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

2018-12-17耿品

理论观察 2018年8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耿品

摘 要:伴随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党和国家及时出台相应规章制度进行积极改善,但问题的解决仅仅依靠宏观环境的改善是不足的,需要微观环境的积极配合。高校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主阵地,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是生态环境改善过程中的重要工作。面临发展力不足等問题,高校生态伦理教育需要通过课程改革设置、高校行政与教学共同努力,改善现状,推进发展。

关键词:生态伦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8 — 0141 — 03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的应有之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形态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生态环境教育,是指以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生态价值在于使生态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们进行环境法规和生态伦理教育,从而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清楚地认识人类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表现,从而树立生态意识,为调控生态平衡,达到协调而采取积极的对策。”〔1〕(P182)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在环境问题不断凸出、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大环境中,重要性愈发明显。

一、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一)党和政府长期注重的一项工作

注重生态伦理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森林资源保护、水资源保护、控制人口数量等方面不断探索;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环境保护上升为基本国策,制定环境保护法;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丰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做法;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统筹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和政府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丰富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这是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坚强后盾和良好保障。

(二)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中指出: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5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5.1%;生物多样性方面,对全国4357种已知脊椎动物中受威胁的脊椎动物占21.4%,34450种高等植物的中受威胁的高等植物有占10.9%。〔2〕其次,中国公众环保意识不强,在2008年发布的中国公众环保指数中显示: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44.5,环保行为得分为37.0,环保满意度得分为45.1,均呈现不及格状态。高校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应当在公众环保意识教育中承担重要责任。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是伦理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首先,伦理学是一门研究道德的学问,道德现象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道德的主体是人,调节的范围主要是人与人(包括个人、群体和社会)、人与自然的诸种关系〔3〕(P3);伦理学的目标在于为社会进步、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指导。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应当以伦理学为出发点和根本依据,结合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原因,探寻解决办法。其次,从学课设置角度来看,生态伦理教育属于伦理学教学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涵盖伦理学内容,因此,生态伦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从教育相关部门角度看,生态伦理教育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内容包含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学生工作部、共青团委员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当形成合力,通过举办活动、开展教学、社会实践等途径,共同促进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工作开展。

(四)高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4〕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是完善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内容,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不仅体现在理论学习,更体现在行为实践中。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在《环境伦理学》一书中提出:“一个人,只有当他获得了某种关于自然的观念时,他的教育才算完成;一种伦理学,只有当它对动物、植物、大地和生态系统给予了某种恰当的尊重时,它才是完整的。”〔5〕(P261)道德内容关系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处理,当前高校学生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认知不断提升,但仍需通过加强自身生态伦理学习与实践,提升自身生态伦理素养、职业素养,为成长为“生态理性人”目标不断努力。

二、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

(一)生态伦理教育内容贫乏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内容的不足之处在于三个方面:首先,当前大部分高校未在全校范围内设置生态伦理教育课程,高校内生态学相关专业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状况较为清晰了解,其他专业学生对于生态环境情况了解程度限于表面,对于人与自然关系认知、调整内容认知较少。其次,高校关于生态伦理教育主题活动重视不足、数量偏少,高校内一般设有“生态环境保护协会”,主要开展世界环境保护日系列活动,但协会相关主题活动持续时间短、活动种类少,不利于生态伦理教育功能的发挥。再次,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伦理教育内容偏少,造成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此外,高校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人才群体,对于生态伦理知识缺乏,将影响工作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造成生态环保意识偏弱。

(二)生态伦理教育途径单一

当前生态伦理教育主要以理论灌输和部分校园活动为主,教育途径单一化。首先,教育方法不完善,在教育过程中缺乏高校学生自我教育、榜样示范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将教育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仅仅依靠理论知识学习和粗浅的认知,难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其次,教育载体运用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种类多、效果显,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当前主要运用活动载体,对于高校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文化载体以及新媒体载体运用偏少,因此在高校学生中接受程度低、受众面窄。再次,教育方式分割化,理论学习与校园活动没有相互融合,尚未运用到的方法、载体等发挥优势互补作用,难以推动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工作开展。

(三)生态伦理教育环境弱化

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主要环境,但是在高校生态伦理教育中存在校园文化环境弱化问题。首先,校园内物质环境氛围缺少,校园内建筑物、标志语等仅仅涉及校内环境爱护的内容,较少关于生态伦理内容,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校园内文化环境氛围不足,大部分高校的校风中并未涵盖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高校制度文化集中体现在高校章程中,但是其中关于生态伦理教育内容非常少。再次,在校园文化中,教师、管理部门、后勤集团等主体共同影响生态伦理教育,但这三个主要的教育主体、管理主体、服务主体的生态伦理知识内容有限,难以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三、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途径探析

