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克拉申假说的英文电影与口语能力提升的实证性研究

2018-12-24李静

文教资料 2018年32期
关键词:英文电影口语能力

李静

摘 要: 有关影视作品应用与英语教学和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多,涉及口语、词汇、听力等各个方面。但多数研究及效果报告都是以研究者的直觉为依据,缺乏可信度。因此,作者拟进行一项有关英文影视作品应用与英语学习者口语训练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具体通过选取难度各异的英文影视作品,从模仿、配音、情节复述三方面对研究对象进行口语培训,然后分析前后测数据以检验英文影视作品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培养和提高的有效性。

关键词: 克拉申假说 英文电影 口语能力

1.引言

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体现在英语学习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则在2007年9月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

然而,现在国内教学现状并不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当他们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时,由于对方语速快、连续爆破音多等听不懂。究其原因主要是兴趣不足导致被动学习;传统教材内容的英语语料和文化信息陈旧,不足以满足大学生知识更新的学习需要;“哑巴英语”、“费时低效”的现象长期未能得到改变,从而不利于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2]。

由于原版英文电影及电视剧自然融合了字幕、语音、图像、文化背景等因素,因此日渐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和青睐。很多学者已对英文影视作品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进行过研究,侧重点涉及口语、语音语调、词汇、听力等方方面面[3]。不过,大多都是以谈感受或定性研究为主,很少进行实证研究,或对应用英文影视作品于口语教学或训练后进行测评。因此,影视作品在英语学习各方面的效果只是学者们的主观看法,缺乏说服力。

2.文献回顾

2.1对克拉申假说的研究

克拉申认为人类习得语言的最基本途径就是对语言输入的理解,输入的内容应该稍高于学习者目前的语言水平[4]。“可理解性”,指对意义的理解,而非对形式的理解[5]。并且充分的可理解性输入并不是语言习得的充分条件,因此提出了情感过滤假设,即习得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自信、自我形象和焦虑程度等,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习得效果[6]。受到两种假说的启发,一些研究工作者将其应用到学习实践当中。通过问卷调查和受试者的反馈,他们发现该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降低了學生的焦虑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由习得向学习转化[7]。

但是这一观点的理论基础似乎值得探讨。克拉申认为保姆语言对儿童有用[8]。它是由父母或其他照料孩子的人修饰过的适应儿童理解力的话语,在语法和句法上都比成人语言简单。主要目的是成人—儿童交流。如果将这一理论用于目前大学教育外语学习或专业外语学习,就意味着教师中出现口误和汉语式英语是“合法”的[9]。但在英文电影中,我们发现其中口语语言大多由简单词和高频词语构成。比如MadagascarⅡ里的“I couldnt tell you apart”, A Walk in the Clouds里的“You made me the fool in front of the world”, The Departed里的“We need you to keep your ears open”,以上几个句子中的主要动作都可用其他单个动词表达:蹲下 squat;分清 distinguish;丢脸 disgrace;警惕guard。但这些词却不是每个学习者都已掌握的, 并且掌握这些词具有一定的难度[10]。因此,涉及中西方不同文化产生的不同表达, 我们可进行比较分析, 避免受母语影响而说出一些不恰当的表达,且需高度重视并熟悉由高频词汇构成的短语[11]。

2.2对英文电影和口语提升的研究

实际上,学习者对英文原声电影的可接受性强,在闲暇时间内观看英文电影最普遍[12]。在应用电影学习口语的过程中,学习者吸收了大量可行又有趣的信息,并且利用自身经验或语境辨别信息的真伪[13]。另外,通过观看电影,英语学习者会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下降低情感过滤程度,从而加大语言输入[6]。

然而,英语学习者大多会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最喜欢的电影片段训练口语,这意味着他们缺乏对电影材料可操作性的综合性分析[14]。另外,英文电影中人物的语速过快,为了跟上人物角色的话语,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讲则意味着自身发音出现错音、吞音等情况,因此,在电影的选择上我们应该注意传递性[2]。第一阶段要求影片表达形式简洁,发音准确,但又有比较强的感官冲击,比如迪士尼动画;第二阶段则要求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或者表现手法不拘陈规,通常可以选择一些所谓的“大片”;第三阶段在视听说学习中属于高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影片不再停留在感官刺激阶段,而是探讨电影的情节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等,因此,语言多样化、融入感强烈的名著影片是好的选择[11]。另外,训练之前,我们需要确定倾向于学习哪种发音模式。过程中要随时记录词语间的发音问题和句子的语调问题。并且,学生应该做多次重复性训练,从而进一步提升电影鉴赏力、语言模仿与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10]。

