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浅探

2018-12-24范雪

文教资料 2018年32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范雪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对社会型实用型人才的需要。当下我国的高校教育模式还处在不断摸索的阶段,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还处于发展阶段,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细化,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还需要大胆探索、不断创新。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 多样化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那些以培养实干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相对于学术型本科院校而言的,学术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求真知。我国现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名字上有尤其明显的特点,十分容易区分,例如中国传媒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首都师范法学、山东财经大学等,这些大学都会设置专门性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培养本学科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首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部分师生对应用型教学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起来。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最首要的是在全校范围内重视实践和知识的应用,从思想深处将实践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但是在现阶段,一些院校的教师在培养人才的方式上仍然延续旧的模式,采用听说的方法,用“满堂灌”的方式教学,这主要是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设备有限,例如学校多媒体没有联网功能,学校没有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仪器设备等,教师的教学多样化的想法被现有的条件束缚,另一方面是教师安于现状,对自己讲授的知识不加以更新,有的教师甚至还在讲几年前或十几年前的东西,虽然明白实践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但是不想在行为上有所行动,怠于更改。

其次是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教授的是应用型知识,但是当学生学完知识,需要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时,却发现学校没有办法为学生安排实习场所和机会,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不能在实践中加以巩固和内化,学习的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从学生的记忆中消退,并且在知识不应用于实践的情况下,实践能力不会得到提高,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想法就会泡汤。造成一些院校和专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在思想上不够重视,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对实习生为企业带来的成本有所忌惮,不能用长远的眼光接受实习生的加入。

再次是学校缺少定期的评价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定期的检测机制,学生所学知识的成果不能被很准确地测评,至于学生什么样,学了多少,会运用的有多少,学校更是不得而知,更别说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改变教学策略,不断调整。因此,在我国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学校设置了定期的实习、配备了完善的教学设置,但是缺少定期的评价机制,导致学生学习氛围散漫,学习成效甚微,学生学习态度消极等现象。

二、如何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并不只有以上几点,在培养模式的贯连性和实效性上,我国高校还有很多欠缺,要从根本上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让人才的培养向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就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严格的人才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

(一)打开学校大门,引入社会资源。

我国的院校自古以来就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旨在让学生认真学习,不要分心,但是现阶段,“只读圣贤书”的结果是脱离时代,不能与社会接轨,最终让学生因不适应社会而产生各种社会问题。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愈加严重。因此,学校教学要与社会接轨,引入社会资源。

首先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应该摒弃学历越高越能为人师表的观念,在各行各业,有些有能力者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凭着认真执着和一路摸爬滚打,成为行業内的佼佼者,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需要专业理论功底扎实的老师,还需要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师。学校应该设置双向的教师聘任制度,理论知识扎实者与应用能力强者兼可用之,两者各施所长,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用全新的视角学习理论知识与社会接触后的碰撞与探索产生的效应,通过行业精英的授课感受运用在实践中的思想和方法。并且这样能将社会上的优秀人士引入学校,让学生与社会上的实践近距离接触,与社会及行业的发展保持同步,弥补校园教学存在滞后性的不足;唤起行业优秀人士的社会责任感,为培养行业的继承人尽心尽力;也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提供引导者和“伯乐”,提高学生的应用水平,使行业门槛相对降低。

(二)建立合作机制,实现与企业双向合作。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一直以来都提倡与企业合作,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都在积极开展这项工作,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在进一步加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无懈可击。当下各院校虽然与企业建立了合作和输送人才的合作,但是衔接过程几乎是空置的,并没有真正起到培养优秀人才的作用。大多数人才是毕业后直接到合作企业,但是在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利用企业环境对学生的教学却十分少。

学校要寻求新的合作模式,建立一套衔接紧密、相互渗透的合作机制。从学生入校开始,企业会派人定期到学校开讲座,定期开专项课堂;学校要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际的学习和操作练习,并在企业内设有管理学生的老师;在假期安排实习期间,就近到企业参加实习工作。这样现在学习与社会实践就会紧密衔接,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知识理论,还在实践中加深记忆和锻炼技能,营造学校及社会、社会及学校的良好的、活泼向上的学习和实践氛围。

(三)完善专业评价机制,建立健全评价体系。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的教授更应该注重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学校要建立专业的评价机制,从学生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解决事情的能力等多个方面定期考查学生,进行阶段性的测评,让学生在不断的测评中认识到自己所处的阶段,根据每次评价表现出来的优劣势进行学习上的策略调整,并且根据这些评价结果,指导教师改进教学策略,让教师和学生对当下的教学都有清楚的认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次,理论学习与实际实践操作是有差别的,只有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才能将理论知识真正转化成一种经验和阅历,学校要进行定期的实践操作评价机制,抽取行业内的热点问题或实际性的技术课题进行考察,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不断考察中,学生会形成独特的思考方式,形成自己的风格,将知识内化,并成功运用于实践中。

(四)优化教师队伍,鼓励教师的进步。

学校的教育机制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任务上,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思想认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方式。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加以更新,采用老旧的内容教授学生,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并对课堂产生抵触心理;或教师讲授时念读书本,与学生几乎互动较少,每节课的内容是将这些书本知识读完,这样下来,学生不仅学不到知识,能力得不到锻炼,还会在大学期间荒废学业。只有一个对学科有深入认识的教师才会对培养人才有着清晰的认识和举措。

要克服这方面的弊端,学校就要从提高教师的质量入手,首先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根据行业的新变化和新方向不断更新。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深造,让教师在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与时俱进,与时代和社会接轨,不做藏在大学象牙塔的“老古董”;其次要制定教师的考核制度,用制度推动教师进步,督促教师学习;再次要建立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学校的教务处要设立意见信箱,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可以以匿名的形式投入信箱,教务处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师进行方向性的指导;抽查教师的授课内容,对还是陈旧过时的进行处罚和批评,督促教师在学习中与学生共同进步。

三、追求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多样化人才

我们提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不等于培养一种类型的应用型人才,不等于一种专业的人才都是千篇一律的,如果是这样,就算培养出应用型人才,那么行业就失去应有的活力。一个行业领域内的人才都拥有不同的特點,有相对优势,这是学校应当重点培养的,培养人才在本行业内的比较优势。一个行业有很多项,要鼓励学生对其擅长项目进行深挖和培养。

学校应该探索对人才的多样化培养方法,为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鼓励并引导学生将爱好和相对优势转化为绝对优势,引导学生将业余发展成专业,由了解转化成理解和精通。在内部设置学分制度,考试奖惩制度,定期组织实践应用赛事、集体讲座、专家课堂等,在外部选择性参加行业峰会,参加企业实习等方式完成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高林.应用性本科教育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朱正伟.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

[3]邹晓平.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与分类框架[J].高教探索,2004(3).

[4]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5.01.07.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微课和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