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线初添日渐长明清宫廷冬至风俗中的阳生、绵羊太子纹样

2018-12-21徐文跃

紫禁城 2018年12期
关键词:引子童子故宫博物院

徐文跃

自由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服饰史、中国古代丝绸艺术

冬至,一个节气,一个节日。作为节气,冬至阳气起,白昼渐长,黑夜渐短,阴阳的下一个循环就要开始。作为节日,冬至大如年,人们包馄饨,吃饺子,新年就在眼前。

此外,明清宫廷中还有献履贡袜、张贴画贴等习俗,而这其中自然少不了阳生、绵羊太子的点缀……

冬至献履贡袜的习俗与阳生纹样

故宫博物院藏有清代康熙年间的红色纳纱彩绣龙凤缉米珠高靿绵袜一双,高靿两接,袜口作马蹄状。此绵袜原为后妃穿用,本色素绫纳底,红色暗花罗里,袜靿以红色直径纱为地,其上用纳纱绣法再纳出一层绿色的绣地,复以各式针法绣出金龙、凤凰、海水江牙、各色花卉及绵羊等纹样,绵羊偃卧在地,口中有一缕云气升腾。袜口镶嵌蓝色勾莲纹织金缎边,其内饰珊瑚、米珠一圈,珊瑚、米珠之间钉缀锤鍱卷云纹金片。

袜子之上饰以绵羊,还见于明代。明神宗定陵曾出有缎地膝袜一双,其正面绣三羊,一羊体型较大,居中正立,二羊体型较小,两侧分立,口中亦作云气升腾之状,发掘报告称其纹样为「三阳开泰」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北京市文物工作队编《定陵》,文物出版社,一九九〇年,一四〇、一四四页)定陵所出另有绫地膝袜两双,其刺绣纹样正幅为湖石梅花,而缝合线两侧则各有一羊,口中云气升腾。因剪裁的关系,两双膝袜上所见仅有二羊,实则正中体型较大的一羊在裁剪缝合过程中已被遮盖或裁去,报告称其纹样为「吉祥花卉」纹。(《定陵》,一四四~一四五页)

冬至时节,有进献履袜之俗,其俗由来甚早,汉魏以来,屡见于文献记载。汉昭帝时,冬至日献于姑舅的袜履中就有绣鸳鸯履。{马缟《中华古今注》,《苏氏演义(外三种)》,中华书局,二〇一二年,一〇四页}后世相沿,风俗不替。北魏崔浩《女仪》谓:「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屦袜于舅姑。」(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一九六六年,一三二页)《初学记》引沈约《宋书》曰:「冬至朝贺享祀,皆如元日之仪,又进履袜。」(徐坚等《初学记》,中华书局,一九六二年,八二页)冬至进献履袜的意义,汉崔骃《袜铭》(又作《冬至袜铭》)云:「机衡建子,万物含滋。黄钟育化,以养元基。长履景福,至于亿年。皇灵既佑,祉禄来臻。本枝百世,子子孙孙。」(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二年,一二二八页)三国魏曹植《冬至献袜履颂》则称:「献履贡袜,所以迎福践长……千载昌期,一阳嘉节,四方交泰,万物昭苏,亚岁迎祥,履长纳庆。」并作颂曰:「玉趾既御,履和蹈贞。行与禄迈,动以祥并。」(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九八年,四八八~四八九页)二人所述,都说得极为明白。

故宫博物院藏清康熙红色纳纱彩绣龙纹辑米珠高靿绵袜

阅读链接

铎针、枝个与桃杖

◎ 铎针,明末的一种帽饰,刘若愚《酌中志》中“内臣佩服纪略”讲:“所谓铎针者,单一枚有錞,居官帽中央者是也。”材质金、银、珠、翠、珊瑚皆可。万历三十四年,御用监给孝定李太后所上“册封册宝冠顶合用金宝数目”内,就有“金万喜字锋(一作“译”)计五千副”、“银万喜字锋(一作“译”)计八千副”,“锋”、“译”或为“铎”字之误。“万喜字铎”,正好跟铎针可用万喜等纹样相符。

