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新课引入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018-12-26吴伟莲

成功 2018年10期
关键词:顺水加减法分母

吴伟莲

广州市从化区第七中学 广东广州 510900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成功上好一节课,新课的引入是关键的一环节。新颖的导语、巧妙的引入,像一支“兴奋剂”,一上课就注入学生的心田,它起着安定、酝酿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明确目标和带入情境,让学生围绕学习内容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成功的导语,犹如电影的序幕引人入胜,又好像乐章的序曲悦耳动听,先声引人,先声夺人。因此,在新课教学如何导入常常会影响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谈谈数学教学中,新课引入中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类比迁移法

利用学生的认知迁移规律来引入新课的方法。类比迁移是依据两个或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根据学生学过的知识,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特点,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上来。就迁移过程来说,具有明显性、直观性。例如在“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教学时,先复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直接渗入异分母的加减法,让学生自己通过类比,探索出法则。设计如下:1、计算: ;2、思考下列式子能否进行计算:

? 这样导入自然,学生掌握新知识快,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马到成功。

二、设障立疑引入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在一开始就给学生设置障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己获得知识,体验探索新知识的喜悦。例如,在“分式的乘方运算”的教学时,我设置了一道探索性题目来引入新课:观察填空:

三、教具、实验演示引入法

教具或实物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可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直观鲜明地提示了客观事物的关系;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参与包括探索、发现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可以使他们获得较深感受,更好地获取新知识。例如在“矩形的性质”的教学时,课前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授新课时,让学生把平行四边形的一边固定,移动另外三边,在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形状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并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1)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什么不变,什么在变?(2)在整个变化过程中,有一种特殊情况是什么形?——长方形,从而引出新课“矩形”(长方形),并进一步让学生观察演示过程,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矩形的性质。这样通过实际操作,导入新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趣味引入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对所思考的问题没有兴趣时思维容易中断,难以投入,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故事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行程问题中的顺水、逆水航行类应用题”的教学时,通过影片《少年包青天》中包拯利用顺水航行速度快的线索来破案的故事引入新课,既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顺水航行、逆水航行的速度关系,又可以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使他们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收到满意的效果。

五、联系实际引入法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很多数学知识都与实际紧密联系。同时,一般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有的还亲身经历过。因此,在讲授数学新概念时所举的例子要尽量联系实际,当老师提出与实际联系比较密切的例子时,学生往往跃跃欲试,想学以致用,这样一来,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就很快被调动起来。例如:在学习“面积”一节时,我这样开场:我们级长家买了一套新房子,他打算用33cm的正方形彩色地板砖铺地面,现在平面图就在我手里,同学们帮助算一下,需要买多少块方砖。看到学生们认真审视平面图后互相商讨的场面,我及时引入了“面积”的概念。就这样,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学习很投入。

总之,教无定法,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引入的设计只要能坚持从这一点出发,就能吸引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顺水加减法分母
仙人洞村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岁月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大型集装箱船顺水离泊南沙集装箱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