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2018-12-18孙晓娜

卷宗 2018年28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论断。本篇论文从战略意义入手,从理论、实践和世界这三个方面阐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就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这四个方面,对这五年来的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建设进行了成就综述;最后,作为青年,应当作出这代人的努力,在建设美丽中国这条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关键词: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以来,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结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全方面的系统工

程①,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个文明一体建设”的范畴②,并首次把“美丽中国”确立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1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耳熟能详,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作为新时代的新部署,意味着我国“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更加全面,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更加成熟、更加定型③。

1.1 理论意义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我们党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现代美国环境伦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提出“大地伦理”概念,认为大地共同体是包含人、动物、植物、土壤、水等一切元素的共同体,主张尊重共同体内的每一个成员④。另外十九大报告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实现了36年来的首次改变。

1.2 实践意义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第一,生态文明建设需树立长远观、大局观。统筹兼顾生态文明的建设、自然环境的资源承载力,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第二,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立法,生态法律法规的建设⑤。第三,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彻底放弃损害甚至破环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法律责任制度,提高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1.3 世界意义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十九大报告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一带一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展现了中国态度,同时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2 中共十九大报告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源于对物质与精神财富的追求,也来自对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对“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殷切期望⑥。

2.1 推进绿色发展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和投资国。“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增投资将达到2.5亿元,比“十二五”期间增长近39%⑦。伴随着绿色消费的升级,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尤其是中国乡村的绿色发展。

2.2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与2013年相比,2016年京津冀地区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33%、长三角区域下降31.3%、珠三角区域下降31.9%。大江大河干流水质稳步改善⑧。在节能减排方面,2016年全国单位GDP能耗、用水量分别比2012年下降17.9%和25.4%。

2.3 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五年来,我国年均新增造林超过9000万亩。恢复退化湿地30万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实现了由“沙进绿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更是提前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沙化土地零增长的目标。

2.4 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保改革制度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顶层设计初现端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陆续出台;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颁布施行;《“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接连发布。环保问责风暴在各地掀起,建成由352个监控中心、1257个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组成的污染源监控体系,强化在线实时监控效果⑨。

3 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甘肃的生态环境受到关注。“祁连山是肃南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时代生存的根基,也是甘肃西部地区的‘母亲山,保护祁连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明花乡党委书记贺卫国代表说,“我们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爱护祁连山”⑩。

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当代的青年,我们更要披荆斩棘,我们是中国之青年,我们要让中国成为蓬勃之中国,现代之中国,我们要为未来的青年有更美好的生活,奋勇

向前。

4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速度最快、成效最为显著的时期。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尚需久久为功、砥砺前行。

注释

①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向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致贺信时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②习近平:《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211-212页。

③柯芬.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W].求是網,http://www.qstheory.cn/wp/2017-11/29/c_1122032051.htm,2017-11-29.

④卢风.如何更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治理的“绿色”维度思考[J].国家治理,2017,(41):34-36.

⑤莫纪宏.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法治思想的特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2):1-7.

⑥本刊编辑部.人水和谐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J].中国水利,2017,(21):22.

⑦张孝德,丁立江.这五年,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实践取得四大成就[W].央视网,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7-10/14/content_16585185.htm,2017-10-14.

⑧美丽中国新篇章——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综述[W].新华社,http://www.cac.gov.cn/2017-10/05/c_1121764406.htm,2017-10-5.

⑨周仕凭.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获益者[J].环境教育,2017,(11):1.

⑩刘峣,王俊岭,孙懿.解码十九大生态文明绘就美丽中国新画卷[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7,(10):17-18.

作者简介

孙晓娜(1995-),女,汉族,甘肃武威人,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研究方向:全日制。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十九大生态文明建设
为十九大召开 做好三个准备
“十九大”火爆朋友圈的深意(焦点话题)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