◎ 枝个,明末的一种帽饰,形制与铎针类似,但稍小,并且成对。其实物,北京西郊董四墓村明熹宗裕妃张氏墓中或曾有出土。

◎ 桃杖,也是明末的一种帽饰,材质可用珍珠、珊瑚,“自錞端下垂,或间以宝石、金方胜、卍字”,下有垂脚。

◎ 以上三种帽饰,嘉靖年间,曾赏赐给辅臣及大臣。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亦曾受赐。

明末宫廷,每逢年节内臣宫眷的衣着首饰例有应景的装饰,冬至亦不例外。刘若愚《酌中志》卷十九「内臣佩服纪略」载:「自正旦灯景,以至冬至阳生、万寿圣节,各有应景蟒纻。」又谓铎针「金、银、珠、翠、珊瑚皆可为之。年节则大吉葫芦,万年吉庆。元宵则灯笼,端午则天师,中秋则月兔……冬至则阳生,绵羊引子、梅花……」,枝个「其制随景如铎针」,桃杖「亦随景如前」。(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古籍出版社,一九九四年,一六五、一七〇~一七一页)同书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亦谓:「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室中多画绵羊引子画贴。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此月糟腌猪蹄尾、鹅脆掌、羊肉包、扁食、馄饨,以为阳生之义。」(《酌中志》,一八三页)

私人收藏明刺绣双龙双羊纹补子

刘若愚所说的阳生究竟为何,仅凭文献似难有具象的认知。综合冬至献履贡袜的习俗,以及「羊」与「阳」、「升」与「生」的谐音关系,对明代遗物细加考察,实亦不难推知。定陵出土的三双膝袜所饰的羊与升腾的云气组成的纹样,实际上就是冬至应景的阳生。清宫旧藏康熙年间的高靿绵袜,虽不能确定采用的是否为明末的旧料,但所饰纹样为明末冬至应景所用的阳生当没有疑问。装饰有阳生纹样的膝袜和棉袜背后所反映的或是冬至献履贡袜的遗意。

私人收藏明绿色线绣鸾凤梅花绵羊补子(一套两件)

阳生纹样除见于前举的定陵膝袜以及康熙朝高靿绵袜外,又见于私人收藏的补子。境外私人所藏的刺绣双龙双羊纹圆补一件,于地上再用绣线铺满一层绣地,再绣出左右大致对称的双龙与双羊,蓝色的双羊作偃卧状,羊首上举,口中吐出的阳气一直升腾到补子的上方。龙纹之外,阳生补子中的羊或又搭配以鸾凤、梅花一起作为装饰。另有境外私人所藏的绿色洒线绣鸾凤梅花绵羊补子二方,内一件对开,左右大致对称,共绣鸾凤四、绵羊二,鸾凤之间且饰以梅花;另一件共绣鸾凤五、绵羊一,鸾凤之间亦以梅花为饰。两方补子上的羊,都居于补子下端的中间,口中虽未表现阳气,当属阳生无疑。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苏汉臣开泰图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人戏婴图轴”

