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课”背景中的高职教师角色转变

2018-12-24李敏冯于唐小娜

文教资料 2018年32期
关键词:高职教师角色转变慕课

李敏 冯于 唐小娜

摘 要: 慕课在很多国家都引起了上至国家教育部门、再到高等院校、企业,下至各级学校教师的普遍关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对高职教师角色转变进行研究。在慕课背景下,高职教师角色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转变。

关键词: 慕课 高职教师 角色转变

一、慕课及其特点

(一)什么是慕课

MOOC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意为大规模在线公开课。

(二)慕课特点

慕课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 Massive,即大规模的,慕课由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学生人数往往超过传统课程的学修人数。到目前为止,一门慕课的学生人数最多的已经达到了十几万人。

2. Open,即对所有人开放,不分国界、种族、性别、年龄、知识水平、专业背景等,只要有兴趣想学即可参与该门课程的学习,并且这些课程通常是免费的。如果学习者想要在课程学习之后获得一个认证或者学分等,也可以选择付费的模式进行学习。

3. Online,即这些课程都通过网络在线学习。课程发布者将课程相关资料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学生只要有网络能登陆这些网络学习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学习。换句话说,慕课使得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而是随时随地就可以发生。

4. 学习内容被称为Course,也就是说学习内容仍然是完整的一门课程,而不是单独的、毫无关系的。这些课程放到网上之前都会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开课者力图通过一系列课程、练习、作业、测验、讨论、考试等让学习者对某方面知识产生一定的了解及掌握[1]。

二、研究现状

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Sebastian Thrun(塞巴斯蒂安·史朗) 和 Peter Norvig(彼得·诺维格)将其研究生课程《人工智能导论》放到互联网上,该课程吸引了16万多名来自190多个不同国家的学生学习。该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慕课的广泛关注并拉开了各国对于慕课广泛研究的序幕[2]。

随着慕课在国外研究热情不断高涨,我国政府、高校、企业陆续开始关注慕课。2013年,我国推出了自己的慕课平台,如清华大学学堂在线中文慕课平台、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爱课程网等。

尽管国内外对慕课的研究热情持续高涨,然而实际上,我国对于慕课背景下高职教师方面的研究却很少。以中国知网的数据为例,从2012年至今,在知网上以篇名为查询方式,分别输入慕课、高职慕课、高职慕课与教师,搜索到的各年发表的论文数量统计结果详见下表。

由表1的统计数据可知,从2012年开始,我国就有了慕课方面的论文发表。对于高职慕课方面的论文,2013年也有1篇文章发表,但总的发表数量不多,从2013年-2018年3月底的5年多时间里,合计发表论文530篇,占所有慕课类发表论文的9.76%。针对慕课背景下高职教师的专门研究发表的论文就更少了,知网上自2014年-2018年3月底收录的相关论文仅有22篇,只占到慕课类全部论文的0.4%。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当前对于高职类慕课的研究是必要且迫切的,对于慕课浪潮下受影响较大的高职教师群体的研究更是如此。

三、传统高职教育的不足

(一)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高职教师通常从入职到退休都只教授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课程,因而一般只关注本专业相关知识及发展状况,对其他学科专业关注较少,造成了老师们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常常只是一方面的专家,对自己专业以外的发展及知识不是十分了解。

(二)教学内容单一

学校教育的常规就是开学发课本给学生,教师除领取学生用书之外,還会多领取一本教师用书,之后教学按照教师用书上的内容讲授,使用的教材和配套PPT往往是很多年都不更换的,教师们很多时候一年又一年地重复讲过的内容。

(三)教学以教师为主导

虽然多年以来都在提倡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但实际课堂大多数仍然是教师主导的“满堂灌”,最多就是穿插一些口头回答问题或者书写练习。学生基本就是坐着听一堂课,老师基本上就是站着讲一堂课,然后学生在课下完成作业。作业交给老师批改后,再集中一次点评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时不知如何下手、被动地等待父母与老师等的意见和帮助。

