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 时代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018-12-17李春光

理论观察 2018年8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环境互联网+

李春光

摘 要:“互联网+”教育使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更加先进,实现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数据化的变革,这是大学英语教学变革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移动化教学模式的融合以及“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环境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等方面问题进行探讨,旨在提出以一条适用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的新型之路。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环境;教学模式创新;教师技能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8 — 0129 — 03

“互联网+”是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使每一个行业与互联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整合、相互提升,产生一种新型、智慧的新行业。特别是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的走向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一、“ 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教育使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更加先进,实现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数据化的变革,这是大学英语课堂变革的战略选择。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提高国际化视野。众所周知,英语学习的几项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等基本功训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此外,语言的灵活运用,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等需要适合的平台及空间来提升。然而,目前的很多大学英语课程是以课题教学来进行的,不能有效提高学习者们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以及提升国际化视野。“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的背景下,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大量的网络资源,在教育者们精心挑选并设计的教学指引下,通过线上自主学习以及线下课堂混合式教学的新的外语学习模式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提供了机遇。

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网络在线课程使教育成本降低,为学习者提供了高效、高质量的教育机会。通过不断完善个性化、私人定制化的学习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重新构建的学习模式和学习理念,激发了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信息化时代对大学英语传统教育教学和学习模式、大学英语传统教育教学观念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学习资源的虚拟性、交互性、非线形、共享性及多样性等特点,互联网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新模式。数字化学习资源教学设计的特点在于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学习环境的设计,各种信息资源的支持以及多元的评价方式。因此,如何设计和开发在先进的教学理论和课程理论指导下的、具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开发技术的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资源的可用性,平台设计的技术性等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互联网 + ”时代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环境下英语教学设计的创新

著名教育技术学家瑞格卢斯曾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可见,教学设计在提升教学效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念是把教育教学过程看成是非动态、一成不变、公式化、结果可预知的封闭性的过程,忽视其阶段性、动态性和开放性;教学过程仅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学习者的思维、品德、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培养;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互动因而没有起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新的网络学习环境要求从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转向为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即确定学习主题-情景创设-信息资源设计与提供-自主学习策略设计-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效果评价-强化练习设计等环节的设计都遵循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新型教学设计模式。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应该是把科学原理与艺术技巧在教学设计中统一起来。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前应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起点水平、认知风格、学习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如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以及思维目标等。从艺术层面上来讲,教学设计者们应秉承创造性、个性化、审美性以及情感性原则上提出教与学策略,教学管理策略、资源开发策略、媒体应用策略、环境建设策略等来设计性的教学过程。

(二)“互联网+”视域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移动化教学模式的融合

移动化教学是在数字化教学(E-learning)上发展而来。移动化教学(M-learning)模式是指利用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一些无线设备来进行教学,其中包括移动视频学习、网站学习、短信学习、IVR学习等。在智能手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很多高校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在手机客户端进行操作使用。此外,一些优秀的手机应用软件的研发也使移动性教学成为可能,例如,“对分易”、“问卷星”等平台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考勤、课堂讨论、在线测试、教学评价等。由于其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学习内容的多样性等可以使學生充分接触到大量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及效率。移动教学模式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融合,整合了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让每个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任何内容,接受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也充分诠释了教育部要求实行计算机网络和教学资源共享辅助教学的思想观念,实现了大学英语教学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双和谐,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最终将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

移动化教学模式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自主性学习条件。基于自主学习策略中对教学情境的真实性,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教师作为引导者、支持者,学习伙伴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以及基于情境的教学评价等策略的使用有助于学习者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以及协作学习能力的显著提高。

(三)互联网+视域下的创新教学模式构建

“互联网+”视域下的教学模式构建不仅仅是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某一方式的教学改革,而是在保持传统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优点的基础上,融合新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省时省力。通过实现混合式教学模型的构建,并验证其有效性,经过进一步完善实现其最大效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能力与水平。以我校为例,网络课程平台、大学英语在线学习平台,其中包括新视野大学英语听力平台、大学英语写作平台、新核心听力平台、以及iTEST3.0大学外语测试与训练系统等,我校在逐步完善混合式教学中线上教学的平台建设。教师可在学习平台上授课、布置作业、提问答疑、提供教学资源以及进行师生交互等功能。学生可在学习平台上选课、看课件、做作业、提疑问、并可进行师生交互。教务部门可在学习平台上设置专业、开设课程、授权、教学统计等教务工作。

