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中介入治疗的应用效果

2019-01-03杨环环李阳阳

关键词:脑血管病体征神经内科

杨环环,李阳阳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在医学水平快速发展的今天,神经介入技术逐渐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很多脑血管疾病患者都会借助神经内科介入治疗减轻手术的痛苦。而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康复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对介入各环节的康复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能够降低收入风险的等级,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30名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15人,在神经内科介入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其中男9名,女6名,年龄32~72岁,观察组15人,采用专门的康复护理,其中男8名,女7名,年龄32~70岁,两组的资料对比无差异。

1.2 基本方法

对照组15名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及之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介入治疗及之后,采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

1.2.1 做好术前护理

(1)做好常规检查。对患者的血压、心跳等指标进行监测,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2)加强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该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通,向患者讲解关于介入疗法的基本知识,打消患者的顾虑,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3)做好术前的准备。完成生命体征的各项检查,计算肝素的用量,测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肾功能等,必要的时候给与患者镇静剂保证充足的睡眠。在介入手术开始之前要禁止饮水进食,导尿并留置尿管。

1.2.2 做好术中护理

在不插导管的肢体建立静脉通道,然后在上边安装三通接头;做好心电监护仪的安装工作,对患者的神智、生命体征、瞳孔等进行密切观察,注意病情的变化;要认真关注患者身体温度、肢体色泽、肌力的变化情况;要注意在患者推注造影剂之后,要对患者进行安慰,克服头晕、头胀的恐惧感;要做好与医生的配合工作。

1.2.3 做好术后护理

(1)要密切关注术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比如,瞳孔的大小、血压、心跳等,严密观察患者的肢体运动情况,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2)手术之后要给予患者易消化、低盐、低脂的饮食,指导患者多喝水。(3)要严密观察穿刺处的伤口,观察有无血肿或者渗血的情况,一旦问题及时处理。(4)要认真关注患者身体温度、肢体色泽、肌力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脉搏小时、皮肤发紫、温度降低的情况,考虑可能是因为栓塞导致,应该立刻进行解决。(5)引导患者进行恢复训练,病情稳定之后可以引导患者进行坐、立、走的简单训练,加强康复。(6)观察并发症并进行解决。神经内科介入治疗的并发症较多,护理人员一定要注意各种并发症,例如:脑出血、皮下血肿、渗血、脑血管痉挛等,及时处理。

2 结 果

15名观察组患者中,有6例在介入治疗过程总出现了并发症,观察组患者中除1名患者出现脑出血、1名患者出现皮下血肿之外,其他患者出现并发症。

3 结 论

脑血管病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治疗难度大的特点,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很多脑血管病能通过血管内途径进行治疗而使患者免除开颅手术的痛苦。而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康复护理尤为重要。通过有效的康复护理,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也能够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本研究通过对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过程中康复护理的研究,得出在康复护理之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了大大的降低,在临床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体征神经内科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