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谨记“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农民而设

2018-12-24丁建庭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36期
关键词:秋分稻米农耕

丁建庭

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一个全国性的节日,是属于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是庆祝丰收、享受丰收的节日。

从民俗上看,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如畲族的丰收节、藏族的望果节、彝族的火把节,但在国家层面上缺少一个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在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有45名人大代表提出设立丰收节的建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农,天下之大本。”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尽管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持续下降,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并没有改变,党中央也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要发展,从根本上还是要依靠亿万农民。如今,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中央决定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势必会调动起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实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对传统农耕文化的记忆正在淡化,对农业的了解正在弱化,对农村的认识正在虚化,对农民的感情正在边缘化。“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有助于宣传展示农耕文化的悠久与厚重,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还可以让人们以节为媒,释放情感、传承文化、寻找归属,重拾对那座山、那片水、那块田、那些人的情感寄托,享受农耕文化的精神熏陶。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对于农民来说,秋天是成熟结果的季节,是享受丰收喜悦的季节,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从节气上看,秋分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昼夜平分,秋高气爽,既是秋收、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也是稻谷飘香、蟹肥菊黄、踏秋赏景的大好时节。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秋分时节硕果累累,也最能体现丰收。所以,把每年秋分设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体现了鲜明的农事特点,更契合了丰收节的主题。同时,也便于充分展示农业的丰收成果,让广大农民真正放轻松、歇歇脚,参与和享受属于自己的节日。

“中国农民丰收节”是亿万中国农民的节日,主角是农民。这一节日设立的初衷必须谨记。只有让广大农民都参与进来,让农民享受到节日的快乐,“中国农民丰收节”才实至名归。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结合各地民俗文化、农时农事,组织开展好农民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勿搞整齐划一、千篇一律的活动。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农村的乡土风情,不要用城市的视角组织活动、庆祝节日。既要突出节日的仪式感,又要务实,避免铺张浪费。总而言之一句话,农民是丰收节的主体,农民广泛参与是关键,农民的节日农民乐。

馬上就是秋分时节了,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让人翘首以待。希望借助节日这一重要文化符号,在展示农业丰收景象的同时,让全社会更加关注“三农”问题,进一步增进全国人民对农民的深厚感情,为农民带来更多福祉。

(摘自《南方日报》2018年6月22日)

稻米收获节: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人们非常崇敬稻米女神丝莉。在收获季,村庄的所有房屋都会插上旗帜;在稻田最神圣的角落河流上游地区,会出现许多献给稻米女神的简易竹寺庙。同时,谷仓里会放置许多用稻穗做的娃娃,作为给稻米女神的献礼。

住棚节:住棚节是长达七天的庆祝活动,纪念古代以色列人在离开埃及之后在旷野中漂流四十年期间所住的棚屋,并追念耶和华在这期间供养了所有犹太人的饮食。节日期间,以色列人会搭建临时小屋或没有屋顶的神棚,他们将在那里吃饭或睡觉。

斯威士兰丰年祭:斯威士兰位于非洲南端,12月下旬,男人们就会去海边取水,以此来开始丰年祭。人们用神圣的刺槐树枝为国王编织一个凉亭,等国王吃了第一个水果之后,人们开始分享丰收的果实。

猜你喜欢

秋分稻米农耕
隐藏于稻米花果中的酒香
稻米飘香醉人时光
稻米香喷喷
农耕感怀
秋分
农耕园里收获多
秋向此时分
八哥、秋分和老博士
老圃作品
老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