四、慕课背景下高职教师角色转变

(一)由单打独斗转为建立教学团队

传统高职教学教师一个人就能完成课前教学计划、教案、教学大纲的撰写、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及课后作业的批改。但是慕课的制作若想从头至尾由单独一位教师设计、制作完成还是相当困难的。因为慕课平台上的课程视频虽然常常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但实际制作过程往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才能最终制作完成并发布到网络上。此外,慕课制作及后期维护过程中不仅需要授课的主讲教师,还需要很多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参与其中,如录像人员、PPT制作人员、视频剪辑人员、管理人员等,这些能力单独一位高职教师是很难同时具备的。因此,可以建立一个分工明确的、各种专业技能人才聚集的团队,以共同开发、制作、维护慕课。 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大缩短工作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工作质量[3]。

(二)由台前讲授者转为课后辅导者

倘若慕课进入高职教学,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各种课程,则不需要教师站在讲台前授课,那么高职教师做什么呢?此时,教师们或许可以把对学生的课后辅导作为重点来做。比如,老师们可以在开课初,从宏观、整体上讲述该门课程,让学生对该课程有整体上的把握,但用时不宜过多,利用一次上课时间,大概一个课时45分钟即可。否则,用时太多,学生难免觉得重复、失去兴趣;学期中,可以就慕课中的重难点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检测学生实际听课效果,之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听课情况给予必要的教育和引导;或者鼓励学生对慕课内容进行复述、演讲、辩论等,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间、师生间互动,使学生学习与人合作、团队精神及其他在慕课中无法体验及学到的内容。

(三)由知识讲授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慕课的出现让学生自学更具有可操作性。由于慕课平台上已经有了完整的一门课程的授课计划与教学内容,而且很多课程都是国内外顶尖高校在自己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教授们开设的。在放到网上之前,考虑到网络学习的特殊性,经过特别设计、制作,不仅内容丰富,视觉、听觉上也是相当享受的。此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获取这些课程的操作很简单,学生只需要登录相关网站就可以学习自己喜欢的各种课程。

除了上述优点,慕课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对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的要求较高,未完成全部慕课学习的学生比率较高。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普遍较低,此时,身旁老师们的提醒和督促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们可以把重点由以前知识点的讲授转变为促使学生更有效地自主学习。也就是说,高职教师要从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老师们要根据学生差异进行不同的引导,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兴趣很重要,长期坚持学习的决心和毅力更加难能可贵。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多介绍慕课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的网络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等。最终,通过不断引导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慕课学习、增强慕课学习效果。

(四)由教学转为自学

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和慕课的发展,学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查询资料、学习最新知识,因此教师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这样才能了解外面世界的变化、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满足课堂教学需要。倘若教师满足现状,故步自封,不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发展、也不在专业上进一步提升,那么将难以应付现代教育的新要求。总之,外界一直在变化,新的事物层出不穷,教师不学习怎么能行呢?

除了本身专业知识不断提升以外,高职教师继续学习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现代化教学技术等知识与技能也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在慕课背景下,老师们除了需要知道最受欢迎的慕课平台是什么及如何登录、如何在这些平台上学习外,最好还能自己学习制作慕课,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慕课学习。

(五)其他

慕课背景下,高职教师可能的角色转变之外,还可以选择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科研,或者成为双师型教師,以指导学生实践,或者善于沟通、乐于分享的老师也可以转变成学生管理工作者等。

总之,慕课的到来必然会对高职教育产生影响,高职教师要做好准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与机遇。

参考文献:

[1]焦建利,王萍.慕课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学习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65.

[2]乔纳·唐纳森,埃利安·阿格拉.大规模开放慕课怎样改变了世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3]Jean Charles Pomerol, Yves Epelboin, Claire Thoury.如何设计优质慕课 探索慕课未来的商业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55.

[4]杜积西,严小芳.慕课重新定义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68.

[5]萨尔曼·可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85.

[6]于歆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利用慕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

[7]刘万辉.微课开发与制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5.

[8]倪彤.微课/慕课设计、制作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4.

猜你喜欢

高职教师角色转变慕课
我对初中历史教学创新理念的浅显认识
浅论新时期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高职教师教学自主权和职业承诺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