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D-CE-MRA与3D-PC-MRV在颅内静脉成像的应用比较

2018-12-24钱小建严循成姜艳丽肖志锋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脑膜瘤流速编码

钱小建 严循成 姜艳丽 肖志锋

目前检查颅内静脉的磁共振检查方法有:TOF MRV、3D-PC-MRV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TOF MRV是一种无需对比剂的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技术。3D-PC-MRV利用流动所致的宏观横向磁化矢量(Mxy)的相位变化抑制背景、突出血管信号的一种方法[1-2],作为一种经济、无创、无需对比剂的影像检查技术,能较好地显示全脑静脉系统及脑膜瘤患者静脉窦受侵情况[3]。4D-CE-MRA是通过注射对比剂,连续多期扫描,选择其中显示颅内静脉最好的期相重建血管,以观察颅内静脉。由于时间飞跃法(TOF)主要与血液流动有关,对动脉系统特别有效[4],对流速相对较慢的静脉,信号则明显减弱。因此,本文比较4D-CE-MRA与3D-PC-MRV在颅内静脉的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7年8月至2018年5月本院行颅内静脉磁共振检查患者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32~82岁。随机分为2组,各12例。A组为4D-CE-MRA组,男4例,女8例;年龄32~82岁;B组为3D-PC-MRV组,男5例,女7例;年龄32~80岁。

1.2 方法 使用GE Discovery 750W 3.0T超导磁共振,GEM40单元头颈联合线圈。4D-CE-MRA采用四维时间分辨对比剂动态显像技术(4D TRICKS技术):通过注射对比剂,对颅内动、静脉进行连续15期矢状位扫描,TR 3.4ms,TE 1.3ms,FA 20 °,NEX 0.75,FOV 320×320,矩阵320×256,层厚2.0mm,层数84,采集带宽83.33,施加ASSET并行采集技术、层面零穿插技术ZIP×2及层面内内插ZIP512技术。使用钆双胺注射液作为对比剂,注射量为0.2mmol/kg。3D-PCMRV:采用矢状位扫描,TR 15.4ms,TE 5.2ms,FA 20°,NEX 1,FOV 240×240, 矩 阵 320×192, 层厚1.8mm,层数88,采集带宽62.50,加ASSET并行采集技术、层面零穿插技术ZIP×2技术。选取15期4D-CE-MRA中显示颅内静脉最佳的期相和3D-PCMRV的原始图像,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血管。

1.2 图像分析 由2名高年资影像诊断医师对大脑浅静脉、大脑深静脉、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直窦、海绵窦9个解剖结构的显示情况进行评分。评分标准:2分:清晰显示,图像质量非常好;1分:显示欠清晰,图像质量一般;0分:显示不清晰,图像质量极差,不能用于诊断。将每位患者检查获得的9个结构的评分进行累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查方法显示颅内血管效果 A组患者通过15期图像反映颅内动、静脉的循环过程,动态显示颅内各级动静脉血管,直观了解颅内静脉的引流情况(见图1~4),选择其中的最佳静脉期相,进行三维MIP重建,清晰显示包括大脑深浅静脉、上下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直窦、海绵窦(见图5);对于一些颅内肿瘤患者,如脑膜瘤,可以观察到静脉系统因病变的局限性包绕受侵变细,甚至闭塞未显影,清晰显示迂曲增粗的引流静脉,呈环形围绕肿瘤周围并注入相关静脉或静脉窦(见图6)。B组有些病例较清晰地显示颅内静脉系统(见图7)。部分患者颅内静脉的效果欠佳,只能显示一部分静脉窦的主干,不能清晰显示丰富的细节及大脑深浅静脉(见图8)。对于颅内肿瘤患者,如脑膜瘤,可见上下矢状窦、窦汇、横窦、乙状窦因肿瘤局限性包绕受侵变细,甚至闭塞不显影,相关引流静脉增粗迂曲,但不能动态显示动静脉系统的循环过程及病变与血管的关系。

