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管理调查

2018-12-23俞婷婷

赢未来 2018年25期
关键词:标准差娱乐课外

俞婷婷

摘要:本文运用典型调查选取某大学商学院大三年级某文科班 21名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学生自主报告的形式跟踪记录了一周 168小时的时间使用情况,运用 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并分析了该学期结束时学业平均成绩与时间使用类型(课外学习时间、娱乐时间、睡眠时间等)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学生时间使用、分配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时间; 168小时

引言

不同于初高中紧张单调的学习生活,大学生总体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自由度,尤其是大一、大二的文科学生,他们学习负担相对高中较轻,同时进入一个全新的校园氛围,接触很多新鲜的事物与实务,因此会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学习之外,如社团活动、外部关系联络等。而进入大三之后,大学生开始进入全面的专业课学习阶段,专业课的学习情况关系着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已经提前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性和就业压力,着手考研准备或者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实践基础,不再像大一、大二那样盲目地虚度光阴。因此,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时间管理现状,学习如何合理安排课外时间,协调好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对于大三的学生常重要。

一、调查现状分析

1、调查对象及调查方法

本文运用典型调查法,选取的调查对象为某大学商学院大三某班级学生,调查采用了学生自愿自主报告的形式,学生每隔半小时记录一次该时间段的主要活动内容,睡眠时间记录临睡前时间与起床时间,记录满整整一周 168小时。样本情况如下:样本容量为 21人,其中男生 4人,占样本容量的 19%,女生 17人,占样本容量的 81%。

2、大學生时间分配描述性统计

本文运用 spss统计软件对被调查学生的主要活动时间和该学年学科平均成绩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 1所示:

根据表 1数据显示:被调查学生晚上的睡眠时间平均每人一周为 65.69小时,标准差为 9.9,标准差系数为 0.15,即每日晚上的睡眠时间可以保证 8小时,睡眠时间比较充足,晚上睡眠时间差异不大。然而,根据统计的睡眠时辰显示,大学生睡觉习惯非常差,绝大多数学生的都是晚睡型,晚上几乎都是 11点以后睡觉,早晨睡到上课前 1小时,如果早晨第一节有课,则最早 8点起床,如果第三节有课,则最早 9点起床,个别学生黑白颠倒,晚上打游戏至后半夜才休息,白天补觉,特别晚睡睡眠严重不规律的学生整体睡眠时间反而偏长。被调查学生的午睡时间平均每人一周为 5小时,标准差为 3.79,标准差系数为 0.758,即每日不足 1小时,差异较大,个别学生完全没有午睡。总体睡眠时间平均每人一周 70.69小时,标准差系数为 0.13。即一天 10小时,差异较小。

被调查学生的上课时间平均每人一周 19.4小时,标准差为3.25,标准差系数为 0.17,差异不大,按照一周 5天上课时间和一节课 45分钟计算,平均每人每天大约 5节课,课程不算特别多,但如果课程分散就会产生大量碎片化时间。

被调查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平均每人一周 17.95小时,标准差为 14.06,标准差系数为 0.78,即平均每人每天集中学习 2.56小时,课外学习的个体差异较大。跟踪报告的课外学习时间显示,学生大致分成三种类别:第一类为考研的学生,他们会花大量时间用于课外学习,如参加考研相关课程辅导、学习英语等;第二类为专业课认真的学生,他们会在课外安排部分时间完成专业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和任务;第三类为混日子的学生,他们不会在课外集中安排时间学习。

被调查学生的娱乐总时间(不算 30分钟以下碎片化的时间)

平均每人一周 20.29小时,标准差为 10.03,标准差系数为 0.49,即平均每人每天集中玩乐 2.9小时,超出课外学习时间,但个体差异却低于课外学习时间和午睡时间高于上课和睡眠时间。根据跟踪报告的娱乐时间显示,学生娱乐上的时间差异中等,占据时间较多的娱乐项目主要包括刷手机、网络游戏、看电视剧,其他娱乐活动占据的时间相对较少,如看小说、逛街、聊天等。电子设备占据了大多数学生主要的娱乐生活。单独刷手机时间(不算 30分钟以下碎片化的时间)平均一周达到 6.24小时,标准差为 6.53,标准差系数为 1.06,即平均每天(不算 30分钟以下碎片化的时间) 0.89小时,差异最大。根据跟踪报告的刷手机时间显示,将手机用于刷微博、微信,将手机定位于社交工具的学生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相对较少,而将手机用于游戏、看剧、看视频,将手机定位于娱乐工具的学生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都较长。

