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突破口,缔结『互联网+ 农业』新思维
——『城归』创业者谢松良的探索之路

2018-12-25长江蔬菜杂志社杜佳晨湖北省蔬菜办公室袁尚勇

长江蔬菜 2018年22期
关键词:订单农户农产品

长江蔬菜杂志社 杜佳晨 湖北省蔬菜办公室 袁尚勇

湖北农知鲜农业有限公司,一家集农产品销售、农业技术、农机服务于一体的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企业。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实施连片全程机械化种植,采取保底订单收购、集中分拣、加工销售的模式,打破传统农产品流通模式,立足源头基地,根据市场需求量身定制,打造出产销一体化的互联网订单农业新机制。

9月中旬,丝丝秋雨中沁人的凉意溢入城市的街头巷尾,整个荆门市沉浸在一片初秋的静谧之中。湖北农知鲜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农知鲜)的工人们忘却疲惫,不辞辛劳地常年坚守在岗位上。他们娴熟地将收购的马铃薯细细筛选、清洗后分装,每一道工序看似简单却着实是一道细致活儿,经过处理的马铃薯规格大小一致、色泽鲜亮、圆润而饱满。一批批分装打包的货物随订单销往全国各地。偌大的农产品销售公司,唯见几间大型厂房和一间电脑办公室,却不见任何销售员。“我公司全程采用互联网信息化操控,产前订单保障农资供应,采取互联网渠道发布信息;产中‘保姆式’服务,互联网平台更新产品情况;产后保底收购,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销售。从产前到后期服务一体化为农户置办得妥妥当当。”正如农知鲜的董事长谢松良所言,农知鲜自2016年成立以来便定位于农业产业服务供应商的角色,致力于打破农产品传统流通手段,创新性地将“互联网+”运用到农业产业运作之中,在解决我国长期以来农产品滞销难题的同时,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打开一个新的突破口。

摸索前行,择“擅”而从方为上

2007年,毕业于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谢松良,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进入百度搜索,朝九晚五的工作让不少人艳羡,却拴不住他年轻躁动的心。一次做市场调研的偶然机会,工厂大批量订购的高端蔬菜吸引了他的注意,让他意识到蔬菜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谢松良萌生出自主创业、走农业科技化道路的想法,他不急不躁、审时度势,利用自身资源广泛搜罗信息。经过2年沉淀,2013年谢松良正式从百度搜索辞职,怀揣雄心壮志回乡创业。

自涉足农业之初,谢松良心底便勾勒出一张高效农业发展蓝图,以菜—玉米—马铃薯一年三熟模式代替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回到文集镇,谢松良立即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流转了200亩土地,踌躇满志地开启了规模农业与高效农业相结合的创业梦。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在实际操作中,田间管理不当以及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各种问题接踵而至。尤其是2015年5月的一场暴风雨彻底转变了谢松良的思维方式,当晚暴雨席卷了整个基地,谢松良与工人冒雨抢救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看着田间22个大棚顷刻一片狼藉,当年损失达十多万元,这对于事业刚刚起步的谢松良犹如晴天霹雳。随后一年里,谢松良陷入撤股与债务的困境中,但他并未放弃。“其实最初创业完全是受传统农业模式的影响,什么都想做,却什么都做不好,如果仅仅从单品入手加上自身在市场上的渠道和优势,想必能够花更小的成本,取得更大的价值。”谢松良开始在挫折中反思,并在迷雾中寻找到了方向。

“君子不食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用其伎俩矣。”反思后,谢松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市场,改变了原有的传统运行模式。随后,需要货源的客商与售卖农产品的农户同时找上了门,谢松良决定充分发挥自身对接市场的优势,打造订单农业信息化服务供应平台,做市场与基地衔接的桥梁。借荆门市农业产业战略性调整的春风,结合正确的思维路线,湖北农知鲜农业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农知鲜运行机制采取全方位“保姆式”服务,线上借助互联网平台引进订单,线下以“公司+基地”的模式完成订单销售,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进而延伸产业链,达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智取胜,策略布局始为本

自农知鲜成立以来,谢松良始终坚守着一件事——将单品的服务链条做到极致,“臻于至善,登峰造极”方谓其本心。总结早年失败的经验之后,谢松良领悟到如今市场所需的是高质量的单品供应,而非鱼龙混杂的菜市场。于是,他充分抓住我国马铃薯上市时间分散这一特点,以荆门为中心向四周扩散,分别于华南、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内蒙等地布点,成立相应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切实保障了马铃薯周年持续供应。

有了货源,谢松良运用自身的市场优势,采用订单销售和“互联网+”2种模式,在巩固现有客户的同时,加大市场开发路径,短短5年时间,迅速打通广东、陕西、甘肃、湖南、贵州、四川、重庆、河南及湖北省内主要城市的批发市场和超市的销售渠道。

此外,谢松良采用细分的营销模式对各类产品与客户按照等级进行归类,然后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与产品,采取不同的营销模式。以产品质量和客户群体为切分点,产品质量细分为特级、通货级等类型,后按照等级进行价格细分;客户群定位于农批市场与商超客户,分为A、B、C等级别,对不同等级的客户在保证品质数量基础上,给予不同的价格优惠。

结合市场动态,量身定制营销策略、把握消费群体,借助自身优势以智取胜。农知鲜因此走出荆门,遍布大江南北。采访中,记者问及作为中间服务商如何平衡农户与市场的问题,谢松良一语道出了契约制的核心,“对于农户,我们会事先约定好货物回收的标准,然后按照这个标准上下调整,保证农户能够赚钱。对于进货商,我们保证提供货品的品质和时间,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约束的信任机制。”即利用两者间利益的平衡达到相互制衡的效果,而农知鲜所做的便是以诚信来获取双赢。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近年来,农知鲜扮演着互联网综合服务的角色,集订单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切实解决了农户难挣钱、农产品难卖等问题,以先进的订单模式、“保姆式”的产中服务、到位的农技服务打响品牌效益。订单量与日俱增,截至目前,每年签订的订单量达14 000亩,月销售马铃薯1 500~2 000 t。在发展的同时,农知鲜不忘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以“基地+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发展周边合作社28家、家庭农场3个、种植大户13个;省外订单种植企业16家;未来,农知鲜将继续沿用 “互联网+”的销售模式,完善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打造更为精准的产业链条。

猜你喜欢

订单农户农产品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订单农业打开广阔市场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