3.研究设计

3.1研究目的

该研究拟专注于英文影视作品对英语学习者口语学习效果这一点进行,从影音模仿、情节配音及情节讲述三方面入手。同时,在训练结束后会对研究对象进行口语测试,以检测效果,旨在研究英文影视作品对英语学习者口语能力培养和提升的有效性。

3.2理论框架

该研究将运用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且侧重“输入假说”及“情感过滤假说”两方面。克拉申认为,如果i代表习得者已经获得的语言能力,+1代表习得者将要了解的新知识或语言结构,那么他能够理解的语言输入材料应该是i﹢1水平。另外,习得者的情感因素比如焦虑程度、自信缺乏和厌倦等会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在说话者和听者之间,这些情感因素相当于减少听者理解范围之内的语言输入的过滤机制[4]。

3.3研究问题

基于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笔者提出的两个研究问题如下:

(1)运用电影提升口语能力的有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口语提升过程中最显著的发音问题是哪方面?

3.4执行计划

3.4.1研究对象的确定及前测

(1)选出20名英语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

(2)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确定适合测试受试者口语水平的计算机软件。

(3)实施口语前测,并统计其分数。

3.4.2影片搜寻与处理

(1)搜寻并按难度水平分类适合英语训练的影视作品,具体由易而难分为A、B、C三类。

(2)对影视资料进行裁剪、源片段消音等处理,以备下一步口语训练所用。

3.4.3口语训练

就A类影片分别对受试者进行以下训练:

(1)影音模仿:进行对话模仿,将影片定格在某一段,让研究对象随着影片反复模仿对话和发音特点,之后自由组合表演,再现电影情节,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反复练习,增强语音语调的运用能力。

(2)情节配音:具有一定的口语发音基础提升之后,对研究中所模仿影片进行配音训练。除去源片段的声音及字幕,配音完成后,与源片段的语音比较,找出发音错误与不足,并记录。

(3)情节讲述:英文讲述相关影片情节,发表对影片的观点和感受,增强研究对象对相关文化语料的输入与巩固。

就B、C类影片分别对受试者进行与A类影片相同的训练,即:

(1)影音模仿

(2)情节配音

(3)情节讲述

3.4.4口语后测及其他活动

(1)口语后测

(2)收集并分析数据

3.5数据和样本处理

该研究采用的数据收集法为观察法,数据的来源包括问卷、口语训练前后测试成绩及词句错误发音的记录等定量数据;采用的分析方法为数据及实验性研究法。最后,通过观察记录及对比测试结果检验口语训练的有效性。

4.结果与讨论

4.1前后测数据对比分析

4.1.1控制组前后测对比分析

该研究对控制组人员进行了前后测试。控制组组内成员进行了自己平时正常的英语学习,但没有参与该研究的口语训练,因此前后测分数虽均有提升,但幅度不大,口语提升程度不高。

4.1.2实验组前后测对比分析

该研究对实验组人员进行了前后测试。实验组组内成员也进行了平时正常的英语学习,但参与了该研究的口语训练。

笔者选取了前测成绩较为相似的人员作为实验组,并在口语训练结束之后对其进行了口语后测。总体成绩增幅较大且提升程度相似,个别人员由于自身原因,成绩增幅比别人大一半左右。

两组数据相比来看,第二组数据的增幅明显比第一组大且更稳定,证明英文电影相关口语训练对实验组人员的语音语调、重音位置及语句连贯方面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4.2实验组发音问题对比分析

该研究将所选语料翻译为英式音标,总体以音标为基本单位,对实验组人员常见的发音问题进行了提炼、总结和分类。另外,笔者还发现了个别简单音节的发音问题,也对其进行了分类和归纳。该研究共收录了1635个发音单位和音节,归纳了114个问题发音,并将其分为发音过重、发音错误和发音缺失(吞音)三类,其中发音过重有28个,发音错误有47个,吞音有39个。