被调查学生中,时间安排相对集中的活动除了睡觉、学习、娱乐之外还有兼职、社团活动和走路。兼职的学生相对较少,时间差异也较大,多则一周 15小时左右,少则 5小时左右。社团活动仅限于班级干部,且时间基本都保持在一周 5小时左右。而走路时间平均每人一周 1.98小时,即每人每天 0.28小时。数据和调查显示大三的学生几乎没有锻炼的时间,锻炼的主要方式就是走路,一半以上的学生每天集中走路时间低于 30分钟。

排除以上活动,通过计算发现,大学生平均每人一周大约还有23小时的碎片化时间,即每天 3.29小时的碎片化时间。

被调查学生的学科成绩平均分为 83.46,标准差为 3.92,标准差系数为 0.05,成绩良好,个体差异较小。

二、时间使用与学业成绩关系分析

本文运用 SPSS软件分析大学生主要活动时间同学业成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 2所示:

根据相关性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事项的时间同学业成绩都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只有课外学习时间和学业成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课外学习时间越长的学生学业成绩越高,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付出就有回报,反之,不努力、不花时间用于课外学习,知识水平就无法提高。课外学习时间还同睡眠时间显著负相关,即课外学习时间越长,相应的睡眠时间就越短,跟踪报告的时间数据显示,很多学生集中利用晚上时间来进行学习,尤其是 8点到 9点这段时间,几乎都在学习, 10点之后还学习的学生相对较少。课外学习时间同娱乐时间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娱乐时间越长的学生花费的课外学习时间就越短,课外学习时间越长的学生娱乐的时间就越短。

三、结论和建议

根据调查数据和分析结果发现,时间使用情况可以将大三年级的大学生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类学生有明确的目标,他们或者忙于考研,或者专注于专业知识学习从而提升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价值和竞争力,因此他们会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课外学习,而另一类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生活懒散、不规律,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电子产品及娱乐消遣上。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学生,都不注重身体锻炼。为了更好的安排学习与生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提出建议如下:

1、提早进行就业指导,提升学生未来的竞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了考大学的压力和外界强迫学习的压力,大学生很容易变得懒散、颓废、沉迷于玩乐之中,因此,在学生进入大四之前应及早开展就业方面的指导和教育,提升他们未来同其他高校毕业生竞争的意识,让学生提前感受到就业压力和时间紧迫感,带来学习的动力,进而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另一方面,大多数大学生实践不足,对未来感到非常的迷茫,不知道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什么用、怎么用,不知道将来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因此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对于这样的学生,应帮助其树立明确的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2、加强锻炼,抵制电子产品诱惑。相比初高中生和职场中的人士,大学生的自由时间比较充沛,适合安排长时间的体育锻炼,如长跑等有氧运动和健身房锻炼。通过锻炼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储备体能,以便更好的抵抗将来的就业压力,还可以同时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力,更好的专注于学习和工作,抵制各種诱惑。在大学生面临的各种诱惑中,电子产品占到很大的比重和影响,如影响学生对时间的认知、洞察,降低学生对自身目标的承诺,影响大学生上课积极性,令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等。因此,应适当丰富大学生有意义的课外生活,督促大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帮助大学生抵制电子产品诱惑。

3、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大学生的课程安排没有初高中那么紧凑,不同课程之间往往有很多碎片化的时间,因此,可以利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加强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管理,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和信息技术平台定期向大学生传播、推送专业的知识和有用的信息,帮助大学生系统化地学习各项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洲兰等,时间相关决策中的非理性现象 [J].心理科学进展, 2012, Vol. 20, No. 6, 883–893

[2]许崇涛,大学生课余时间分配现状调查与管理对策探悉——以某高校为例 [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8年第 6期(88):35-39

[3]裘洁洁,大学生时间管理的现状及教育途径研究 [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年第 28卷第 11期( 415):285-287

猜你喜欢

标准差娱乐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娱乐眼
对于平均差与标准差的数学关系和应用价值比较研究
娱乐眼
娱乐眼
娱乐眼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