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艺术教育人民性视角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策略的探讨

2018-12-17陈曦泽

理论观察 2018年8期
关键词:人民性艺术教育校园

陈曦泽

摘 要:艺术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坚持艺术教育人民性,是艺术教育的前进方向与必然要求。校园是培养社会新一代的主阵地,让高雅艺术走进校园,为同学们带去丰盈的精神食粮的同时,借助高雅艺术传递中国社会改革发展中产生的精神财富,让艺术在民族和国家前进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艺术教育;人民性;高雅艺术;校园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8 — 0126 — 03

高雅艺术进校园绝非一蹴而就,学生获得艺术熏陶,实现提升自我,锻造品性,洗涤心灵的目标也非一日之功,不可操之过急。学校应当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把高雅艺术进学校,视为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通过加强艺术教育,培养一批有思想、有担当、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公民。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教育

艺术是由人民创造的,艺术教育也要以人民为中心。开展艺术教育是坚持文化自信的前提,艺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精神文明成果,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生生不息创造价值的内在动力之一〔1〕。艺术教育必须以服务于人民的身心健康发展,艺术绝对不能成为被资本驱使的盈利工具。

当前的文艺作品显现出诸多非人民性的特点,不断冲击着社会主流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艺术教育要以人民为中心,摒弃内容低俗化、过度自由化以及纯粹感官刺激而无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有些凭空捏造的艺术作品,表达出拜金主义、好逸恶劳、骄奢淫逸等思想价值,对人民的身心健康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其中有一些毫无美学价值、空洞无味、价值观偏颇的艺术作品,对尚未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青少年影响最大〔2〕。因此,艺术教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积极影响

艺术教育进校园是做好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素质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学生需要接受艺术熏陶。互联网时代下,在各种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学生们常常接受到低级趣味的艺术作品,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因此,高雅艺术进校园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高雅艺术走进校园,可以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起到启迪思想、陶冶情操、荡涤心灵的积极作用,对培养学生们拥有博大的人文主义情怀和家国情怀具有重要的意义〔3〕。校园是培养祖国新一代的主阵地,高雅艺术进校园,契合了高雅艺术服务人民的宗旨。校园时期的艺术教育会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深厚的基础,继而对社会未来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有一些青少年学生,在网络上受到不良思想价值观的浸染,人文素养得不到提升,继而变成了高知识低素质的利己主义者,十分不利于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高雅艺术进校园,对于一些青少年来说,颇有“拨乱反正”的意味,为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价值观,引导青少年学生努力学习,感恩生活,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三、让学生成为高雅艺术传播与发展的接班人

高雅艺术是指国内外的经典艺术作品及优秀艺术成果,历经历史涤荡而越发生机勃勃的艺术精品,高雅艺术经受得住历史的锤炼与人民的检验〔4〕。高雅艺术不是畅行一时的流行艺术,代表着高水平的艺术与高品位的审美。高雅艺术是阳春白雪,深受社会精英阶层的喜爱。高雅艺术对于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彰显人性光辉、坚守高尚的品格、积极工作、健康生活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学生是接受知识教育的青少年一代,未來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当代学生接受艺术教育,在高雅艺术的浸染与熏陶之中,不断加深对高雅艺术的喜爱与理解。借助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逐渐培养一批高雅艺术的热爱者及接班人。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活力,延续高雅艺术的生命力。广泛接受学生的建议与批判,让高雅艺术更加适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四、高雅艺术走进校园的措施

(一)学校行政部门要为高雅艺术进校园保驾护航

高雅艺术要想真正走进校园,首先,需要得到学校行政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学校行政部门应当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持,保障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顺利开展〔5〕。学校行政部门应当提供适宜的场地,加强校内活动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并与艺术团体做好对接。学校应做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与学生的课程设置之间的协调工作。应当自上而下制定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有力政策,将高雅艺术进校园纳入对学校的指标考核中,并评估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活动效果。在活动结束后,应当派发活动评价问卷调查,接受师生对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建议与监督。

(二)开设高雅艺术选修课及讲座,并纳入学生学分考核

高雅艺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学校应当重视高雅艺术教育工作,在学生的学分设置中,增设高雅艺术理论与实践的选修课,引导同学们接触高雅艺术〔6〕。在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教育中,学校应当把艺术审美教育放在与体育教育的同等高度。学校应当定期开展高雅艺术讲座,扩大高雅艺术的影响力,让高雅艺术学习与传播在校园中蔚然成风。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开展艺术创作比赛,激发学生艺术创作的热情。