绵羊引子画贴与绵羊太子纹样

冬至应景的纹样,阳生之外又有绵羊引子、梅花。绵羊引子,又作绵羊太子。《酌中志》卷十九「内臣佩服纪略」载:「唐朝帽,此古制,如画上绵羊太子所戴者。貂鼠皮为之,凡冬月随驾出猎带之,耳不寒。」(《酌中志》,一七二页)刘若愚所说的「画上绵羊太子」,应即绵羊引子画贴。明末教坊编演的内廷承应戏剧本《庆丰年五鬼闹钟馗》曾言及三阳真君领了三个绵羊太子赴宴,而绵羊太子的穿关(指元、明杂剧所附的有关每折登场人物穿戴衣服、帽鞋及髭髯式样的说明)为「狐帽、膝襕曳撒、比甲、闹妆茄带、梅枝鹊笼」。(王季烈辑《孤本元明杂剧》四,中国戏剧出版社,一九五八年,一二页。剧中绵羊太子相关的内容,似为陈琳所首先注意,见陈琳《台北故宫藏〈元人戏婴图〉及相关题材绘画断代研究》,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二〇一〇年)比照绵羊太子的穿关,可知两岸故宫所藏诸多绘画上的童子即绵羊太子,其最初功用即明末宫廷应景所用的绵羊引子画贴。(《台北故宫藏〈元人戏婴图〉及相关题材绘画断代研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题为「元人戏婴图轴」的一轴,画梅花下一骑羊童子,衣着华丽、装饰精美,肩扛梅枝鹊笼,八羊纷绕其侧,或寝或立,正为《庆丰年五鬼闹钟馗》中绵羊太子的穿关作了生动的注脚。对照此轴,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题为「宋苏汉臣开泰图轴」的一轴,亦属绵羊引子画贴,唯其对梅枝鹊笼作了减省。苏汉臣自是伪款,朱家溍先生早年在论及清代院画时曾提到:「据《酌中志》记载,明末宫中匠人作有不少如《九九消寒图》、《绵羊太子图》这类题材的画,不署款。有不少传世的苏汉臣款的同类题材画,我以为就是在那些明代画匠的作品上后添的款。」(朱家溍《清代院画漫谈》,《故宫博物院院刊》二〇〇一年第五期)绵羊引子画贴,或又采缂丝、刺绣、妆花,造作繁丽。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题为「宋戳纱绣开泰图」的一轴,曾经《石渠宝笈》续编著录,原藏重华宫,著录时题为「宋缂绣开泰图」。此轴实为明代绵羊引子画贴,清代乾隆年间曾复制两件,两件复制品分藏于两岸故宫。又,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有题为「明早期刺绣开泰图」的绣品一轴,其上绣有童子二人、羊九只及松竹梅石等。此轴曾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著录时题为「宋缂丝三阳开泰图」,此亦明末绵羊引子画贴而误为宋人作品。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藏明代香色妆花绵羊太子纹缎残片,则为妆花的一例。更为精细、富丽的实例,则为海外私人所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戳纱绣开泰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明早期刺绣开泰图”

故宫博物院藏清缂丝九阳消寒图轴

波士顿美术馆藏明香色妆花绵羊太子纹缎

私人收藏明绵羊太子纹妆花缎(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人画同胞一气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元人画同胞一气图」一轴,描绘山茶、白柚之下置一幕帐,帐前童子三人,一人据椅而坐,二人蹲于地上,围炉炙烤包子,包子热气蒸腾。烤炉之侧,有一狸奴仰头而视,炉前另有童子一人在玩耍。堂前并植水仙、雏菊。右上角空白处有成亲王永瑆奉敕而题的楷书御制诗:「戏婴堂上弟兄聚,同气连枝天性真。取义友于教孝悌,立身之本在人伦。觉世牖民人主职,心期闾里普亨嘉。诞敷德政消愚蠢,天下苍黎本一家。」此轴曾经《石渠宝笈》三编著录,原藏御书房,著录时题名与今名同。关于此图,清仁宗以为童子同屉吃包子寓同胞相亲之意,进而联想到「天下苍黎本一家」。童子数人围坐同吃包子的图式,亦见于定陵所出孝靖皇后的两件百子衣上。或以为定陵所出百子衣上的情景「无不表现天气之寒冷及消寒取暖的意味,再结合此图与绵羊太子图的紧密关联,极有可能同为明代宫廷冬至时节应景的节令绘画」。(《台北故宫藏〈元人戏婴图〉及相关题材绘画断代研究》)童子三人,包子三只,热气蒸腾,表现的应是阳气升腾之状,此一图式或为绵羊太子的另一表现形式。