4.2.1各单位和音节发音问题频率对比分析

该项目共收录分析了28种发音单位和音节,其中发音问题出现频率最高的前四位分别为of,/θ/,/p/和/aI/。

4.2.2“发音过重”问题分析

这一问题集中出现在爆破音/t/,/d/和/p/中。其中,/t/的发音过重问题频次最高,占80%左右。根据笔者对其的概括,英语学习者在cant, dont,but,beat,it,that和let等以t结尾的简单高频用词上,把/t/发得过重,从而导致整体语句凸显不连贯性和临近单词发音不标准等问题。/d/与/p/发音过重的问题频次相近,但是前者与/t/的问题类似,少数人更容易将/p/和/m/发成/pu/和/mu/而使其发音过重。

4.2.3“发音错误”问题分析

根据笔者数据分析,英语学习者非常容易将/aI/与/e/错用或将两者发成/?覸/或/?藜r/,导致现有情境中语义发生错误,令人不解或误解。例如在英文卡通电影“飞屋环游记”中:“But you said a snipe ate your...”的snipe[snaIp] (鹬鸟)发音發成snape[sneIp]([北方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姓氏] 斯奈普住所名称,不适于耕作的沼泽地)则令听众对原剧情不解;可能因为语速对学习者而言过快,急于说完一句话或用词掌握能力不够,少数人将by[baI]发成bay[beI],said [sed]发成[saId]而令听众产生疑问。部分人将/θ/发成/s/,将舌头放在上下两齿之间不属于中国人的发音习惯,因此对自己英语学习有较高要求的人,需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并加强练习。

4.2.4“发音缺失”问题分析

发音缺失主要体现学习者无意间不发这个音,而使语句结构不完整,其中问题主要集中于单词of[?藜v]上面。例如在英文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This part of my life is called internship.”“In a couple of weeks, youll get call sheets with the phone numbers of employee.”数据显示,将of略去不说且在该发音出现无明显停顿的频次有75%。少数人在部分单词中将该音/?藜/省掉,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In fact, there are few people in England Who have more true enjoyment of music or better natural taste.”将[?謖bet?藜(r)] 发成[bet]。

5.结语

基于克拉申二语习得假说中的“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该项实证研究选择英文电影作为口语提升的媒介,为受试者提供较为轻松愉悦和生活化的学习环境,在特定情境中,使得受试者增强了单词记忆能力。另外,将电影内容按照难度分类,受试者可以找到自己的口语现有水平及可提升空间。再者,通过模仿、配音和角色扮演,受试者在语句的连贯性和语音语调的转换等方面有较好的提升。但是,研究中仍然凸显了一些发音问题。因此,笔者归纳并分类了三大受试者存在的发音问题,希望对之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从而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更多英语学习者减少发音问题。最后,希望英语学习者可以重视音标,从根本上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淼.从电影口语特点分析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6).

[2]黄兰.从输入与输出理论看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1(18).

[3]刘花、张娟.浅谈英文原版电影对英语口语的提高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5).

[4]Krashen, S.. Explorations i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Use [M]. Portsmouth: Heimemann, 2003.

[5]程利英.Krashen 的“输入假说”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6]姜乐.从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看高职英文电影教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

[7]左俊媛.基于克拉申语言输入假说的英文原声电影教学实践[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3).

[8]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1981.

[9]吉哲,施蕴中.对克拉申假说的几点评论与反思[J].河南教育,2006(14).

[10]张秦.英语电影口语模仿教学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6).

[11]孙晓玲.基于英文电影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

[12]Nath, P. & Mohamad, M. & Yamat, H.. The effects of movies on the affective filter and English acquisition of low-achieving English learners [J]. Creative Education, 2017(8):1357-1378.

[13]蘇秀玲.English Study and English Learning[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2年会论文集[C].2002:149-152.

[14]陈露.大学英语电影口语模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30).

猜你喜欢

英文电影口语能力
多模态视角下英文电影配音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析英文电影在传播英美文化上的作用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的几点有效学习方法
中职生英语口语能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小学英语口语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英文电影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关于英文电影在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的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