图1 ~4 反映4D-CE-MRA 动态循环过程;图5 4D-CE-MRA最佳静脉期显示效果;图6 4D-CE-MRA显示脑膜瘤及引流静脉的关系;图7 3D-PCMRV显示颅内静脉的效果;图8 3D-PC-MRV显示颅内静脉的效果欠佳

2.2 两组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评分 对两组检查获得的颅内静脉系统9个解剖结构的显示质量依次评分,并将每一位患者的评分进行累计。见表1。

表1 两组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评分情况

2.3 两组检查方法获得的图像质量比较 A组4D-CE-MRA的评分均值为17.5833分,B组3D-PCMRV的评分均值为16.6667分,A组评分均值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4D-CE-MRA对颅内静脉系统的显示效果更好。

3 讨论

3D-PC-MRV的优点是在不注射对比剂前提下,能较好显示流动的血液,特别是流速比较慢的静脉,背景抑制效果好,能快速成像,可在不同方位最大程度显示静脉窦的全貌[5],定位方便,扫描完成后,即可通过3D MIP多方位、多角度重建颅内静脉,绝大部分受检者均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图像,但部分受检者获得的图像效果较差,不利于整个颅内静脉的显示,给诊断带来一定程度的难度,究其原因,可能是编码流速选择不恰当导致,这也是3D-PC-MRV的不足之处:编码流速的选择,对3D-PC-MRV的图像质量影响较大,如编码流速偏小,则易出现反向血流假象;如编码流速偏大,血流相位变化又会太小,信号强度则会明显减弱。因此,如何确定最佳的编码流速,是成像效果的关键,但有时较难选择最佳的编码流速,从而增加一些影响图像质量的不确定因素;另外3D-PCMRV成像时间相对CE-MRA长,需5min左右,受检者不能耐受长时间检查而产生运动,也会导致图像模糊。

CE-MRA是通过静脉注射顺磁性对比剂,使血液的T1值明显缩短,明显短于体内其它组织,再利用权重较重的超快速T1WI序列进行扫描,突出显示对比剂通过时的血管情况。其优点是对血管腔的显示比其它技术更真实可靠,较少出现假性狭窄,成像速度迅速,一次注射可以完成动静脉多期成像;缺点是需要注射对比剂。本资料4D-CE-MRA使用的4D TRICKS,K空间填充技术采用的是椭圆中心填充,对三维K空间在层面内和层面间均采用相位编码,使用ASSET并行采集技术以减少采集时间,保证较高的时间分辨率,注射对比剂前,在16s内即可采集K空间的全部区域数据,重建图像作为蒙片,注射对比剂后,对决定图像对比的K空间中心区域进行高频率的采样,而对其它区域进行相对低频率采样,其时间分辨力为全K空间采集时间的1/4,即4s左右1期图像,仅需1min左右,即可获得连续15期血管图像,其动态效果可以与DSA相媲美,检查成功率较高。该成像技术对操作者的依赖性较小,既不需要像PC-MRV那样选择合适的编码流速,又不需要把握扫描时机,只需要在15期血管预览图中,选择显示颅内静脉最佳的一期,进行MIP三维重建,较好地呈现颅内静脉的整体情况。同时由于使用层面零穿插技术ZIP×2及层面内内插ZIP512技术,在不增加扫描时间的基础上,增加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减少重建图像的阶梯状伪影,让图像更平滑柔和,优化图像的质量。对于脑膜瘤患者,使用4D-CEMRA扫描,则在血管图像上同时显示强化的脑膜瘤,肿瘤及其周围血管的关系清晰[6]。另外,对于部分患者,临床上不仅要观察颅内静脉的情况,还应观察动脉情况,以及动静脉间的关系,如不采用CE MRA检查,则必须同时扫描一个TOF MRA加一个PC MRV,需10+min;而如采用CE MRA检查,仅需1min左右就可以获得动脉、静脉及动静脉的整个循环过程,有利于提高血管畸形、动静脉瘘的显示效果。

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3D-PC-MRV无需注射对比剂,仍然是最佳选择。

猜你喜欢

脑膜瘤流速编码
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知识巩固
生活中的编码
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流体压强与流速
如何治疗脑膜瘤?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脑膜瘤组织中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Genome and health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