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调查研究

2018-12-24王岭梅李少付武杰

文教资料 2018年32期
关键词:问卷大学生专业

王岭梅 李少付 武杰

摘 要: 随着国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地方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中。研究内容是以地方(蚌埠市)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专业、年级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的差异,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本校开展此类教育的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学校更好地制定创新创业教育规划提供帮助。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需求 地方高校 学生群体 调研 教育规划

1.引言

日前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部署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近年来地方高等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发展创业教育,通过设立创业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发明创造、参加创业训练项目、学科(技能)竞赛等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1]。2017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提出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强化社会责任感和法治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强化实践动手能力[2]。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师资队伍、建立创业基地等路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3],整合系统内外的各类资源,构建良性互动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4]。本次调研的主旨是从学生的角度了解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各类途径与学生需求的差异,提出改进措施,以期真正发挥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

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是蚌埠市大学城三所本科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数据主要来源为蚌埠学院在校大学生),采取整体随机抽样和分类随机抽样的简单抽样方法,按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类别、不同年级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2.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数据分析

2.1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2.1.1信度分析。

通过问卷测量得到的,反映调查对象客观现象的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即调查问卷设计质量,需要通过问卷测量能力检验。这个指标是用Cronbach α信度系数评价的,这个α在0—1,α>0.8时,表示量表信度很好;0.7—0.8,表示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如果是在0.6—0.7范围内,表示量表可以接受但需改进。

利用SPSS软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调查问卷做信度分析得出Cronbachs alpha系数表如下:

由表1可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调查问卷Cronbachs alpha系数>0.7,信度较好,此问卷调查具有可靠性。

2.1.2效度分析。

问题是构成调查的要素,调查问题的性能就成为影响调查问卷效度的因素之一。从前面的效度检验可以看出问题的取材、长度、鉴别力、难度及编排方式都和效度有关。如果调查的问题设计合理,即如果问题的取材合理、长度适中、有相当的鉴别力且难度分布适当、编排也较合理,那么调查结果的检验就会有很高的效度。本次调查问卷的发布随机,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查阅相关文献,使问卷具有有效性。

2.2问卷调查基本信息分析。

2.2.1信息主体分布(学校)。

本次調查问卷对象针对地方院校在校大学生,发布网上电子问卷总浏览量404完成率81%,数据总量329份。其中蚌埠学院占236份,安徽财经大学19份,蚌埠医学院21份,其他(学校)53份。

2.2.2专业分布情况。

此次调查的样本中理工类占39.21%,人文类占12.16%,经管类占31.31%,艺术类占8.81%,医学类占5.78%,其他占2.74%。

2.2.3年级分布情况。

此次调查的样本(见图2)中大一学生占14.89%,大二学生占31.61%,大三学生占43.77%,大四学生占9.73%,大五学生占0%。

2.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了解分析。

2.3.1大学生获得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

此次问卷调查受访人数299人(见图3),其中A接受教师授课133人,B参加校内创业计划竞赛165人,C到企业参观访问115人,D个人创业实践经历117人,E听取企业家创业讲座103人,F其他途径28人(一个人可以同时接受多少途径)。

2.3.2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要性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受访人数329人(见图4),其中A认为有必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占62.01%,B没必要开展此类教育的占12.16%,C需要针对少数学生开展此类教育的占20.06%,D无所谓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占5.78%。

2.3.3本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情况调查。

本次调查回访情况分析(见图5):A认为所在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很好的为13.37%,B所在学校开展此类教育情况可以占40.12%,C认为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很一般占31.31%,D学校几乎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的占6.69%,E不了解学校是否开展教育情况的占8.51%。

2.3.4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主要存在形式。

此次调查得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A公共必修课占13.68%,B公共选修课占65.05%,C专业必修课占13.68%,D专业选修课占7.60%。

2.3.5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类型。

本次调查受访人数329人回复,授课教师中专职教师151人,院校辅导员201人,就业工作人员138人,校外创业者企业家89人(允许存在多种类型)。

2.3.6创新创业知识培训类型。

本次问卷调查受访人数329(见图8),其中培训类型市场开发与市场营销占13.68%,财务税收占12.16%,企业经营与管理占14.59%,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12.46%,民商法律占7.9%,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占17.93,政府出台创业优惠政策解读占7.9%,创业案例分析占9.42%,人力资源管理占3.95%。

3.调查结果分析

3.1大学生需求意向分析。

3.1.1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对创新创业教育需求程度分析。

由表2可知不同专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程度不同,理工类明显高于人文类、艺术类、医学类;经管类、其他专业一般。

由表3可知不同年级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程度也不同,大一明显更加关注创业教育,而大二、大三、大四则需求一般。