(三)鼓励高雅艺术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加入高雅艺术社团,是学生从艺术作品欣赏者到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转变。在高雅艺术社团组织中,学生才能发挥出艺术创作的主体作用。现阶段学校的艺术社团种类还不够丰富,社团的入团门槛还比较高,有相关艺术功底的同学才可以加入。因此,学校应当出台相应的高雅艺术社团建设方案,鼓励成立多元化的高雅艺术社团组织。借助高雅艺术社团联合会,普及高雅艺术,加快高雅艺术社团的发展,为高雅艺术社团发展提供空间与经费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聘请教师为高雅艺术社团提供指导与帮助,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创造力,保障学生在高雅艺术社团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同学进行艺术创作与改编。以学生艺术社团为基地,扩大高雅艺术的影响力。

(四)搭建高雅艺术的传播与发展的平台

高雅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不应仅仅停留在校园内部,学校应当积极为同学搭建信息化的高雅艺术传播与发展的平台。可以在校园内部创建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校园内高雅艺术活动的举办计划及高雅艺术社团的纳新及活动情况。借助互联网工具,扩大高雅艺术传播,加强同学们对高雅艺术的理解与认知,开通论坛留言,让同学们交流欣赏高雅艺术的感受与心得,在交流互动中,再次得到艺术的洗礼〔7〕。学校应当加强对外联络,持续开发高雅艺术活动资源,形成学校、政府及高雅艺术团体间的广泛联动,為高雅艺术进校园提供更多的服务。

(五)建设高雅艺术创业园及实践基地

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建设高雅艺术创业园及实践基地。归根结底,高雅艺术是一种社会文化结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逐渐增多。学校应当鼓励有才华、有理想的同学进驻高雅艺术创业及实践基地,创造出人民喜爱的文化作品。建设高雅艺术创业园和实践基地,有助于先进的思想文化生根发芽及大学生文化创意事业的发展。高雅艺术文化创意工作,应当注重打造精品,树立文化品牌,将高雅文化创意应用于实践。

(六)加强对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评价考核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应当成为一项考核指标,既要考核学生个人接受高雅艺术教育的学习成果,也要考核学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效果。对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评价考核维度应当尽量多元化,尊重学生对文化的个性化理解,从高雅艺术知晓率、活动参与人数、师生满意度、学生艺术创作作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在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考核评价中,切忌不能本末倒置,为了提升考核成绩,一味的注重形式而非实效。考核评级能量化现阶段的艺术教育成果,但是无法揭示艺术教育对同学们的深远影响。

(七)加强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常态化建设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想要达到实效,真正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力抓手,仅仅依靠每年举办几场艺术演出,开设几节艺术鉴赏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建立常态化的教学机制〔8〕。艺术教育真正的魅力,不在于灌输式的让同学了解各种艺术形式,而是通过艺术熏陶,使学生启迪智慧、体验人生、丰富情感,艺术教育是对学生人生的一种滋养。学校应当增强高雅艺术的可获得性,扩大高雅艺术的受益人群。首先,应当增加高雅艺术活动的举办频次,增加学生接触高雅艺术的机会。其次,应当扩展高雅艺术的活动种类,不局限于歌剧、话剧等。三是培养学生主动做高雅艺术的创作者,拉近创作者与欣赏着之间的距离。四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工具,线上线下融合。学生的课业压力比较重,可能无法及时参加活动,举办方应当提供录播平台,让同学在闲暇时间还可以欣赏高雅艺术。

结语:

高雅艺术进校园,让同学们接受到普惠性的艺术教育,是一项利长远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同学们抵制腐朽艺术作品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校园里的学生在未来将走向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艺术教育的文化熏陶,将在未来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为全民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带来潜在的深远影响。

〔参 考 文 献〕

〔1〕魏菲.论如何提升“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效能〔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2):78-79.

〔2〕李曾辉.以高雅艺术品位为导向,提升学生审美修养——浅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J〕.北方音乐,2016,(14):113-114.

〔3〕靳超英.对近十年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回顾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09):94-96.

〔4〕胡文江.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育人功能初探——以郧阳师专“星雨”高雅艺术活动为例〔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5):136-138.

〔5〕邓琳,葛志伟,王凡,等.大学生对“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认知状况研究——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J〕.新校园(上旬刊),2015,(10):187.

〔6〕李曾辉.以高雅艺术品位为导向,提升学生审美修养——浅谈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J〕.北方音乐,2016,(14).

〔7〕陈炫儿.高职院校普及高雅文化艺术提升校园文化内涵的思考〔J〕.戏剧之家,2017,(11).

〔8〕伍益中.品味湖湘文化经典构筑和谐校园文化——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艺海,2017,(03):90-94.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人民性艺术教育校园
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廓清党性与人民性关系的认识误区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内在统一