据刘若愚所述,绵羊太子又用于铎针、枝个、桃杖等上,而装饰有此纹样的金银首饰亦间有出土。北京西郊董四墓村明熹宗裕妃张氏墓园曾出土有累丝嵌宝石人物纹金簪(掩鬓)一对,其以花丝为托,上嵌珍珠宝石,其中部各饰一圆形金饰,其中心有一童子骑羊行于树枝之下,一手执缰,一手提笼,扛于肩头;镂空人物纹金帽花一对,其制作稍显粗率,纹样大体与金簪相类,作童子骑羊之状,肩上亦扛鸟笼。嵌宝石人物纹金钮扣一对,为子母扣,扣脚各饰骑羊童子一人,肩后各扛鸟笼。此类出土实物上装饰的童子,无论戴帽与否,肩上必扛有一鸟笼。对照《庆丰年五鬼闹钟馗》绵羊太子穿关及前举绵羊引子画贴,金银器上纹饰虽较粗率,但大体仍可推知是绵羊太子。

定陵出土的红素罗绣平金龙百子花卉纹方领女夹衣(复制件局部)

定陵出土的红暗花罗绣万寿字过肩龙百子花卉纹方领女夹衣(局部)

北京西郊董四墓村明熹宗裕妃张氏墓园出土的累丝嵌宝石人物纹金簪(一对)

私人收藏清乾隆明黄缎妆花五彩云龙纹藏式袍及局部

清 雕牙三羊婴戏插屏故宫博物院藏

清初因袭明俗,宫中按季穿衣且据岁时节庆有相应的应景袍服。康熙时人孙珮所编《苏州织造局志》即记有上传特用的各式袍服,春夏秋冬四季袍服之外,另有诸般应景袍服。书中记有「皇上三润色阔满装冬至袍一件」,文后以小字注云「独角羊一座,前后两肩共四团」(孙珮编《苏州织造局志》,康熙二十五年刻本,苏州图书馆藏),此「独角羊一座」虽无阳生之名,当亦阳生之属。国内私人藏有乾隆年间的明黄缎地妆花五彩云龙纹藏式袍一件,袍料以明黄色缎为地,前胸后背及左右肩上各织一条正龙。前胸后背的两条正龙龙首之下、蟠曲的龙身之内各有装饰一团,团内一双角羊卧于湖石之上,羊首回望,口吐阳气,阳气升腾,身后梅枝蟠曲伸展。依照袍服的纹样布局,可知此袍所用衣料原为吉服袍料,后改制成藏式袍。袍上所饰绵羊虽作双角而非独角,仍当属冬至袍一类。及至后世,阳生鲜为人知,遂堙没无闻。

阅读链接

咸丰四年《穿戴档》记载的咸丰皇帝冬至日的穿戴

◎ 十一月初三日

◎ 冬至令节,祭天于圜丘坛。是日拜斗。

◎ 上戴中毛熏貂缎台苍龙教子正珠珠顶冠,穿蓝缂丝面貂皮边白狐膁接青白膁朝袍,黄面黑狐皮芝麻花朝端罩,戴金镶松石斋戒牌,戴东珠朝珠系自鸣钟,束黄绉绸褡包挂带挎(銙),穿蓝缎狼皮里皂靴。拜佛后,珠顶冠下来,更换黑狐皮缎台朝冠。

◎ 是日,执炉太监张进喜,马玉保,引至钦若昊天月台上,侍卫接炉,引至坛内祭毕,至关帝庙拈香毕,还养心殿,朝冠、朝袍、端罩、斋戒牌、朝珠、蓝皂靴下来,更换戴中毛本色貂皮缎台冠,穿蓝江绸面貂皮袍、貂皮黄面如意端罩,戴绿碧砑琺朝珠系内殿,仍束黄绉绸褡包,穿青缎毡里皂靴。办事,进早膳,见大人毕,至寿康宫康慈皇贵太妃母前请安毕,还养心殿,朝珠下来。

◎ 申正二刻,戴松石朝珠系内殿,至斗坛拜斗毕,还养心殿。

◎ 酉正一刻,至明殿拜斗毕,还后殿,朝珠下来。

猜你喜欢

引子童子故宫博物院
熊童子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巧借“引子” 活用“换元”——一道解析几何题复习案例研究
挖掘文本特色 构建引子课文阅读教学模式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小白菜
一类导函数流行题的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