3.1.2不同专业类别对创新创业教育内容需求分析。

由表4可知理工类学生倾向于企业经营与管理,对民商法律不感兴趣。人文类倾向于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经管类学生对各种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倾向一般无太大偏差,艺术类、医学类关注企业经营与管理,其他专业学生对创业机会和环境分析更感兴趣。

3.1.3教材资源的需求分析。

由图9分析可得大部分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都希望借鉴成功创业人士的作品,不需要课本和教授主编的书籍需求程度较低。

3.2验证分析。

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年级和专业的显著性系数均大于0.05,在各组群之间显著性系数明显大于0.05,由此可验证大学生期望获得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度高且不受个体差异的影响。

3.3需求强度分析。

总加量表法由美国心理学家李克特提出,又称为李克特量表。测量每一种态度就用一个态度量表,态度量表针对某个态度对象而设计,它由若干个问题组成,根据被试对每个问题的反应给予分数,以代表该人对某个对象所持态度强弱,由表5得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强度较高。

4.调研的结论

4.1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度普遍较高,没有专业及年级的差异。

由利克特量表(总加量表)数据分析其平均值差数大于0,所有结果保留,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强度较高,从统计学角度看认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必要性。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判断出专业和年级的不同对创新创业教育需求无明显差异,虽然专业和年级的显著性系数有一定不同,但由统计数值平均值95%信赖区间值均超过2.0且趋于稳定,从统计角度看样本之间无明显差异。

4.2不同的学科门类及学科专业的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方面的需求有差异。

理工类、经管类需求偏向于企业经营与管理,创业机会与环境分析,创业案例分析等。人文类、艺术类、医学类偏向于人际交流与沟通,不同专业对于创新创业教育需求也不同。

4.3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传统单一,教学大环境较封闭。

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普遍采用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模式,教师多为学院的辅导员或兼职专业课教师,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教材内容偏向基础理论方面,学校的整体教学环境缺乏实践氛围,教学环境较为封闭,创新创业教育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没有充分利用校外资源,缺乏开放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对于创新创业只有表面的感性认识,缺乏深层次的理性了解,导致实践能力较弱。

5.建议与措施

5.1高校应调整原有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思维模式,改革内部教育管理制度。

5.1.1依据学生的需求,改革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较高,但是不同年级及专业存在差异,建议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同时纳入课程体系,必修课程为创业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各类创业课程[5]。必修课为专业的创业教师授课,各类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可以结合学科内的专业课程,发挥专业课老师的学科优势,根据学生对于某类知识的需求进行教学,既满足不同专业、年级对于创新创业课程的差异性需求,又发挥学校原有专业课老师的优势。

5.1.2健全师资队伍,发挥校外的资源优势。

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专业教学队伍的缺乏和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期性是阻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因素。高校可以通过“供血与造血”提高自身机体的活力,一方面将老师送到企业和其他有经验的高校学习,学习企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及其他院校的教学经验,另一方面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聘请企业家、创业者成为学校的外聘教师。外聘教师的授课场所建议设在所在企业,学生感受真实的创新创业成果和价值,教师的授课内容更贴近实践。

5.2地方政府加大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扶持力度。

5.2.1政府在高校设立学生创业专项基金。

蚌埠市在各区都建立了“双创”基地,尤其是针对学生的大学生孵化基地,为已经产生经济效益的在校大学生或者毕业生的创业项目提供发展的平台。入驻蚌埠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实体(团队),免缴场地租用费及物管费、卫生费等管理性费用;水电费用给予补贴[6]。但是由于资金、场地的限制,大学生孵化基地等创业场所只能满足少数创业学生的需求。一些有创业需求的学生只能停留在想想、看看的状态,最主要的是缺乏资金支持。由于存在较大的还贷分险,目前各大银行没有针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贷款项目。如果政府在各高校设立专项创业基金支持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

5.2.2政府为企业与高校的协同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弥补企业的沉没成本。

企业与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上不能深度融合的原因在于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的特殊性。企业在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能产生明显的经济价值,企业付出的成本只能带来短期的社会效益。政府如果对于参与高校创新创业的企业给予税收等政策方面的优惠,就会增强企业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动力。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国家战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学生个人的发展需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的工作,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类资源,真正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2015.05.13.

[2]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2017. 1.19.

[3]谷家川,趙来,孙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与措施——以滁州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8(5):56-57.

[4]刘振亚.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化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4(5):52-53.

[5]马永斌,柏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生态系统的构建途径——基于清华大学创业教育的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5):139-141.

[6]蚌埠市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EB/OL].http://www.ahbbhrss.gov.cn//web/xwdt/xwzx/ content.jsp?id=1869,2011.12.20.

猜你喜欢

问卷大学生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大学生之歌
问卷网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