(一)加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是高校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生态伦理教育注重课堂建设,可以确保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形势政策课与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课程为辅、其他各类课程积极参与的做法,进行生态伦理理论教育。

一是不断完善与加强课程体系中的生态伦理教育内容。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引领,传递给学生自然的价值的重要作用,明确自然的重要作用;注重教育学生科学对待环境特别是人与自然相处和谐,通过实践不断改善自然环境;注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相关内容的解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讲授社会发展中环境保护的原则性、变化性与矛盾性,运用相关方法论指导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述中国共产党在环境保护以及生态伦理教育中的经验与教训,吸取优良做法、创新工作方式、丰富理论内容,不断开创生态伦理教育新局面。

二是在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基础上,开展相关专题教育,通过形势政策课程、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课程、其他类课程共同发挥作用。将生态学相关专家教师纳入到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中,设计与开展生态伦理主题教育内容,力求促进高校学生了解校园外生态环境现状;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注重引领学生价值观,注重讲解与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等错误观点,帮助高校学生辨别思想观念正确与否,摒弃错误思想;在各类课程综合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眼界,提升思想认知,明确为何保护环境、如何保护环境。

(二)丰富高校生态伦理教育载体形式

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教育过程中需要运用多种教育载体形式,推动教育的范围更加全面、教育的影响更加深入。确保教育效果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育方式,相互推动,共同提升教育效果。

一是注重高校生态伦理内容宣传,综合运用多种宣传媒介载体。坚持做好高校传统宣传教育模式,如:校报、广播、期刊等,这种传统载体形式具有受众面广、影响力深等特点,在宣传过程中主要注重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注重生态伦理内容教育,另一方面注重典型人物与事件的报道,积极向上的典型激励学生学习与实践。运用新媒体技术建设高校教育工作平台,建设专题网站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号、易班专题等方式,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教育作用。

二是开展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活动,注重各种形式活动相互协作。相关行政部门、学院、学生环保社团延续原有校内活动,如:主题报告会、典型宣讲会、社团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活动过程中促进高校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实践是高校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主要活动方式,将生态伦理教育融入到各个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将环境观察与感悟、环境改善思考等作为社会实践的目标之一。

(三)优化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微观环境

这里的微观环境主要是指高校的校园环境,良好的高校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物质、文化、人际关系环境的建设与改善,坚持为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服务的目标,立足现状,创新发展,优化环境。

一是优化高校物质环境。校园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内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的一切物质条件的总和。包括教学场所、活动场所、生活休息场所、校园绿化环境、各类设施装备等方面的状况。〔6〕(P155)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有利于推动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工作开展,优化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物质环境应当注重校园绿化,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与生活,绿化环境对于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注重校园室内场所的生态环保内容宣传,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生态环保的重要作用;发挥好高校内艺术作品的精神宣传作用,校内艺术作品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影响作用,在艺术作品中融入生态环保思想,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教育影响。

二是优化高校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是高校办学理念、管理理念等方面的综合反映,是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融入途径。文化环境的优化有助于增强高校生态伦理教育,在优化文化环境过程中应当注意两点内容,一方面,应当在校风上下功夫,校风会对学校构成教育心理氛围和舆论环境、影响学校的教学与教育活动、约束师生员工的言论与行为,〔6〕(P156)在校风中强调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与培养,强化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确保良好教育效果的实现。另一方面,高校制度文化是高校办事规程和行为准则的集中表现,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行为具有调节与导向作用,将生态伦理教育融入高校规章制度内,用以规范高校学生思想行为,不断改善高校生态伦理教育情况。

三是优化高校人际环境。高校的人际关系环境主要由高校教师、学生、行政部门、后勤服务集团等构成,在优化高校人际环境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发挥教育、管理、服务部门及人员作用。高校教师在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前,自身首先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确保完成教育任务,此外,教师应当在生活、工作实践过程中,通过自身实际行为进行表率,对高校学生产生正面积极影响。后勤部门需要在校园教育环境、绿化环境、住宿环境等方面积极建设,满足学生生活需求、成长需要,这就要求后勤职工应当具备较高的生态伦理水平,在工作中向学生传递正能量。此外,注重高校行政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育人作用,在管理过程中以身作则、示范先行,将对于高校学生的生态伦理教育融入到管理全过程,通过管理育人,促进高校學生全面发展,达到培养“生态理性人”的目标。

〔参 考 文 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www.zhb.gov.cn/hjzl/zghjzkgb/lnzghjzkgb/.2017-06-05.

〔3〕《伦理学》编写组.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2.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途径思想政治教育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学习百年党史”学习满意度与行为意向研究
教育部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严惩诱骗高校学生参与传销的组织者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基于三元交互理论的高校学生创业风险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