2.3 贮藏加工产业需要加快

目前石榴贮藏的条件比较落后,贮藏技术有待提高。贮藏过程中的黑斑病、干腐病扩散非常快,把栽培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带到贮藏环节,贮藏期间的冷链系统还不够完善,导致出库的果实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发生病变,所以贮藏有风险。而从事加工的石榴企业几乎没有。

2.4 示范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石榴生产离不开示范园的带动作用,有些示范园兼顾旅游观光、重视了旅游观光,忽视了标准化生产。

2.5 市场营销机制不完善

石榴市场营销较为混乱,农村的石榴协作组织机制不健全,对农户生产的监管到位。国际市场的信息量匮乏,出口销售经验不足、有些企业或个体不掌握标准、不了解生产水平,盲目签订外贸定单,要么要价太低、无法实施,要么以次充好,坑害外商。

2.6 支持环节存在不足

石榴产业发展,除了有良好的政策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方案去落实,没有好的落实方案等于没有政策,最关键的问题是资金的问题,资金问题是永恒的课题。按照亩产1 500 kg的优质石榴计算,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每亩投入应在500~800元之间,石榴生产要进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显然离不开资金的投入,而农民最缺少的就是资金。缺少了资金投入、新优品种、标准化技术无法推广,产品的质量无法提高。

3 意见及建议

3.1 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解决石榴生产中的存在的突出问题

积极投入资金,加强科研力量,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选育品质佳、产量高、抗病性强、抗冻性强、抗裂果等各种形状优良的品种,筛选出适合鲜食、加工、观赏或者三者俱佳的品种,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

建立标准化示范园,着力解决生产中存在的裂果严重、白籽现象、抗冻性差、早采摘等问题,为咸阳石榴产业发展提供各类品种与技术支撑。加快推行标准化管理,推广大苗建园、高光效树形、多施有机肥、果园生草、秸秆覆盖、水肥一体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等系列标准化管理措施。开展标准化生态化石榴园建设,大力推广旅游、观光、采摘及生态园区建设。用示范园生态园带动石榴产业管理上水平、效益上台阶,促进石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3.2 成立果业合作经济组织

建立适度规模、专业经营,以农村劳动力为主、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机制。大力支持和引导成立果业合作组织,如石榴专业合作社、石榴服务站等。为了提高果农生产效益,可以采取利益捆绑形式,提倡成片区域统一生产(果园施肥、树形修剪、病虫防治)、统一销售等模式。同时,专业合作社可以采用统一采购农资、多种渠道提供销售信息、考察主栽品种等形式,最大程度为果农带来效益。

3.3 加强配套的销售平台建设

在我市石榴主产区建立配套的石榴销售平台。建立贮藏保鲜、批发零售、物流运输等配套设施建设,打造信息化网络平台。大力扶植龙头企业,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活动。利用我市各个石榴产区与不同人物有关,礼泉石榴与唐太宗李世民有关,乾县石榴与武则天有关,三原石榴与长孙皇后有关的文化背景, 打造我市石榴公共区域品牌,提升我市石榴品牌效应。探索“农超对接”模式,扶持精品石榴,开拓高端市场。

3.4 延长石榴产业链,挖掘石榴产业附加值

石榴于保健作用与经济价值于一身,要不断增加开发广度与深度,将石榴的潜在价值“吃干榨净”。对石榴果、皮、籽、叶、花等实施深度加工,强化深加工产业,延长石榴产业链。如石榴根皮、树皮乃至果皮含鞣制23%以上,可广泛用于制革和印染工业,能提制烤胶,亦可作黑色染料。石榴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石榴皮加工处理,可以制药,也可以发展成饲料。石榴汁液可以研制成保健品、果酒、果汁,石榴叶子可以研制成果茶。

石榴又是优良的观赏型树种,花色、花型各异,可以制成不同型盆景,观花、观果、观杆,经济效益俱佳,发展前景广阔。

扶植龙头企业,延长石榴加工产业链,解决加工环节的存在问题,不断挖掘石榴产业的附加值,加深开拓石榴产业的潜在市场。

3.5 加强政府调控,推动石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加强宏观政策调控,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保护农民和龙头企业的相互利益。政府在政策、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对石榴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扶持。按照国家制定的质量技术检测规定,建立符合当地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检验体系,着实保护广大消费者利益。

猜你喜欢

裂果咸阳套袋
乐昌柰李“炼金术” 套袋果身价十倍
裂果严重的屯屯枣 怎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设施大樱桃裂果原因及预防措施
不套袋与套袋栽培的红富士苹果品质比较
咸阳
日光温室金手指葡萄裂果调查和致因分析
沐猴而冠
套袋
咸阳值雨
樱桃裂果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