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基于我校综合在线教育平台,大学英语课程平台建设模块包括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视频、课前测试、教学课件、辅助资料、单元测试、课程问卷、答疑讨论等。其中大学英语教学视频两年内制作将近200部,测试题库中近2000道,其他教学资源不胜枚举。大量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供便捷条件。

句酷批改网大学英语写作平台:如下图所示,句酷批改网提供了议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汉译英翻译练习、论文摘要写作、英文句子朗读训练等。批改网基于语料库和云计算技术提供英语作文自动在线批改服务;能及时给出作文的分数、评语以及按句点评,能够提高老师批改英语作文的工作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新视野听说网络课程平台:通过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快速选定自己的班级和相应的课程,每个单元都有配套的音、视频材料及对应的实训题;师生通过后台监控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听力学习的进度与效果,师生互动很方便,生生之间交流简便,效率更高。

此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多媒体教室课件”,“网络实训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精品示范课程以及大量的优秀教学课件用以学习和交流。“线上”网络资源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现阶段已经成为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通过对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混合式教学在提高大学生听,说,读,写,译的基础能力提高以及国际性视野的提升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环境下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环境对教师新的竞争力和专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与学生,校内外资源的连通更加广泛,教师需要随时随地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其次,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简单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协作者;教师可依托个性化网络实现能力提升,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具体来讲,信息化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有如下几点:引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意;塑造信息时代的工作与学习模式;设计开发信息时代的学习经验与评估准则等。教师应着重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科学素养,信息素养以及艺术素养。同时,教师需要掌握如下技术,如信息检索技术、知识管理技术、表达展示技术、探究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技术、思维汇聚技术、实践反思技术、网络教学技术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大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的巨大转变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教学改革的速度与进度,改革成效的显著与否与教师的自身素养,能力的提高紧密相连。

近年来,我校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多种专业素养能力提升的网络课程。其中以“高校教师发展在线”为主要培训平台。此平台为全国高校教师提供了国内诸多名校教师培训课程,其中,主修课程为视频学习,配以授课相关的课件等资源,让不能走出去进修的教师们在家就可以接受高水平高质量的进修课程,此平台惠及全国上万名的高校教师,为提升我国高校教师专业素养,师德建设,现代化技术水平应用,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四、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之路漫长且责任重大。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的新模式创造了优质条件。重新构建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学习理念,激发了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培养优质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信息化时代对大学英语传统教育教学和学习模式,传统教育教学觀念以及大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新的挑战。新环境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实践者在外语学习观念、语言学习行为,创新教学设计和学习策略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为尽快适应新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育者们从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管理等方面入手,加强教师和学生以及学习资源之间的广泛连通。通过改变传统的师生角色,从知识的简单的传授者转向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协作者。通过多方面的改革实践,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能够得以切实提高,为培养符合国家社会发展的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打下语言学科基础。

〔参 考 文 献〕

〔1〕谢娟娟,胡卓民.论述“互联网 +”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 〔J〕.才智,2017,(29).

〔2〕陈立丽.“ 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交际,2018,04(47—49).

〔3〕霍冬雪.“互联网+”视域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移动化教学模式的融合〔J〕.现代交际,2018,(04):6-7.

〔4〕付天军,陶沙,王学强.信息化时代大学英语教育的转向与突破〔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8,(139).

〔5〕蔡基刚.一个具有颠覆性的外语教学理念和方法——学术英语与大学英语差异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4,(02):1-7.

〔6〕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05(10).

〔7〕https://baike.so.com/doc/3458334-3638940.html

〔8〕王竹立,蒋莉.基于教育二重性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初探〔J〕.现代教育技术,2009,(02):14-16.

〔9〕赵晶.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大学生外语自主学习平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4):243--245.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创新信息化环境互联网+
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改革探索与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